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11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1379篇
林业   1316篇
农学   1675篇
基础科学   1026篇
  1792篇
综合类   4489篇
农作物   894篇
水产渔业   588篇
畜牧兽医   1672篇
园艺   583篇
植物保护   781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569篇
  2020年   560篇
  2019年   544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533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1003篇
  2011年   951篇
  2010年   918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679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丁兆坤  刘亮  许友卿 《水产科学》2007,26(12):684-688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AA的系统命名是全顺-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又名5,8,11,14-花生酸,简记为20:4n-6,分子量304.5,分子式C20H32O2,结构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2.
O3对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与大田试验,明确O3对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病害发生初期,用O3发生器隔天施放O3,每天施放3次,每次40min,间隔20min,O3浓度维持约1mg/kg,施放后7天,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及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3.4%、53.6%、68.7%和65.0%。室内施放O3 60s,间隔20min,持续12h,对温室白粉虱、南美斑潜蝇成虫杀伤力为100%。O3对黄瓜植株安全,但随着黄瓜生育期的推进,对O3的忍受能力依次减弱。苗期忍耐O3最大浓度为1~2mg/kg,结果期0.4~1mg/kg,后期0.2~0.4mg/kg。O3防治黄瓜病虫害新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尤其在黄瓜定植前对棚室进行大剂量消毒,可不留死角,且有效地解决了硫磺等药物消毒所造成棚内一些设施的破坏及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陕西省1980-2006年气候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陕西省1980-2006年97个气象站点地面观测的降水和气温数据分析近27年陕西省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均呈随纬度增加而逐步减少,陕西省南部水热条件明显好于北部。(2)近27年来陕西省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每年上升0.0566℃,陕北增温幅度略高于陕南;降水量...  相似文献   
24.
Root rot symptoms were observed in fields of alfalfa in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China in 2016. Disease incidences of seven alfalfa varieties planted in 2014 ranged from 56% to 95%, while incidence of Gongnong No. 1 planted in 2016 was 8%, 31% and 76% in 2016, 2017 and 2018, respectively. Paraphoma isolates were consistently recovered from black necrotic root tissues of diseased plants with a frequency of 77.1%.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elongation factor 1-α (EF1-α) and β-tubulin (TUB), this fungus was identified as Paraphoma radicina. Glasshouse pathogenicity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P. radicina significantly reduced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of alfalfa plants 2 months after inoculation. Paraphoma radicina infected 70% of the plants inoculated with a root dip in conidia, and these symptom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ymptoms in the field. Paraphoma radicina was successfully reisolated from disease roots of the inoculated alfalfa plant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P. radicina as the causal agent of alfalfa root rot in China.  相似文献   
25.
9种药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当前9种主流杀虫剂产品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和虫酰肼对斜纹夜蛾具有优良的防效,可作为防治斜纹夜蛾的首选药剂。Bt与多杀菌素的效果次之。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对斜纹夜蛾已逐渐失去控制作用,在生产中应尽量少用、慎用。  相似文献   
26.
通过介绍智能化楼宇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智能化楼宇安防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的组成结构,分析了智能化楼宇安防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通过实习案例论述了应用智能化楼宇安防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后提高安防效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7.
小麦化感作用物的提取,分离及其对白茅的杀除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小麦颖壳提取物经3520树脂分离后,对所得甲醇洗脱物离心,分得油类似物、上清液及沉淀物。前两个组分在300mg/L的浓度下,对白茅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8%。上清液经硅胶柱分离,得7个亚组分,其中第1、3和7号亚组分在500mg/L浓度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5%、91%和95%。第3亚组分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又分得A、B、C 3个组分,褐色粉末状的B组分在1000mg/L浓度下使白茅的生长量下降81%。从而证明小麦颖壳对白茅的化感作用是由多个化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室内和温室及大田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颖壳中的甲醇洗脱物在24mg/株的剂量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这暗示,小麦颖壳中的甲醇可溶物可望开发成为防治白茅的生物除草剂。  相似文献   
28.
吡虫啉及其复配剂不同施药方法对油菜蚜虫控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9年,采用拌种和播种沟施药的方法,于河南郑州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及吡虫啉.辛硫磷复配剂对油菜蚜虫的全程控制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用吡虫啉有效成分5g/kg种子拌种仅能有效控制苗期油菜蚜虫的危害,防治效果为90.79%~100%,对中后期油菜蚜虫控制效果不明显;用吡虫啉600g/hm2及吡虫啉.辛硫磷复配剂1320g/hm2采用播种沟施药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82%~94.49%和90.68%~95.34%;试验示范验证防治效果在92%以上,持效期长达7个月以上,可以达到一次用药控制油菜整个生长期蚜虫为害的效果,减少了用药次数,此方法简单易行、保护环境、保护天敌,是一种简化高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油菜蚜虫可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9.
柑桔园矢尖蚧化学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1998年对柑桔的矢尖阶重发园、一般发生园和始发园等不同为害程度的柑桔园的化学防治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建议重发园防治矢尖阶实行春季越冬代 第1代防治法,一般发生园实行第1代1次防治法,始发园实行根治法。一般发生园的防治指标是越冬代雌成虫基数超过冬季1头/梢或春季0.5头/梢,低于该指标的轻发园天敌就能自然控制矢尖蚧。春季越冬代宜用松脂合剂8~10倍防治,第1代1龄若虫峰末期宜用40%速扑杀EC或40%氧乐果EC1500倍 95%机油乳剂100倍或25%扑虱灵WP1500倍防治。  相似文献   
30.
以聚L-乳酸(PLLA)和麦草(WS)为原料,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LLA/WS共混物。首先将麦草溶解在NMMO后,再添加聚L-乳酸并溶解,制备聚L-乳酸与麦草的共混溶液。共混溶液采用浇膜法制备PLLA/WS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所得的共混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L-乳酸与麦草可以形成均匀的共混溶液。共混物中PLLA与麦草组分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相容性较好。当共混物中PLLA的质量分数为50%时,共混物可以形成结晶结构,且随着PLLA含量的增加,其结晶更加完美,熔点与热稳定性提高。共混物薄膜断面结构较为致密,这说明PLLA与麦草相容性较好,混合均匀。通过调节聚L-乳酸和麦草的配比,可以制备不同性能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