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36篇
  免费   1118篇
  国内免费   1514篇
林业   1584篇
农学   1074篇
基础科学   734篇
  1662篇
综合类   9692篇
农作物   1307篇
水产渔业   856篇
畜牧兽医   2719篇
园艺   1427篇
植物保护   81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838篇
  2021年   816篇
  2020年   855篇
  2019年   817篇
  2018年   563篇
  2017年   946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985篇
  2014年   1033篇
  2013年   1188篇
  2012年   1659篇
  2011年   1618篇
  2010年   1491篇
  2009年   1405篇
  2008年   1370篇
  2007年   1283篇
  2006年   1070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为分析两种脂肪供能条件下3种不同油脂饮食对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沉积及其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90只C57BL/6J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低脂猪油(Lar-10%)、低脂菜籽油(Rap-10%)、低脂橄榄油(Oli-10%)、高脂猪油(Lar-30%)、高脂菜籽油(Rap-30%)和高脂橄榄油(Oli-30%),16周后解剖取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并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和CD206)荧光双染,并通过ELISA检测其含量。结果表明:1)在低脂饮食条件下,三种油脂对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重量、脂肪细胞横截面积、腹股沟皮下脂肪ROS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脂肪供能水平的提高,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沉积显著增加(P<0.05),在高脂饮食条件下,Lar-30%组的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重量显著高于Rap-30%和Oli-30%组(P<0.05),并且相对于其他两组,Oli-30%组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中ROS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Nsp2Δ1882-2241缺失后弱化的高致病性PRRSV(TJM株)对宿主免疫学应答的刺激机理,本研究分析了免疫猪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及变化规律。将14头4周龄易感仔猪随机分为3组:第1组接种PRRSV TJM-F92株,为免疫组;第2组接种高致病性PRRSV TJ-F5毒株,为攻毒组;第3组不接种疫苗及病毒,为对照组。接种后28d,用TJ-F5毒株攻击试验猪,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PRRSV抗体、IL-2、IL-10、IL-12p40、TNF-α、IFN-α和IFN-β水平。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攻毒组相比,免疫组猪IL-12p40水平持续上调,于免疫后28d受PRRSV强毒攻击后,其水平开始缓慢降低,但仍高于攻毒后的对照组。(2)免疫组IL-2水平在接种疫苗后的前21d内无明显升高且低于攻毒组,在受到强毒攻击后其IL-2水平却有明显升高。(3)免疫组IL-10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并在免疫14d后一直显著低于攻毒组(P〈0.01)。(4)免疫组接种疫苗后的前21d内,TNF-α水平保持稳定,28d明显上调。攻毒组TNF-α水平0~28d一直低于对照组,且在21d达到最低(P〈0.01)。免疫组在28d受强毒攻击后,其TNF-α水平下降且在攻毒7d时最为明显(P〈0.01),此后恢复到正常水平。(5)免疫组免疫后28d时IFN-α水平升高,在受到强毒攻击后再次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IFN-β水平一直低于对照组和攻毒组,不因强毒攻击而变化。以上结果提示,IL-12上调在PRRSV免疫保护中起明显作用;另外,上调TNF-α及下调IL-10都是基因缺失疫苗发挥效力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73.
鸭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鸭、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已有多种诊断方法用于鸭瘟的诊断。本文就鸭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4.
施肥对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探讨了科尔沁地区草原2号杂花苜蓿+Carlton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基肥和追肥中氮,磷和钾配施对草地群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和钾合理配施有利于草原2号苜蓿和无芒雀麦生长。在配施中,草原2号苜蓿与磷肥效应最显著,无芒雀麦与氮肥和钾肥效应最显著。高钾组合与高氮组合显著降低了草原2号苜蓿产量(P<0.05)。对于春播的杂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为了保持混播群落组分种群的稳定性,较适宜的施肥组合是N2、P1、K2组合(基肥:尿素20 g/m2、过磷酸钙30 g/m2、氯化钾20 g/m2;追肥:尿素30 g/m2、过磷酸钙50 g/m2、氯化钾30 g/m2)。一年龄草地头茬草和二茬草中无芒雀麦产量组分比分别为44.47%和71.10%,占全年总产量的63.62%。二年龄草地三茬草中无芒雀麦产量组分比分别为39.23%,59.73%和37.76%,占全年总产量的46.64%。  相似文献   
75.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调查及仔猪首免日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方案,比较及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将湖北省7个规模化种猪场作为研究对象,将猪群分为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0~30日龄)、保育仔猪(30~60日龄)和生长猪(61日龄以上)6个群体,并按各猪群5%~8%的比例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各猪群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9.55%、96.43%、99.22%、89.88%、81.68%及78.64%,不同免疫方案下,各场猪群表现出不同免疫效果。而从总体上看,保育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是各个猪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一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并且分别设置了14、21、28、35日龄猪瘟疫苗免疫组,于免疫后1周及2周后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该场猪瘟免疫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该场原来的首免21日龄调整到28日龄。本研究的开展对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方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我国部分地区牛支原体肺炎和关节炎的病原体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庆等4省市从外省引进的肉牛群发生以严重肺炎和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的病变主要集中于肺脏,其组织学变化主要是间质增生,纤维素渗出,干酪样坏死,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PCR检测病牛肺脏显示牛支原体阳性,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牛分支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阴性。从肺等组织中分离到牛支原体以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和烟曲霉,没有分离到巴氏杆菌。结果显示本病是以牛支原体感染为主引起的牛支原体肺炎和关节炎,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是该病突发的重要诱因,其他细菌和/或真菌继发感染加重了病情。  相似文献   
77.
马梨形虫病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马梨形虫病流行呈上升趋势,对马属动物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建立一种实时有效的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病原学诊断法、免疫学诊断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相继建立,为马梨形虫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技术,DNA重组技术的应用,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早期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逆转录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RT-LAMP),针对PRRSV的ORF5基因片段设计了4条引物,利用Bst DNA聚合酶在65 ℃恒温条件下进行逆转录扩增,通过1.0%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加入SYBR Green Ⅰ染料肉眼判断结果,建立了PRRSV RT-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其他常见病毒如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等无交叉反应,较普通RT-PCR灵敏性高100倍。采用RT-LAMP和RT-PCR分别对10份临床样本同时进行检测,符合率为10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是一种可适用于临床PRRSV检测的快速、简单、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对缺磷胁迫的生理和代谢响应,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正常供磷(+P处理)和缺磷(-P处理)对假地豆生长及代谢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降低了假地豆地上部干重和磷含量,但促进了根系生长。随后,代谢组共检测到假地豆叶片和根系的267个代谢物,可被分为12类。其中,叶片和根系的缺磷胁迫差异累积代谢物(DAMs)均为79个。缺磷处理导致假地豆叶片和根系的原花青素、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的积累显著增加,而2′-脱氧腺苷5′-单磷酸(dAMP)的积累显著减少。此外,缺磷处理使根系的8个有机酸和4个糖及醇类的积累显著增加。综上,假地豆通过促进根系生长和调整代谢物积累来提高对缺磷胁迫的适应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解析假地豆适应缺磷胁迫的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0.
计算机双屏显示是计算机技术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应用.双屏显示系统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频繁切换窗口.本文提出了双屏显示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该技术的实现细节,最后介绍了它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