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49篇
  71篇
综合类   569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138篇
畜牧兽医   231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刺参耳状幼体体长遗传力的估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 Selenka)耳状幼体初中期体长的遗传力.实验中的30个亲参来自人工养殖的成体刺参群体,亲本交配采用巢式不平衡设计,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8个半同胞家系和22个全同胞家系.在耳状幼体初期和中期,每个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40~70个后代个体体长.利用SAS软件的GL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估算体长遗传力.分析结果显示,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P<0.05),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P<0.05).基于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计算的狭义遗传力是刺参耳状幼体初中期体长狭义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估计值分别为0.74和0.75.结果表明,基于刺参耳状幼体体长的加性遗传方差较大,选择育种对于刺参幼体早期生长的改良具有较大的潜力.[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378-383]  相似文献   
812.
黄鳝肠道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鳝(MonopterusalbusZuiew)肠道经组织捣碎,正丁醇脱脂,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 200凝胶过滤,得到蛋白酶纯品。经等电聚焦电泳和SDS PAGE均显示为单一条带。酶的等电点为6 2,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10 5,Km(酪蛋白)值为5 5×103mg/L。用SDS PAGE和SephacrylS 200测得其分子量分别为26kD和25 5kD。酶的pH稳定性较好,在pH12时室温保持5h,活力还剩55%。NBS、BrAc、TNBS、PMSF对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PCMB、ME对酶活性影响不大。Ca2+对酶活性无激活作用,Mg2+和K+对酶活性有轻微抑制作用,EDTA对酶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Na+对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813.
本文报道了有底沙与无底沙培育方法对泥东风螺( Babylonia Lutosa)稚螺生长与存活影响的实验结果。以牡蛎为饵料,实验设计3×1042、5×104和7×104 ind/m2三个密度梯度,采用有底沙与无底沙两种方法培育刚变态的泥东风螺稚螺。经35 d培育,有底沙组稚螺壳高、体重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都高于无底沙组,壳高生长速度差异显著( P <0.05)。而两种培育方法不同的密度培育结果,密度7×104 ind/m2与3×104 ind/m2和5×104 ind/m2实验组稚螺壳高生长速度差异显著(P<0.05),而3×104 ind/m2与5×104 ind/m2实验组壳高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 P>0.05)。随着稚螺的生长其潜沙行为越明显,说明有沙培育更符合其具有的潜埋栖息习性,有利其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814.
每天采样观察3~60日龄人工养殖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性腺分化和发育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在水温(20±4)℃下,黄颡鱼卵巢的分化明显早于精巢,性腺的分化型为雌性异体型。孵出后14d卵巢开始分化,原始性腺在横切面出现组织突起,逐步形成卵巢腔;雄性分化始于孵出后54d,主要标志是形成输精管原基,进而形成输精管。本研究成果为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15.
在水温18℃下研究了三种复方中药(AB、CD、AH)作为饲料免疫添加剂对体质量(44.6±0.2)g 1+龄健康鲫(Carassius auratus)血清、肝胰脏和脾脏中溶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鱼分为3组,每天按体质量的2.0%分别投喂添加了3种中药复方的饲料,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每组均设相同数量的鱼做平行,连续饲喂28 d,停食1d后采集血液及组织样品,测定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3种复方中药都能提高鲫体内溶菌酶活性。其中AB组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效果显著,AB、CD组对肝胰脏中溶菌酶活性的提升效果显著,3种复方中药对鲫脾脏中溶菌酶活性的提升均效果显著,说明3种复方中药均可增强鲫免疫力,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但对不同组织溶菌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提示中药作用效果和机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816.
醛缩酶(FBA)是糖酵解和糖异生中的关键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FBA基因(Fc FBA)的全长c 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Fc FBA基因的c DNA全长为2496 bp,其中,ORF长1098 bp,5~′UTR长79 bp,3~′UTR长1319 bp。完整的阅读框编码3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8 k Da,预测的理论等电点为6.6。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 FBA与节肢动物的FBA聚为一类,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家蚕(Bombyx mori)、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的相似度分别是86%、79%和78%。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c FBA在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肝胰腺中最低。WSSV感染后,该基因在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呈现出不同的时空表达特点。ds RNA干扰24 h以后,抑制效率达到最大。与PBS对照组相比,Fc FBA干扰组(ds RNA组)加快了对虾染病后的死亡速度。本研究表明,Fc FBA基因可能参与了中国明对虾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817.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为(184.05±69.56)h和(101.68±38.45)h;L-28℃和F-28℃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00.25±26.79)h和(73.38±22.22)h,相同温度组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截至第15天,L-32℃和F-32℃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5.74%和23.47%。3个温度组对虾在50%的死亡率时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78 h和98 h、98 h和74 h、292 h和78 h;死亡高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4天、第5天和第4天、第10天和第4天。另外,分别在感染后的12 h、1 d、2 d、3 d、4 d、5 d、6 d、7 d、15 d共9个时间点对每组对虾进行活体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其进行病毒载量检测,从对虾体内肌肉组织病毒载量的角度探寻不同对虾抗病性能的差异。6 d时,L-24℃和F-24℃组对虾肌肉内病毒载量分别达到(2.97×10~6±7.44×10~6)和(8.08×10~6±3.22×10~6)copies/ng DNA,差异极显著(P0.01),L-28℃和F-28℃组分别达到(6.73×10~6±1.49×10~6)和(1.20×10~7±6.15×10~5)copies/ng DNA,差异极显著(P0.01);15 d,L-32℃和F-32℃组分别达到(5.18×10~4±4.32×10~4)和(3.78×10~4±8.97×10~4)copies/ng DNA,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2种对虾在3种温度环境下感染WSSV后,凡纳滨对虾耐受WSSV能力要高于中国明对虾;不同温度下同种对虾肌肉体内WSSV的增殖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28℃组、24℃组和32℃组。  相似文献   
818.
为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国渔船目前的安全状况,开展了全国渔船安全状况评价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渔船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6-9月对《国际渔船安全公约》要求的24 m及以上钢质海洋渔船进行了随机抽样评价.通过对抽样采集的5 768艘海洋渔船技术参数分析评价,结果发现:超过90%的渔船达不到公约要求,渔船总体安全状况随船龄增大明显恶化,船舶设备安全隐患多,中国海洋渔船安全状况与《国际渔船安全公约》要求有很大差距,渔船装备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819.
苎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FB27表达与纤维细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纤维蛋白FB27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时期的茎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苎麻FB27基因的表达不具有组织特异性,但在苎麻纤维组织高度发达、纤维组成成分最多的茎部表达量最高,尤其是茎皮;在高纤维细度种质中相对表达量较高,在低纤维细度种质中相对表达量较低;在不同的生长季FB2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头麻>三麻>二麻.在同季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伸长增粗期FB2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苗期和工艺成熟期较低.苎麻纤维发育相关基因FB27的表达程度与纤维细度表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820.
大豆抗旱性的遗传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重要限制因素,进行大豆抗旱性的遗传改良研究,培育抗旱高产大豆新品种是有效解决干旱胁迫的最有效途径.在调动C3作物大豆内在C4途径来提高光合效率的大豆高光效育种总体思路基础上,提出了大豆抗旱性遗传改良的两条技术路线,即转抗旱内源或外源基因的转基凶育种技术路线和高光效育种及回交转育的技术路线,并指出二者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着重论述了大豆品种抗旱性与丰产性关系,耐光氧化特性与抗旱性关系,植物抗旱相关基因研究概况及QTL标记辅助选择抗旱育种的方法.旨在为大豆抗旱性的遗传改良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