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7篇
  免费   1137篇
  国内免费   1445篇
林业   1702篇
农学   779篇
基础科学   558篇
  1705篇
综合类   9830篇
农作物   1710篇
水产渔业   1197篇
畜牧兽医   2441篇
园艺   1496篇
植物保护   601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685篇
  2021年   729篇
  2020年   657篇
  2019年   742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894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937篇
  2014年   1126篇
  2013年   1314篇
  2012年   1832篇
  2011年   1743篇
  2010年   1607篇
  2009年   1385篇
  2008年   1362篇
  2007年   1287篇
  2006年   1117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2005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数据和常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求和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集中在中间区段的5~7级,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9.91%;总体上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纺锤形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92.
该测量方法是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建立基于单CCD的自由曲面视觉测量系统;利用CCD测量被测物体表面的曲面特征;采用基于矩形细分的未知曲面测量规划方法,智能指导高精度测头测量,以便快速、准确地获取被测物体表面的大量测量数据.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测量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cells,hESCs)能否在小鼠胚胎环境中生存并参与其各个组织器官的分化,为hESCs与小鼠囊胚嵌合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154枚受精后3.5 d(3.5days postcoitum,3.5 dpc)ICR品系小鼠囊胚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注射hESCs)、模拟注射组(注射针仅刺破透明带及滋养层细胞,但不注射细胞和溶液)及对照组(未注射),于注射后培养24 h统计囊胚完全孵化率。将稳定转染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含有9~15个hESCs的小细胞团块,显微注射入3.5 dpcICR品系小鼠囊胚腔内,注射后分别于3,24,48,69,77,94和116 h,在普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阳性细胞的定位与动态分布情况,并将嵌合体胚胎移植入假孕母鼠子宫内,分别于移植后第4天和第6天处死孕鼠,普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阳性细胞在整个小鼠胚胎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注射后24 h,试验组和模拟注射组的囊胚完全孵化率分别为73.6%和77.1%,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8.3%)(P<0.01),有88.9%(32/36)的胚胎中的hESCs迁移并定位在小鼠内细胞团(ICM)及其临近的滋养层细胞上;体外培养48 h后,EGFP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减少;116 h后,只有1枚胚胎仍残留3~4个EGFP阳性细胞,且散在分布于ICM克隆之外。体内发育试验结果显示,将43枚注射后的嵌合体囊胚移植入6只代孕母鼠子宫内,获得了22枚脱膜,有17枚脱膜中含有胚胎,其中形态正常胎儿14枚,没有胚胎含有EGFP阳性细胞。【结论】hESCs很难与小鼠囊胚正常嵌合。  相似文献   
994.
黄皮的适宜贮藏温度及MAP保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鸡心黄皮、闽侯鸡心黄皮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皮贮藏期及主要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鸡心黄皮果实MAP保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黄皮果实贮藏期短,常温贮藏3 d后,好果率低于75%;低温能明显延长果实的贮藏期,延缓果实的糖、酸和VC含量的下降;在2-12℃间,贮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采用MAP保鲜技术能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在2-4℃下大鸡心黄皮MAP保鲜的适宜条件是采用0.025 mm的PE膜包装,装果量为5.4 kg.m-2.  相似文献   
995.
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茶品质改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溪油柿鲜叶为原料,研究室温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化学成分含量和柿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杀青工序前增加萎凋工序,可明显减轻柿叶茶的青腥味,改进柿叶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提高柿叶茶品质.萎凋增加了柿叶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但萎凋也降低了柿叶中的类黄酮、多酚和VC等活性成分的含量.本试验结果还表明,安溪油柿叶的最适萎凋时间为6 h,以该萎凋柿叶为材料,可以研制成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柿叶保健茶.  相似文献   
996.
水稻蛋白质含量NIR模型适配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样品建立水稻蛋白质近红外模型的效果和适配范围。【方法】通过对178份来自“II-32B/岳早籼6号”的重组自交系和496份水稻品种的近红外反射光谱的比较分析,选择其中59个株系和76份品种作为建模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基于品种、重组自交系和混合样品的3个蛋白质含量回归模型。【结果】经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和对模型外部重组自交系和品种样品的验证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基于分离群体的模型因蛋白质含量范围较窄,样品来源较单一,适应范围仅局限于本群体内样品蛋白质含量预测,而品种和混合模型对群体和品种样品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大于0.90,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大于0.89, 本试验可为近红外建模的样本集选择提供良好的指导意义。【结论】不同类型样品对建模效果有显著影响,品种模型和混合模型的适配范围显著大于群体模型,研究结果不能支持用背景变异较小的样品建立较高精度回归模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7.
水稻恢复系宜恢1577配合力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个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组成4×6不完全双列杂交作配合力分析,结果宜恢1577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4.351,明恢63为-2.168,所以宜恢1577一般配合力优于明恢63;以冈优1577为例对用宜恢1577所配组合进行品种稳定性分析,结果冈优1577稳定性分析的F值为1.81378,未达显著标准,汕优63稳定性分析的F值为1.40327,未达显著标准,二者F值接近,所以冈优1577同汕优63一样存在较好的稳定性,用宜恢1577所配其他品种的稳定性的分析结果也同汕优63相当,即也存在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8.
 运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及NC2扩增了从广东阳江地区猪体分离的食道口线虫rDNA 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序列。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用PCR技术及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对阳性菌落质粒DNA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片段大小为828 bp,包含部分的18S、28S及全部的ITS-1(362 bp)、5.8S(153 bp)及ITS-2(217 bp)序列。序列比较表明,该食道口线虫为有齿食道口线虫。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中国猪有齿食道口线虫的ITS及5.8S序列,为食道口线虫的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杨扇舟蛾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扇舟蛾1年中第1代至第2代种群数量保持增加趋势;幼虫3龄期是影响下一代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虫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3龄幼虫期的捕食因子为关键因子,决定系数F^2为0.5588捕食因子(b值)为0.4232。  相似文献   
1000.
论述了近年来对梨果实采后贮藏中出现的褐变现象及其机理,引起梨果实褐变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