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461篇 |
免费 | 17612篇 |
国内免费 | 111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726篇 |
农学 | 8206篇 |
基础科学 | 7936篇 |
15954篇 | |
综合类 | 76836篇 |
农作物 | 10936篇 |
水产渔业 | 6729篇 |
畜牧兽医 | 24395篇 |
园艺 | 12171篇 |
植物保护 | 72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2篇 |
2024年 | 3490篇 |
2023年 | 3744篇 |
2022年 | 7687篇 |
2021年 | 7293篇 |
2020年 | 6821篇 |
2019年 | 6553篇 |
2018年 | 4760篇 |
2017年 | 7405篇 |
2016年 | 4898篇 |
2015年 | 7440篇 |
2014年 | 7934篇 |
2013年 | 9426篇 |
2012年 | 13068篇 |
2011年 | 13620篇 |
2010年 | 13057篇 |
2009年 | 11649篇 |
2008年 | 11268篇 |
2007年 | 10437篇 |
2006年 | 8584篇 |
2005年 | 6662篇 |
2004年 | 4103篇 |
2003年 | 2548篇 |
2002年 | 2672篇 |
2001年 | 2485篇 |
2000年 | 2205篇 |
1999年 | 785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1年 | 23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30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49篇 |
1955年 | 32篇 |
195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岩溶地貌部位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丫吉岩溶试验场为研究区,单氨加氧酶的编码基因amoA的部分序列作为氨氧化细菌(AOB)指示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土壤酶活性测定,探讨了岩溶地貌部位及土壤成因对微生物群落丰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受岩溶地貌部位和土壤成因的影响,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总数在垭口、坡地、洼地呈增加的趋势,而氨氧化细菌丰度则呈现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土壤氨氧化细菌丰度与真菌数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蔗糖酶活性呈极其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2.
探讨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依据。基于宁强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和SRTM-DEM,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分析和空间“热点”探测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着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主导因素地形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密度较大,斑块规模较小,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用地规模差异显著,规模较大的斑块集中分布在河流阶地、低山区,呈“拱形分层”结构。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宁强县农村居民点的整合优化可分为积极发展型、内部挖潜型、异地搬迁型,为该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拉林河流域土壤侵蚀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拉林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USLE计算土壤侵蚀模数,并建立了基于GIS的空间栅格数据库。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模数空间特征分析。对比现行两种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分析确定适用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采用空间和趋势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布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自西向东、由北至南呈线型增大的分布趋势;(2)《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标准》中规定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适用性更强;(3)研究区的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94%,强烈、轻度和中度水力侵蚀为主要的侵蚀强度类型;强烈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西部的洪积台地,轻度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东部的低山丘陵宽谷,中度水力侵蚀主要分布于中部的地貌过渡带,极强烈和剧烈水力侵蚀主要呈零散状分布于东部的低山丘陵沟壑,中部和西部也有零星分布;随植被覆盖度的降低,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自东向西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4.
胨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的分离、筛选及其发酵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报道了胨冻样芽孢杆菌 (Bacillusmucilaginosus)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小麦苗期生长的作用 ,并对胨冻样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 ,胨冻样芽孢杆菌 (B .mucilaginosus)生长的最适培养基 (g/L)为 :蔗糖 1 4、Na2 HPO4 1 .5、FeCl3 0 .0 0 2、CaCO3 1 .5、酵母膏 1 0 ,自来水 1 0 0 0ml、pH7.0~ 7.5;有机氮和无机铵态氮抑制胨冻样芽孢杆菌的生长 ;胨冻样芽孢杆菌液体培养物对小麦苗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115.
116.
在连续4年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试验基础上,设置不同冬小麦品种研究氮肥类型(无机肥氮、 有机肥氮以及有机肥氮与无机肥氮配施)和用量(N 0、45、90、120、180 和 240 kg/hm2)对冬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穗型品种石麦15和大穗型品种潍麦8的子粒产量和各项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其中石麦15 的产量、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比潍麦 8 高12.62%、5.09%、5.85%、25.35%,而粗蛋白、 湿面筋和吸水率则比潍麦8 显著低11.03%、15.51%、 5.49%。子粒产量、 粗蛋白、 湿面筋和沉降值及形成时间与植株吸氮量极显著正相关,吸水率和稳定时间与植株吸氮量的相关性较差。单施无机氮180 kg/hm2(0/180 处理)和240 kg/hm2(0/240 处理)及有机无机氮配施 240 kg/hm2(120/120 处理)植株吸氮量最高且三者差异不显著,而单施有机氮240 kg/hm2(240/0 处理)植株吸氮量显著低于0/180、0/240 和120/120 处理。施氮量小于240 kg/hm2 时等氮量比较,单施无机氮吸氮量大于有机无机配施,单施有机氮最小;且施氮量越低,不同施氮类型间吸氮量差异越小。两品种均在单施无机氮180 和 240 kg/hm2 时产量最高且各项品质指标最优,有机无机氮配施120/120 处理对比等量无机氮单施 0/240 处理产量不降低且品质指标不下降,单施有机氮240/0 处理产量和子粒品质都较 0/240 和120/120处理差;施氮量低于240 kg/hm2 时,单施无机氮处理的产量和各项品质指标优于有机无机配施,有机无机配施又优于单施有机氮,这与有机肥供氮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17.
118.
以71-3-150、GM256、SH6及M9 4种苹果(Malus)矮化砧木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温度(LT50)即半致死温度,并对其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测得的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71-3-150、GM256、SH6及M9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0.63℃、-39.29℃、-34.10℃、-30.10℃;抗寒性强的71-3-150和GM256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9.
日光节能温室相变墙体材料应用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资源的枯竭以及日益恶化的环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开发再生能源成为全球性研究方向.设施园艺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同时也是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该文从日光温室墙体改革方向阐述了相变材料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0.
AIM: To study the role of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TCTP) in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promoted colon cancer cells.METHODS: The vectors pAcGFP-C3 and pAcGFP-C3-PRL-3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the colon cancer cell line LoVo.LoVo-PRL-3 cells stably expressing PRL-3 and LoVo-control cells were establish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RL-3 and TCTP in both cell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real-time PCR. The specific siRNA sequence for TCTP mRNA and control-siRNA were synthesized and transfected into the LoVo-PRL-3 cells. TCTP expression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in LoVo-PRL-3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real-time PCR 24 h, 48 h and 72 h after transfection.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ies of LoVo-control cells, LoVo-PRL-3 cells, TCTP-siRNA and control-siRNA cells were detected by CCK-8 assay and the method of Transwell cell culture chambers.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TCTP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in LoVo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PRL-3 transfection (P<0.05). TCTP mRNA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24 h, 48 h and 72 h after transfection of TCTP-siRNA (P<0.01). TCTP protei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48 h and 72 h after transfection (P<0.01). Compared with LoVo-control cells,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ies of LoVo-PRL-3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0.05). However, lowering th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TCTP in LoVo-PRL-3 cells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bilities (P<0.05). CONCLUSION: PRL-3 promotes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colon cancer cells by up-regulating the TCTP expression. siRNA targeting TCTP may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cell metastas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