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1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518篇
林业   448篇
农学   307篇
基础科学   276篇
  643篇
综合类   2993篇
农作物   362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842篇
园艺   397篇
植物保护   28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南洞庭湖洲垸土壤中四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董萌  赵运林  雷存喜  彭晓赟 《土壤》2010,42(3):453-458
对南洞庭湖10个洲垸地点的土壤进行了4种重金属Cd、Pb、Cu、Sb含量的测定与分析,并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每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的污染普遍较为严重;重金属Pb未达到明显的污染水平;重金属Cu的污染程度虽较轻,但需控制其发展;重金属Sb在某些地点污染较严重,其分布规律呈现较强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92.
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选择是两系杂交稻制种成败的关键,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制种不同时段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的适宜气候区域与时段能够为两系杂交稻制种提供决策支持。运用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 Basic6.0,通过对气象站点的温度、降雨量、湿度等历年气象资料进行预处理,借助于XML进行合理的存储,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集成二次开发的思想应用于可视化编程中,设计开发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气象决策支持系统。利用湖南省50a的气象资料,依据该系统确定了湖南省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适宜区域与时段。结果表明,决策系统运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系统具有较好的决策功能。该系统可为两系杂交稻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3.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业生产知识库研究现状和德庆贡柑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德庆贡柑生产知识库的建设,并从知识库系统体系结构确定、贡柑知识获取和知识库知识分类等方面展开论述。贡柑生产知识库的建设,为提高贡柑生产效益、实现标准化生产、提升贡柑品质和增加果农经济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农户是耕地利用主体,研究其视角下的休耕意愿和不同模式的受偿标准,对政策推行有实际意义。以太行山北麓平原、黑龙港地区为例,调研走访农户分别得到81份和148份有效问卷,通过统计分析、机会成本法和受偿意愿法等,研究了农户休耕意愿和不同模式的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超过50%受访农户休耕意愿依补偿而定,两区域调整种植结构模式的接受度均高于减少灌溉次数模式。考虑到粮食安全,黑龙港地区调整为种植春玉米,水资源补给性较好的太行山北麓平原实行减少灌溉次数方式;(2)不同模式下两区域农户受偿意愿值均高于机会成本值。建议种植春玉米时补偿标准为7 500元/hm2,减灌时太行山北麓平原、黑龙港地区补偿标准分别为灌溉1次下2 504.7元/hm2,2 126.4元/hm2,灌溉2次下1 252.35元/hm2,1 063.2元/hm2。本研究从农户视角对休耕政策进行了反馈,提出不同模式下的补偿标准,为休耕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2017年7月25日20时至26日8时,陕西榆林市11个县区遭遇特大暴雨侵袭,我们于当年10月对位于暴雨中心的岔巴沟流域的梯田损毁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首先通过室内Google Earth近实时影像结合GIS绘图在流域内确定梯田位置和数量,根据修建时间、利用和植被类型将这些梯田分类。在流域内空间分布均匀地选择不同类型典型梯田并进行野外实地测量,统计各类型梯田的损毁情况、损毁形式并估算各类型梯田的土壤侵蚀模数及其流域平均侵蚀模数。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梯田以≤ 4 hm2规模为主,梯田数量上占91.4%,面积上占了50.7%。暴雨造成梯田的损毁形式以田埂表层结皮脱落、田埂滑塌崩塌、田埂冲毁、田面陷穴穿洞为主,有人为干扰时会产生更加剧烈的后果。暴雨造成的梯田损毁侵蚀坑大部分为深度0~0.5 m的侵蚀。老梯田农地、老梯田乔木和老梯田草地侵蚀坑发生频率远远多于新机修梯田,保持在20~36处/100 m。新机修梯田的侵蚀测坑发生频次少,为5处/100 m,但深度可达4.8 m,后果严重。不同类型梯田损毁产生侵蚀模数差异较大,老梯田农地、老梯田草地和老梯田乔木的侵蚀模数为34 000~37 000 t/km2,新机修梯田为19 404.3 t/km2,老梯田灌木侵蚀模数最低,为5 958.4 t/km2。流域内梯田平均侵蚀模数为30 733.4 t/km2。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不同类型梯田在极端暴雨条件下的损毁情况,为黄土高原梯田保护及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污染物空间结构特征解析典型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 【方法】 本文以北京市东南郊污灌区为例,在整个区域均匀布点,按1 km × 1 km密度采样,共采集土壤样品376个。每个样点为10 m × 10 m正方形,在四个顶点和中心点取0—20 cm表层土壤,均匀混合后用四分法从中选取1 kg土壤,作为代表该点的混合样品。Cu和Pb重金属含量采用原子吸收火焰法进行测定,利用Variowin2.0和ArcGIS10.2软件分析重金属空间结构及分布特征,解析其污染成因。 【结果】 研究区域土壤Cu和Pb空间结构均为套合结构,其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在25%~75%之间。Cu和Pb的空间分布与河流走向密切相关,在西北–东南方向空间相关性较强,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中北部的凉水河流域、西部的永定河流域以及通州的东北部。 【结论】 污水灌溉和成土母质是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由污水灌溉等小尺度因素主导的土壤Cu和Pb元素空间自相关距离分别为11.35 km和9.49 km;由成土母质等大尺度因素主导的空间自相关距离分别为26.65 km和31.70 km。通过分析不同尺度因素对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可揭示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这种思路可为其他区域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有利于夏玉米生长和氮素利用的适宜灌溉水溶解氧浓度,本试验以夏玉米为供试作物,采用地下滴灌供水方式,以地下水灌溉为对照,设置10(OA10)、20(OA20)和40(OA40) mg·L-1灌溉水溶解氧浓度3个增氧水平,研究不同增氧水平对盆栽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氧地下滴灌显著提高了土壤溶解氧浓度,与对照相比,OA40、OA20和OA10处理土壤溶解氧浓度平均提高14.83%、9.71%和8.00%,表现为作物生长增强,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相比,OA10处理的株高、叶鲜质量和叶干质量分别增加7.39%、16.30%和12.02%;OA40处理叶干质量和茎鲜质量分别增加15.82%和12.43%;OA10、OA20和OA40根系鲜质量分别增加60.00%、17.66%和52.98%,根系体积分别增加34.03%、14.56%和51.32%;OA10和OA20处理根系活力分别增加272.77%和64.44%;OA10和OA40处理产量分别增加24.46%和21.8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9.10%和21.61%,百粒重分别增加17.53%和15.14%。OA10和OA40处理籽粒氮素吸收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3.90%和35.27%,OA10处理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和氮素吸收效率分别增加21.57%和33.33%。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增氧地下滴灌可显著提高作物根区溶解氧浓度,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以OA10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增氧灌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为进一步饱和大豆公共图谱SSR标记,以大豆育成品种冀豆12×地方品种ZDD03651组合的211个F6株系为作图群体,以Kosambi作图函数构建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冀豆12与大豆地方品种ZDD03651间SSR标记多态率为44.6%,遗传图谱包含21个连锁群,117个SSR标记,遗传距离总长度1 501 cM,标记间平均距离15.6 cM,其中包含8个偏分离标记。与公共遗传图谱相比,位点间排列顺序、遗传距离和偏分离位点比例基本相同。将SSR新标记Barcsoyssr41181、Barcsoyssr41201、Barcsoyssr41235和Barcsoyssr51266整合到C1连锁群上,填补了国际大豆公共遗传图谱中C1连锁群94.62~120.12 cM之间的SSR标记空白区段。  相似文献   
99.
通过深圳市大沙河4号橡胶坝消力池水工模型试验,获得了水流流态、河道断面流速分布等试验成果,分析了消力池左岸预制块护坡产生滑坡破坏的机理,对消力池内辅助消能工形式及布置作了比较分析,河道主流偏左、冲刷左岸现象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00.
树木挥发物及其抗虫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今后VOCs在林木抗虫新品种的选育、抗虫机理及森林生态恢复等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树木VOCs释放的主要类型及VOCs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树木挥发物(VOCs)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昆虫定位和自身防御双重作用,主要包括异戊二烯、单萜烯、其他活性物质等,其释放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VOCs对植食性昆虫具有吸引、趋避以及吸引天敌等方面作用;特异性VOCs的鉴定与分离比较困难,还需从分子水平发掘树木VOCs中具有防御作用的关键组分。通过VOCs这个桥梁,对新的预防和控制虫害方法以及抗虫树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