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9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655篇
林业   778篇
农学   697篇
基础科学   362篇
  1619篇
综合类   3103篇
农作物   579篇
水产渔业   644篇
畜牧兽医   1816篇
园艺   566篇
植物保护   66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882篇
  2010年   708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探明烟稻轮作制度下,烟田起垄开沟对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及烟株生长、产质量等影响,以稻茬烟田为试验平台,设置2个开沟深度[A1:浅沟(垄间开沟15cm);A2:深沟(垄间开沟25cm)]和2个起垄时间[B1:移栽前10d起垄(常规起垄);B2:翻耕后起垄],于2018年取样,系统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pH、主要养分含量和烟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株各个主要生育时期深沟+翻耕后起垄处理(A2B2)的有效叶片数、烟叶最大叶长、叶宽和株高均优于其他处理;且该处理能有效改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pH处于优质烤烟生产要求范围;同时烟株物质生产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多,在各器官间分配合理;烤烟经济性状也表现为该处理的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较高,表现较优。总之,翻耕后起垄+深开沟处理(A2B2)有利于烟株生长,提高烟株的品质,为烟叶优质适产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62.
963.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特征,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小麦地、云杉林地、苜蓿地为对象,基于实测数据,采用方差、相关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土地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土壤SO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3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2.19、0.33和0.48 g·kg-1,小麦地和苜蓿地土壤SOC、TN和TP空间变异性较云杉林地偏大。SOC、TN含量为云杉林地>小麦地>苜蓿地,TP含量为云杉林地>苜蓿地>小麦地。土壤SOC、TN和TP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小麦地C/P显著(P<0.05)高出苜蓿地41.96%,N/P显著高出云杉林地、苜蓿地28.57%、36.19%。3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化学计量比(C/N、C/P、N/P)均值分别为:39.61、31.53、0.83,且其C/N大于中国平均值(12.3),C/P、N/P较全国平均值(61.0、5.2)明显偏小,黄土丘陵区C/N较稳定。土地类型对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助于土壤养分的存留,有利于土壤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4.
突变体创制对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最佳诱变效果,本研究对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的EMS诱变条件进行摸索,发现花育22号、花育71、花育9301、狮头企和伏花生的最适诱变浓度分别为0.4%、0.5%、0.3%、0.5%和0.3%。通过对最适EMS浓度诱变处理下苗期芽长、株高、根长及根数目分析,发现5个品种虽然都能正常成苗,但均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在预实验基础上,用浓度为0.4%的EMS溶液处理了大约5000粒花育22号种子,M1及M2世代性状调查显示突变群体表型丰富,出现株高、株型、荚果、籽仁、分枝数、叶形等表型变异株系,表型变异率为12.9%。本研究为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965.
2020年1月3日,某猪场部分生猪出现腹泻症状,3 d后达发病高峰,波及全场,并伴有部分生猪死亡,袭击率为60.66%,病死率为6.88%。为探寻病因,采取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此次猪群腹泻进行了调查,综合推断此次暴发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及由应激因素引起的应激性腹泻,饮入污水、断水应激、寒冷应激是导致本次猪群腹泻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拌料饲喂抗生素、清洗消毒圈舍和饮水设施、强化饲养管理等干预措施,并有效控制了疫情。调查提示,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寒冷、缺水引起的应激,保持清洁饮水,对预防猪群腹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6.
为填补测量不确定度在兽医领域病原学检测的空白,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试剂盒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模型,对市售的3种美洲型PRRSV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评估了移液器、温度、重复性测量因素对试验结果产生的不确定度影响。研究数据表明:移液器与重复性测量对试验结果产生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需规范操作;建立的3种试剂盒测量不确定度模型缩小了试剂盒对可疑样品的判定区域,对样品临界参考值的检测结果判定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比对4个厂家的核酸提取试剂,筛选出了提取效率最高的试剂盒。本研究建立的PRRSV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试剂盒测量不确定度模型为兽医实验室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估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7.
笔者通过黄土丘陵区防护林综合配套技术构建的实践与探索,结合林业工程的生态公益性出发,以参与式PDCA项目周期管理方法为基础,创造性地引入培训(Train)这一环节,提出了增能扩效PTDCA项目周期管理模式。具体阐述了PTDCA的涵义,从制定计划、培训、项目实施、监测评估和完善改进5个方面介绍了PTDCA在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过程,指出了项目实施具有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增加林木生长量和加强培训效果4个方面的成效,最后对PTDCA项目周期管理模式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8.
水资源是制约铁镰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对铁镰山区集雨水窖工程建设技术、运行管理及推广应用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69.
川山群岛和舟山群岛均为我国八大群岛之一,具有诸多的共同之处。因此,造成两群岛滨海旅游差异甚大的深层原因值得深思。对两者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和条件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川山群岛滨海旅游发展中优劣势,提出一些川山群岛旅游业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川山群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970.
通过总结国内外常绿果树体胚发生体系研究现状,介绍了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的建立,综述了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生理生化机制及遗传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展望,以期为今后常绿果树体胚发生体系研究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