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cDNA-AFLP技术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结合了AFLP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且不需要预先知道序列信息,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基因分离及表达特性的研究。本文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cDNA-AFLP的原理及程序并介绍了它的应用情况。目前cDNA-AFLP技术已经在茶树基因表达特性研究上作了一些尝试,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在茶树育种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凋落物的分解及其伴随的养分释放和土壤有机物结构的变化是森林生态系统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凋落物分解,对于加快养分归还、促进林木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方法  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中4种间伐强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布设凋落物,分别测定0(CK)、15%、20%、30% 4种间伐强度下(以下分别简称为CK、15%、20%、30%)凋落物、有机质、全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的残留率等8项物理和化学养分指标,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变化。  结果  (1)间伐显著降低了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残留率,到2015年9月,残留率大小分别为:CK > 30% > 20% > 15%;(2)不同间伐强度下,华北落叶松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依次为:15% > 30% > 20% > CK,其中,30% 和20%间伐强度下分解速率差异不大。(3)间伐强度和时间发生对有机质、C、N、P残留率有交互作用,且影响极显著,而K残留率几乎不受间伐强度影响。华北落叶松凋落物中的N、P残留率与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 < 0.01)。凋落物中的N残留随时间增加发生淋溶?富集或富集的过程,P残留随时间增加发生淋溶?富集?释放或富集?释放的过程,而K残留随时间增加发生释放?富集的过程。(4)华北落叶松凋落物中C/N和C/P值与分解速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其中,分解速率与C/N值呈中强度负相关、与C/P值呈显著负相关。到试验结束时,相较于CK和30%的间伐强度,15%和20%间伐强度下的C/N和C/P下降值更大,更有利于凋落物分解。  结论  间伐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分解产生显著影响,其中,15%的间伐强度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83.
茶树对氟富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氟电极分析了31个茶树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和不同茶树器官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成熟叶片平均氟含量为1499.2mg/kg,其中乌牛早氟含量最高,为2163.2mg/kg,浙农138氟含量最低,为805.7mg/kg,前者为后者的2.7倍。6个品种夏季不同叶位间氟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芽氟含量最低,平均为88.6mg/kg,第六叶氟含量最高,平均为1010.1mg/kg,除第五叶与第六叶氟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叶位氟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时春季新梢不同叶位氟含量为26.0mg/kg-700.8mg/kg,均低于夏季新梢对应叶位氟含量。鸠坑茶树植株主要器官氟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叶片氟含量最高,其次为嫩茎和须根,主根最低,不同树龄茶树主要器官间氟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4.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coal blending optimization for blast furnace injection is proposed. Because Chinese current blast furnaces blend pulverized coal by simple mix and traditional lab blending optimization needs plenty of work for the larger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s of pulverized coal. The new model is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dexes P1, P2 and P3 combined with the proximate analysis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of pulverized coal. P1, P2 and P3 are obtained from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injection characteristic of pulverized coal determined by lab experiment. This model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on both lab experiment coal blending and actual production of BF.  相似文献   
85.
国外茶树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本世纪以来国外茶树育种研究进展,包括茶树遗传资源收集与研究、茶树新品种鉴定技术、特殊性状茶树育种以及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86.
Breeding for improved grain yield (GY) and grain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is an important objective of many rice breeding program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s of these two complex traits and their genetic relationship is required for more efficient breeding. This study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linkage mapping study conducted for these two traits using 127 rice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of Zhanshan 97/Minghui 63. Phenotypic data were collected under two nitrogen conditions in 2006 and 2007. For NUE, four and six QTLs were identified in 2006 and 2007, respectively. These QTLs were on chromosomes 1, 2, 6, 7 and 11. For GY, nine and five QTLs were detected on chromosomes 1, 2, 7 and 11 in 2006 and 2007, respectively. The phenotypic and gen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NUE and GY are positive and highly significant. Four genomic regions, including C86-C2340 on chromosome 1, RZ599-R1738 on chromosome 2, RZ471-C1023 on chromosome 7 and R3203-RM20a on chromosome 11, were found to contain QTLs for both NUE and GY. The effects of the co-located QTLs were in the same direction for NUE and GY, providing a genetic basis for the observed positive 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raits. These genomic regions might be explored for the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of NUE and GY in breeding.  相似文献   
87.
研究德庆贡柑常温贮藏条件下果实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可溶性糖类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性转化酶活性等变化及其与风味品质变化的关系,探求贡柑果实风味品质变化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贡柑果实在贮藏后6~12 d先后出现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增加,果实的风味品质则同期呈现变淡和出现异味等非正向变化;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S型变化模式,其峰位的变化与TSS含量增加呈逆向变化关系,但和风味品质变甜变淡趋势相同。2,4-D处理贡柑后可显著增加好蒂率和好果率,可阻止果实异味产生,但不能延缓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和果实风味品质变淡,蔗糖等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没有呈现S型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MS培养基中不同浓度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 sodium)、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和特美汀(Timentin)3种抑菌剂对发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及对茶树组培苗丛生芽的影响。结果显示,头孢噻肟钠和特美汀均可以有效抑制农杆菌LBA9402、15834,而15834在羧苄青霉素的板上17βd内长出;对于外植体,头孢噻肟钠和羧苄青霉素都显著降低了茶组培苗的丛生芽增殖率,且畸形苗率高;当特美汀质量浓度在400βmg·L-1以下时,对茶组培苗影响较小,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特美汀具有作为茶树遗传转化体系中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9.
本文综述了2014年度国内外茶树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国外在茶树育种鉴定技术研究有较大进展,开发了超高压液相色谱(UHPLC)和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技术快速检测茶树品种样品的儿茶素类等品质成分,开发溶剂辅助香气蒸发(SAFE)技术检测茶叶的香气物质以及酶技术鉴定茶树品种抗茶叶轮斑病的能力。我国茶树育种的重要进展主要在: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茶树育种鉴定中的应用以及新品种选育和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90.
对线粒体DNA的数目、大小、基本结构、多态性及其研究方法、遗传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阐述了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在家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