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9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In double rice-cropping system in China, zero tillage in late-season rice with straw return from early season rice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for saving inputs, shortening the lag time between rice crops, avoiding straw burning, and con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2-year field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on N uptake, grain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of late-season rice. Treatments were arranged in a split-plot design with four combinations of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as main plots and three N management practices as subplots. Tillage was either conventional soil puddling or zero tillage with newly harvested crop residue from early season rice either removed or placed on the soil surface without incorporation. The N treatments were zero-N control, site-specific N management (SSNM), and farmers’ N-fertilizer practice (FFP). Straw return regardless of tillage or N management did not reduce rice yield. In the second year, straw retur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rain yield in the zero-N control. Chlorophyll meter readings at heading and total N uptake at maturity were higher with straw return in the zero-N control, suggesting that straw provides nutrients to rice in the late growing period. Zero tillage did not reduce N uptake, grain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Despite large differences in timing and rate of N application between FFP and SSNM, these two N treatments resulted in comparable N uptake and grain yield of late-season rice regardless of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zero tillage after early rice with straw return could replace conventional tillage for late rice in the double rice-cropping system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梁月荣  龚淑英 《茶叶》1999,25(4):202-204
探讨了利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生产名优绿茶-“巴仙银尖”的加工工艺,证明通过合理嫩有,适度摊放,高温杀青,中温慢烘的技术措施,能生产出名优绿茶。文中同时介绍了“巴仙银尖”茶的品质,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湖羊稀释液中添加谷氨酰胺(Gln)对湖羊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在前期筛选的基础稀释液中添加0、0.5、1.0、2.0、4.0、8.0 mg/L的Gln, 4℃条件下保存96 h,每隔24 h检测精子活力、顶体完整率、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指标。结果显示:添加0.5、1.0、2.0、4.0 mg/L的Gln可以有效提高4℃保存条件下的精子活力、顶体完整率和T-AOC水平,并有效抑制MDA的生成(P<0.01),且4.0 mg/L添加浓度保存效果最好,而8.0 mg/L的添加浓度则不利于精液保存。提示:在湖羊精液稀释液中添加4.0 mg/L Gln可有效提高湖羊精液4℃保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广东荔枝生产特点主要有a.产区相对集中,茂名市是广东省荔枝主产区,占全省栽培面积46.03%、产量38.29%;b.主栽品种产能大,荔枝主产区茂名市白腊和黑叶两个主栽荔枝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市的80%,产量占全市的83.0%;c.荔枝产品上市周期短,黑叶荔枝从湛江市到荔枝北缘产区只有约2个月的上市期;d.荔枝生产单位户多规模小,如广东茂名根子镇荔枝栽培面积为0.41万hm2,荔枝生产单位有135户,每户荔枝栽培面积大都为几公顷,6.7 hm2以上属荔枝生产大户等.这些特点的存在会加剧行业竞争,在荔枝标准化栽培和生态型商品基地建设、荔枝采后工业化处理、荔枝生产经营制度创新等方面促使荔枝产业的升级,使荔枝产品朝向个性化产品和共性化产品两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立筒仓储粮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容量大、占地少的优势,但也存在粮堆高取样难、熏蒸防治操作不便的不足。本文探讨了立筒仓氮气气调的应用:包括气密性改造、气调工艺以及储粮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效果较好,减小了保管员的劳动强度,达到了绿色储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嫁接对茶树新梢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云南大叶种为砧木,乌牛早和浙农113为接穗进行嫁接试验,并与同期移栽的乌牛早和浙农113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嫁接对该2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的明显影响,氨基酸和咖啡因含量增加;茶多酚和主要儿茶类素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水稻氮高效栽培技术、品种改良和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氮肥施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协同提高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是21世纪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同时也是当前水稻栽培、生理与育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典型氮肥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与施肥技术;总结了氮高效水稻品种尤其是绿色超级稻的氮高...  相似文献   
18.
旨在对制备的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纳米微球作为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核酸疫苗递送载体进行评价。采用西佛碱反应和元素分析制备具有一定取代度的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衍生物(mannose modified chitosan,MCS),然后,经双重乳化挥发法制备得到甘露糖修饰的壳聚糖PLGA纳米微球(MCS-PLGA-NPs)。采用纳米粒径仪检测MCS-PLGA-NPs粒径分布和表面电势(zeta)、扫描电镜考察其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其对质粒的吸附和吸附质粒后抵抗核酸酶降解能力、CCK-8法检测MCS-PLGA-NPs的细胞毒性、激光共聚焦观察巨噬细胞对MCS-PLGA-NPs-质粒DNA复合物的摄取、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验证MCS-PLGA-NPs加载质粒DNA在细胞中的表达。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取代度为5%~10%的MCS。纳米粒径测定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MCS-PLGA-NPs的zeta为正值、粒径分布均匀且形态规则呈球形。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MCS-PLGA-NPs吸附质粒的能力随着其质量的增加而增强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核酸酶降解质粒DNA。在细胞毒性试验中,不同浓度的MCS-PLGA-NPs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仍在85%以上。在细胞摄取试验中,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明显观察到质粒DNA结合到纳米微球表面被RAW264.7细胞摄取。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MCS-PLGA-NPs加载质粒DNA可以在细胞中进行表达。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MCS以及具有递送核酸疫苗能力的MCS-PLGA-NPs,为FMDV核酸疫苗的递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见解,也为该递送载体携带特定抗原靶向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甘露糖受体以及应用于动物免疫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国家调低稻谷保护收购价后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状况,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4省水稻专家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稻区2018和2019(预测)两年水稻总体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主要是湖南和江西“双改单”和种植结构调整所致,而湖北和河南面积略有增加。稻区内2018年稻谷销售进度明显滞后于上年同期,稻谷价格也不同程度下跌。这主要受国家保护价下调影响。而优质稻谷销售进度和价格受影响较小,其流通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化。2018年水稻种植人工、地租、化肥和总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地租和人工成本增加是总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2018年稻米加工企业稻谷收购量、收购价和稻米批发价均不同程度降低。稻区内优质稻和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比均为64%;籼稻面积占比97.6%。不同水稻种植技术应用比例表现为抛秧>手插和直播>机插;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稻渔模式迅猛发展。同时,稻区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下降,订单农业发展风险重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修缮主体不明确,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偏低,稻渔模式无序发展隐患大,农民卖粮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区域稻米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粮食收储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政策和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对再生稻和稻渔模式发展的引导,加大科研攻关投入。  相似文献   
20.
广西红碎茶与肯尼亚红碎茶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月荣  余继明 《茶叶》1998,24(3):131-133
用HPLC分析比较了广西红碎茶与肯尼亚红碎茶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红碎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茶黄素类含量与红碎茶品质呈正相关。分子量较小的茶黄素类成分与品质关系更密切,表现为TF〉TF3G〉TF3,3'DG。EGC和EC含量与TF和TF3G呈显著正相关。建议在优质红碎茶品种选育中,应选择EGC和EC含量较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