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3篇
  免费   875篇
  国内免费   1775篇
林业   1717篇
农学   1893篇
基础科学   1119篇
  2203篇
综合类   5817篇
农作物   945篇
水产渔业   709篇
畜牧兽医   2391篇
园艺   747篇
植物保护   89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600篇
  2021年   686篇
  2020年   658篇
  2019年   624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831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158篇
  2011年   1245篇
  2010年   1138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652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624篇
  2001年   616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密度是表达林分结构的重要指标,立地条件、树种及林龄不同时,其林分最佳密度也不相同。笔者以湘西桤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方法I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2009年和2010年调查的78块标准地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与建模。结果表明:(1)平均高、公顷株数、土层厚度、龄组、坡向、坡位、自然灾害、海拔、树种组成8种因子中,平均高、公顷株数、土层厚度和龄组对湘西桤木人工林平均木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而海拔和树种组成对湘西桤木人工林平均木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均无显著性影响。这对建立桤木人工林蓄积量与密度、平均高收集数据时提供理论指导,同时既能节省外业调查费用,又能保证建模数据的科学性。(2)建立了湘西8~10年桤木人工林蓄积量与密度、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 ,建模精度为96.8458%,平均相对误差为1.1334%。模型适应性检验表明,残差值呈对称均匀分布,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2156%。(3)该地区8~10年桤木人林的最佳经营密度为800~1000株/hm2。这对于合理地经营和管理湘西桤木人工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2.
该研究以鸡骨素为原料,中试条件下对比分析了真空浓缩与2种膜组合偶联真空浓缩工艺的优劣。通过测定真空浓缩工艺的浓缩速率和水分去除率,微滤-反渗透和超滤-反渗透组合膜的膜通量、物料损失率、干物质损失率和蛋白损失率,研发了梯度膜分离与真空浓缩偶联的新型骨素浓缩工艺并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显示:真空浓缩前期60 min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缓慢,浓缩速率低,耗能大;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膜分离的物料损失率为0.5%、6.25%、4%、7.1%,干物质损失率为1.6%、19.4%、22.4%、20%,蛋白质损失率分别为35.8%、25.7%、22%、16%,膜通量衰减速率与膜孔径呈现负相关;膜组合结果表明超滤-反渗透膜组合能够提高反渗透膜通量,显著减少物料损失和干物质损失(P0.01)。中试结果表明,超滤-反渗透-真空浓缩工艺耗时110 min,耗资27.85元,耗煤11.018 8 kg,污染气体SO2和NOx的排放量分别为0.010 1 kg和0.014 6 kg。超滤-反渗透-真空浓缩新型工艺缩短了浓缩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污染气体的排放显著(P0.01)减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工艺用于鸡骨素浓缩生产。  相似文献   
983.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silty clay loam soil in the years 2011–2012. Two sesame (Sesamum indicum L.) cultivars (Local Black and Local White) were evaluated using various 3 different sowing dates (20th June, 10th and 30th July) and four agrotechnical level (0, 40, 80 and 120 kg N ha–1) at New Developmental Farm The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Peshawar, Pakista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on growth, yield and oi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wo sesame cultivars grown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cv. Local Black wa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tent of oil (47%), seed yield (696 kg ha–1) and oil yield (335 kg ha–1) while cv. Local White had higher palmitic acid (8%) and linoleic acid (38.7%). Yield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were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earlier sowing date. With regard to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 decrease in oleic and stearic acid and an increase in linoleic and palmitic acid were observed. At early sowing, oleic and palmitic acid decreased whereas linoleic and stearic acid increased. The decrease in the oleic/linoleic acid ratio observed at early sowing, suggests a possible role of temperature on the activity of oleate desaturase in the developing seeds. Intensive technology of cultivation (120 kg N ha–1), compared to the economical technology (40 kg N ha–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eed yield of both sesame cultivars. This was due to higher number of branches, Capsules m–2, capsules plant–1, seeds capsule–1 and 1000 seed weight (g). The intensive technology of cultivation had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content of palmitic acid, linolenic acid and oleic acid in sesame seed.  相似文献   
984.
对“3S”技术的特征及功能做了简要介绍,利用该技术进行福建省农业气候区划,对在区划成果中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对其在农业气象上的潜在应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5.
对河北省木兰围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深度和林分类型均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基本表现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质量分数降低,土壤密度增大,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土壤齐分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表明针阔混交林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转...  相似文献   
986.
针对我国北方寒地水稻育秧大棚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ZigBee的智能控制系统,并构建了该系统的星型网络,用以实现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的功能。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的模块分别采用AT89S52单片机、数字式空气温湿度传感器DB420、数字式土壤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数字式土壤水分传感器SM2802M,用这些模块来监测空气中的温湿度、土壤温度以及土壤水分等,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JM12864F显示出来。这些采集模块还可以监测到大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等实时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发送到用户手中,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7.
矩形渠道半圆柱形量水槽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RNGk-ε紊流模型封闭时均雷诺方程,VOF方法追踪自由表面,对矩形渠道中两种不同收缩比(0.49、0.67)的半圆柱形量水槽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量水槽全域内的流速分布规律、水面线、过槽流量等水力参数,并与实测值、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值与二者吻合度较好,从而证明所选紊流数学模型是合理可靠的,为半圆柱形量水槽的设计选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88.
铅锌矿废水重金属对土壤-水稻的复合污染及生态影响评价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对利用铅锌矿废水约50年的灌溉农田,其Pb、Zn、Cu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配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1486(325~4317),Zn1424(253~3292),Cu680(120~3026),Cd13.59(2.01~29.68);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4倍多、5倍多、近4倍和14倍多;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重度污染、重度污染、轻微污染和重度污染。水稻各部重金属含量/mg·kg-1分别为:Pb根部419(149~1202)、茎叶中69(25~228),Zn根部395(119~1123)、茎叶中166(63~353),Cu根部312(106~677)、茎叶中88(19~178),Cd根部8.21(1.79~23.47)、茎叶中1.69(0.50~6.24)。种植水稻的土壤Pb(528~2840mg·kg-1)、Zn(474~3292mg·kg-1)、Cu(308~3026mg·kg-1),对水稻株高、分蘖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土壤Cd(6.11~29.68mg·kg-1)除对水稻的株高生长具有轻微的毒害作用外,对水稻的分蘖和茎叶生长反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9.
为筛选适用于发酵蛤蜊制备降血压活性多肽的纳豆芽孢杆菌,本试验从7种日本纳豆中初筛6株具有较高蛋白酶活性的纳豆芽孢杆菌株用于发酵蛤蜊,以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及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目的菌株。结果表明,共筛选出3株目的菌株(GL-5、GL~(-1)2和GL-25),其发酵产物对ACE抑制率分别为71.55%、78.31%、75.08%,多肽含量分别可达8.12、9.62、8.79mg·m L~(-1)。其中,GL~(-1)2发酵产物经消化酶水解后仍保持68.31%的ACE抑制率,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消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蛤蜊高值化利用开发具有降血压作用的功能食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0.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化导致林草植被大面积衰退,研究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规律对该区农业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文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1 00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000 cm土层,4年、6年生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条件最好;12年、18年、26年生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条件最差。在黄土高原地区,苜蓿地土壤干层出现的区域及发生的程度不同。4年、6年、8年生苜蓿草地,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12年、18年、26年生苜蓿草地,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产生深刻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苜蓿生长6 a后,应实施粮草轮作,以恢复土壤水分,持续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