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5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1154篇
林业   1232篇
农学   1638篇
基础科学   964篇
  1770篇
综合类   2985篇
农作物   811篇
水产渔业   516篇
畜牧兽医   1687篇
园艺   387篇
植物保护   69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杨梅的营养保健和保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水果,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杨梅的果实、叶、仁、树皮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综述了杨梅的营养保健作用和保鲜技术,为杨梅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52.
顽拗性种子的脱水敏感性与萌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产生顽拗性种子的植物通常生存在易于比较迅速形成幼苗的生境。须拗性种子在发育中期获得萌发能力,不经历成熟脱水,脱落后能继续萌发。种子中的贮藏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变化有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53.
Summary The first genetic linkage map of Japanese bunching onion (Allium fistulosum) based primarily on AFLP markers was constructed using reciprocally backcrossed progenies. They were 120 plants each of (P1)BC1 and (P2)BC1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single plants of two inbred lines: D1s-15s-22 (P1) and J1s-14s-20 (P2). Based on the (P2)BC1 population, a linkage map of P1 was constructed. It comprises 164 markers – 149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AFLPs), 2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 (CAPSs), and 12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 from Japanese bunching onion, and 1 SSR from bulb onion (A. cepa) – on 15 linkage groups covering 947 centiMorgans (cM). The linkage map of P2 was constructed with the (P1)BC1 population and composed of 120 loci – 105 AFLPs, 1 CAPS, and 13 SSRs developed from Japanese bunching onion and 1 SSR from bulb onion – on 14 linkage groups covering 775 cM. Both maps were not saturated but were considered to cover the majority of the genome. Nine linkage groups in P2 map were connect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in P1 map using co-dominant anchor markers, 13 SSRs and 1 CAPS.  相似文献   
954.
李玲  陈胜华  宋莹  路婕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512-512
目前,中国耕地平衡仅局限于数量平衡,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耕地的隐性失衡,已成为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实施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且对农民、农村和农业产生了许多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耕地隐性失衡的主要形式,包括耕地实际数量减少,耕地社会功效有较大改变,耕地质量下降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着重阐述了因耕地隐性失衡所导致的农民隐性失业、农业结构失衡、农村环境生态破坏等三农问题;并提出防治耕地隐性失衡的建议和对策,为真正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更好地进行耕地保护提供一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955.
Stagonospora nodorum blotch (SNB) is an important foliar and glume disease in cereals. Inheritance of SNB resistance in wheat appears quantitative.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ally resistant cultivars seems to be the only effective way to combat the pathogen. Partial resistance components like length of incubation period (INC), disease severity (DIS) and length of latent period (LAT) were evaluated on a population of doubled-haploids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he partially resistant cultivar Alba and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 Begra.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and the fifth leaf was examined. Molecular analyses were based on bulked segregant analyses (BSA) and screening with 240 microsatellites DNA markers. The QTL analysis revealed QTL on chromosome 6AL (designated as QSnl.ihar-6A) and putative QTL on chromosome 6D. The QSnl.ihar-6A accounted for 36%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for DIS and 14% for INC. The putative QTL accounted for 10% of the variability in INC and 8% of DIS components of SNB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956.
马蔺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本美  孙运涛  宋宇航  李锐丽  郭琛 《种子》2006,25(5):41-42,72
马蔺种子休眠是由于胚被厚实的胚乳紧紧包围所致。室内萌发及田间出苗实验证实,温度和水份是种子萌发的主导因素。除此之外,北京地区干籽预浸,即在25~30℃中吸胀1~2d,并于6~7月播种,田间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57.
白银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演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白银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水平,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别以全国、甘肃省和兰州市作为参照区,动态分析了该区域1996-2005年各种资源的相对承载力以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①与全国或兰州市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但近年来超载程度有所下降。2005年末,综合资源承载力均约为163万人,尚超载12万人。②与甘肃省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有上升的态势。2005年末,综合资源承载力为231万人,富余56万人。③白银市自然资源对其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都最大,均在42%以上,是综合资源承载力的主要贡献源。以全国为参照区,社会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贡献最大,自然资源最小;以甘肃省为参照区,经济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的贡献最大,自然资源最小;以兰州市为参照区,自然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贡献最大,社会资源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958.
该文主要研究共混速度对(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竹粉木塑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和吸水率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LDPE/竹粉复合材料,通过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材料试验机等详细研究了共混速度(40,75和100 r/min)对LDPE/竹粉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形态、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LDPE/竹粉复合材料,LDPE、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ethylene,MAPE)和竹粉的质量比控制在65∶5∶30。共混温度和时间分别设定为170℃和10 min。结果表明,添加竹粉可有效增强LDPE的力学性能。LDPE/竹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着共混速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与纯LDPE相比,LDPE/竹粉复合材料(40 r/min)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增加了28%和115%;弯曲模量从48.45 MPa降低到40.75 MPa。与LDPE相比,LDPE/竹粉复合材料(40 r/min)的弯曲模量最高增加了238%;缺口冲击强度则从12.8 k J/m2提高到18.27 k J/m2,但仍低于纯LDPE。在相同频率下(1.0 Hz),随着共混速度的增加,LDPE/竹粉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也逐渐下降,加工性能得到了改善;同时复合材料的吸水率也从0.89%(40 r/min)下降至0.59%(100 r/min)。SEM结果表明,竹粉能均匀分布在LDPE中,提高共混速度使得竹粉表面被大量树脂覆盖,改善了界面性能,使得材料断裂面产生大量的塑性形变,提高了材料韧性和冲击强度。试验结果证实共混速度为100 r/min时,LDPE/竹粉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冲击强度和较低的吸水率,这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率的改善提供有意借鉴。  相似文献   
959.
为研究农用柔性底盘偏置转向轴驱动轮的运动与动力特性,设计了基于偏置转向结构的实验台。该实验台是一种水平转盘式的电动驱动轮性能测试试验台,且转盘的回转轴与偏置转向轴同轴,通过对电动轮及其车叉的试验分析来获取驱动轮的动力与运动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试验台模型并模拟了试验过程;试制了试验台并应用Visual Basic开发了试验台记录软件。在额定转速下进行了不同加载量的性能试验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加载不同载荷时,电动轮达到稳定转速平均时间稳定为0.667 s;承载载荷500 N时的转向力为77.24 N,且偏置轴转向力与载荷呈线性关系,验证了实验台的可行性及模型的有效性。该研究可为偏置转向轴驱动轮的转向及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0.
目前,组培苗移植设备中针对组培苗抓取主要采用尺寸定位方式夹持,夹持手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且对幼嫩的组培苗会有一定的损伤,影响后期成活率。为克服以上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基于负压吸附的力定位单株条状组培苗拾取手,并对负压拾取手吸嘴内腔体,吸嘴材料及吸嘴口尺寸进行了设计。该论文对吸嘴内腔体形式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拾取对比试验验证,确定吸嘴内腔体采用变形腔体结构为宜;对吸嘴材料及吸嘴口尺寸进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及交互作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组培苗吸嘴采用厚度为0.5 mm,内径为6 mm硅胶管,吸嘴口处长圆形半径为0.7 mm,吸嘴口唇高为1.5 mm的组合下,拾取手吸嘴对苗径在1.2~2.0 mm范围内的单株条状组培苗拾取效果稳定。在较优组合条件下,整体性能试验证明组培苗负压拾取手拾取系统吸附成功率可达到98%,能够满足下一步的移植插入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