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30篇 |
免费 | 289篇 |
国内免费 | 73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13篇 |
农学 | 393篇 |
基础科学 | 400篇 |
573篇 | |
综合类 | 3505篇 |
农作物 | 498篇 |
水产渔业 | 341篇 |
畜牧兽医 | 1091篇 |
园艺 | 538篇 |
植物保护 | 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345篇 |
2021年 | 343篇 |
2020年 | 331篇 |
2019年 | 286篇 |
2018年 | 206篇 |
2017年 | 308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335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452篇 |
2012年 | 617篇 |
2011年 | 612篇 |
2010年 | 618篇 |
2009年 | 514篇 |
2008年 | 518篇 |
2007年 | 495篇 |
2006年 | 353篇 |
2005年 | 311篇 |
2004年 | 222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30篇 |
2001年 | 146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78~2008年有关甘肃省三次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在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方法综述的基础上,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第一、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小,而第二产业较大;产业结构偏差系数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朝阳产业比重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三次产业竞争力都相对较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核桃子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核桃子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影响核桃子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大小为6-BA>KT>IBA,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DKW+6-BA 1.3 mg/L+KT 2.2 mg/L+IBA 0.02 mg/L。 相似文献
993.
概述了国内外对植物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生理过程、植物体内的相关Ca2 离子通道和Ca2 泵的分类、信号转导、花粉极性生长的现象、Ca2 离子可能参于花粉萌发和极性生长的模式系统和机理。 相似文献
994.
995.
还田秸秆腐解不及时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下茬作物生长,但长期秸秆还田是否能富集秸秆腐解微生物从而促进秸秆进一步降解尚未系统阐明。本研究依托江苏省典型稻麦轮作种植区的长期秸秆还田试验(10 a),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秸秆还田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最后通过秸秆埋盆试验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小麦秸秆的降解潜力。结果表明:与未还田土壤相比,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pH而提高了电导率,同时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总磷和总碳含量分别提高了23%、24%和2%。此外,秸秆还田明显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秸秆还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优势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25%,Schizothecium、Sarocladium、Gibberella、Rhizophlyctis、Cryptococcus、Lindtneria和Myrothecium等潜在秸秆降解真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增幅为2.5~132.3倍。秸秆还田土壤对小麦秸秆的腐解效率高于对照土壤,增幅达37%,冗余分析表明这一结果与秸秆还田对潜在秸秆降解真菌类群的富集作用有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稻麦轮作体系下长期秸秆还田可通过提高潜在秸秆降解真菌类群丰度促进秸秆降解。 相似文献
996.
设正整数p≥1,a1≥2,利用递推关系,将分数p+1pa1分拆成n个单位分数之和,并且给出分数1a和整数1分拆成n个单位分数之和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选用1125肥药双效剂和光合微肥以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分析方法,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衰老生理及黑根病Rhizoctonia solani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25肥药双效剂3.3 mL.L-1在降低结球甘蓝黑根病发病率、相对电导率、增大根冠比等方面差异极显著,优于对照;在增加结球甘蓝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降低储存期黄叶率方面,差异极显著,优于光合微肥和对照;光合微肥与对照相比,极显著降低结球甘蓝相对电导率,极显著增大根冠比。喷施1125肥药双效剂和光合微肥均能提高结球甘蓝叶绿素质量分数。在室内做结球甘蓝黑根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圈试验表明:1125肥药双效剂40,20 mL.L-1稍有抑菌作用,2.0 mL.L-1光合微肥和1125肥药双效剂5.0,3.3,2.5 ml.L-1均无抑菌圈出现。由此可见,1125肥药双效剂防治机制一是提高免疫力,二是1125合成的Cu(OH)2和Zn(OH)2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膜,起到物理防病作用。1125肥药双效剂能够显著提高防治甘蓝类黑根病,促进保鲜,降低残留毒量,延缓衰老和延长货架期的目的。表5参6 相似文献
998.
鳞柄白鹅膏为外生菌根菌.为了确定试验菌株是否为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对其菌丝体进行了ITS序列测定和GenBank基因库比对,并通过生长速率法研究其室内培养条件.结果显示,试验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516 bp,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比对,试验菌株与鳞柄白鹅膏的相似率为95%,可以确定此菌株为鳞柄白鹅膏,GenBank登录号为EF493032.pH值对鳞柄白鹅膏培养菌丝生长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培养基而不同,其中在含马铃薯的培养基中,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很小,pH值在5~10时均生长良好,可以作为后续试验的主要培养基.供试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999.
1000.
细极链格孢菌Hog1 MAPK(酵母)同源基因AtHOG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高渗透压甘油激酶在链格孢菌中的功能,通过遗传学手段,构建了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cDNA酵母表达文库,并对其进行筛选而获得细极链格孢菌高渗透压甘油蛋白激酶AtHOG1基因,该基因全长1 539 bp,编码355个氨基酸.AtHog1p含有MAPK保守的激酶激活区域TGY,与来源于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AfOsm1p(XP-752664)、稻瘟菌(M.grisea)MG01822(XP-363896)及酿酒酵母(S.cerevisiae)ScHog1p(AAB67558)高度同源,相似性分别为94%,90%和80%.在高渗环境下,AtHOG1基因与ScHOG1基因功能相同.链格孢菌中存在HOG通路信号途径,AtHOG1基因可能与链格孢菌的逆境适应性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