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9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751篇
林业   1038篇
农学   910篇
基础科学   502篇
  893篇
综合类   4313篇
农作物   561篇
水产渔业   381篇
畜牧兽医   1598篇
园艺   621篇
植物保护   43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844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951.
生物工程途径降解果酒中苹果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酸是果酒生产的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利用生物工程途径降解果酒中苹果酸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重要的该文综述了苹果酸-乳酸发酵和苹果酸-酒精发酵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2.
气动翻转双向犁及气缸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压作动力,选用双向齿轮齿条传动活塞气缸,驱动铧式双向犁左右翻转,完成闭垄耕作,可替代国内外双向犁上常用的液压翻转装置。通过设计、受力分析,引用函数逼近法找出了气动背压机构的最佳参数。实验表明,其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且结构和制造工艺简化,生产成本降低,增加了农用拖拉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53.
氮素对菠菜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素与菠菜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菠菜生长前期,植株根系活力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升高,但生长后期均持续降低;而叶片电解质渗漏及丙二醛(MDA)含量在全生育期内则持续增加。在施氮量低于600.kg/hm2条件下,增施氮素可显著降低菠菜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增强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延缓菠菜衰老,进而提高菠菜产量。菠菜收获时,氮素用量600.kg/hm2处理的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分别比对照(不施氮)降低50.9%、67.2%,SOD、POD和CAT活性及根系活力分别高59.2%、478.4%、290.9%和131.3%;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分别高59.6%、131.3%,增产率达88.0%。施氮量达900.kg/hm2时则发生负效应,虽然产量比对照增产75.3%,但比600.kg/hm2施氮量减产6.7%。  相似文献   
954.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和钾水平对杂交稻及其亲本和常规稻生长、叶绿素含量、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生长、叶绿素的含量及养分吸收与氮源供应密切相关。在供钾充足的条件下 ,杂交稻上位叶的干物质产量以硝态氮营养的最高 ,其次为硝态氮与铵态氮混合营养 ;保持系与杂交稻的趋势一致。杂交稻下位叶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受 3种氮源的影响与恢复系相一致 ,即 :硝 +铵混合 硝态氮 铵态氮。硝态氮营养比硝 +铵混合及铵态氮更有效地提高杂交稻功能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杂交稻与其亲本植株地上部全氮含量受 3种氮源的影响为 :硝 +铵混合 硝态氮 铵态氮 ;然而杂交稻地上部的吸氮量受氮源的影响为硝态氮硝 +铵混合 铵态氮 ,与保持系的规律一致。杂交稻地上部钾含量及吸收量在 3种氮源处理间有差异 ,表现为硝态氮 硝 +铵混合 铵态氮 ,保持系的趋势一致 ,但与恢复系不同。研究结果还表明 ,杂交稻对硝态氮的营养特性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3种氮源对水稻生长、营养吸收的影响程度与钾营养状况及水稻品种有关 ;杂交水稻及其亲本较常规稻受影响更大。在高钾供应时 ,各项指标受到氮源影响的程度都明显高于低钾处理 ,其中以硝态氮为氮源更有利于杂交水稻生理及营养优势特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955.
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高效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建立一套高效的小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统用于构建小麦DH群体,采用杂交后剪穗进行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室内离体培养法和田间常规杂交法诱导小麦×玉米单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环境、离体培养时环境温度、常规杂交法时T>10℃有效积温对单倍体成胚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平均成胚率而言,离体培养法(23.6%)>常规杂交法(18.1%),获得最高成胚率的环境温度为21℃~23℃,T>10℃有效积温为188℃;就平均成苗率而言,离体培养法(18.7%)高于常规杂交法(15.1%),获得最高成苗率的环境温度为23℃,T>10℃有效积温为188℃。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的小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统。实验还表明大田条件下,授粉后12~14d的培养时间不宜作为小麦×玉米单倍体剥胚的时间标准,而应以授粉后外界环境提供的T>10℃有效积温作为剥胚的时间标准可能更准确。  相似文献   
956.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硬度变化特征,以始于1983年长期定位不同耕作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硬度仪观测免耕(no-tillage,NT)、翻耕(plow tillage,PT)、间隔深松(spacing tillage,ST)和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不同年份、季节、土壤剖面及冻融前后土壤硬度,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增加了耕层0~25 cm土壤硬度,而土层25~45 cm免耕硬度显著降低(P0.05),但传统耕作硬度有增加趋势,间隔深松和翻耕硬度明显低于免耕和传统耕作(P0.05);不同耕作方式土壤硬度随季节的推移呈波动性变化,0~25和25~45cm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硬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上层明显低于下层(P0.05),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前期随深度增加到20cm处呈垂直变化,而后期随深度增加呈反"S"型曲线变化;冻融交替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硬度,缓解冻融后土壤硬度,间隔深松降幅最大为148.97%,其次为免耕和翻耕,降幅分别为41.96%和58.44%,传统耕作降幅最小仅为3.38%。综合分析认为,间隔深松耕作是改善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宜耕性的有效耕作方法。该研究可为东北雨养农业区构建合理耕层和确定适宜的耕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7.
防护林带和封育对沙化草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市黄羊滩防护林带内封育草场和防护林带外未封育保护沙化草场的理化性质对比,分析封育和防护林带对沙化草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封育和防护林带可以显著地改善沙化草场土壤机械组成,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细沙、粗粉沙和物理黏粒的平均百分含量较未封育沙化草场分别增加了4.26%、10.20%和12.08%,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总体提高了203.65%。研究成果为采用植被建设措施改良沙化草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非线性可拓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王作雷  蔡国梁  李玉秀  史雪荣  陶华 《土壤》2004,36(2):151-156
将非线性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物元模型。将多指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标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比较简明确切地反映出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59.
中国拟盘多毛孢属的新组合种(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中国拟盘多毛孢属的新组合种(I)的继篇,报导了18个不同的新组合种。这18个新组合种是:18.寄生在中粒种咖啡和黄檀树叶部的白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albo-maculans(P.Henn)Y.X.Chencomb.nov.);19.寄生在槭树属的鸡爪槭、樟叶槭、五角槭、三角槭、五裂槭和三裂槭等多种植物上的槭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aceris(P.Henn)Y.X.Chencomb.nov.);20.寄生在悬钩子属的越南悬钩子、宜昌悬钩子、扇叶悬钩子、粗叶悬钩子和悬钩子上的触角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antennaeformis(B.J.Murrray)Y.X.Chencomb.nov.);21.寄生在卫茅属的金星卫茅和卫茅及假卫茅上的卡罗列那拟盘多毛孢(Pestaloliopsiscaroliniana(Ouba)Y.X.Chencomb.nov.);22.寄生在樟树上的樟树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cinnamomi(B.deHaan)Y.X.Chencomb.nov.);23.寄生在棕榈科的 棕和西谷棕上的刚果拟盘多毛孢(P  相似文献   
960.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5种马病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马疱疹病毒1型(Equineherpesvirus1,EHV1)、马动脉炎病毒(Equinearteritisvirus,EAV)、马流感病毒(Equineinfluenzavirus,EIV)、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infectiousanaemiavirus,EIAV)和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East-ernequineencephalomyelitisvirus,EEEV)等5种病毒各一段高度保守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用芯片点样仪逐点分配到处理过的玻片上,制备成检测芯片。提取样品中的RNA,进行反转录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特异性杂交,对杂交结果进行扫描检测和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制备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和鉴别上述5种病毒,可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的最高稀释度为10-6的病毒液,约25个病毒DNA拷贝,但其它病毒材料未见红色荧光信号,证明了本方法的特异性。在进口马的隔离检疫期间,采集马鼻肺炎、马动脉炎中和抗体阳性但病毒分离阴性马匹的白细胞悬液,分别在EHV1和EAV位点处可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证明基因芯片技术不但快速、准确和敏感,而且可同时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