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29篇
综合类   19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以猪急性发病、高死亡率为典型特征的病毒病,其病原非洲猪瘟病毒(ASF virus,ASFV)在中国的暴发给中国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p72蛋白是ASFV的主要衣壳蛋白,能够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常被利用于检测试剂盒的备成.[方法]构建了p72全...  相似文献   
82.
γ-60 Co辐射处理红安久梨诱变效应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4000rad剂量的γ-60Co辐射处理红安久梨休眠芽后获得的稳定分离的1a生枝条基因组DNA的影响,以明确辐射处理对红安久梨基因组DNA的影响。对20组共40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共获得3个稳定的RAPD引物。结果表明:红安久梨休眠芽分离成的红色枝条和绿色枝条基因组DNA存在差异,分离的红色枝条与未处理枝条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3.
在高能量/高脂日粮条件下,研究半胱胺对大鼠血脂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量/高脂日粮提高大鼠血浆TC,TG,TC/HDL-C,TG/HDL-C的水平;与高能量/高脂日粮组相比,添加半胱胺降低TC,TG,LDL-C,TC/HDL-C,TG/HDL-C和血糖的水平;高能量/高脂日粮不能诱导明显的氧化应激,添加半胱胺日粮对氧化还原指标影响不明显。表明高能量/高脂日粮能提高血脂水平,添加半胱胺可恢复血脂。  相似文献   
84.
以番茄“MEISHUAI”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河北省廊坊市春茬番茄温室内气温的影响因素、番茄生长与气温的关系及温室管理措施。结果表明:温室内日平均气温与温室内日平均10cm土壤温度、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及温室外日平均气温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0.693、0.432和0.759;番茄的茎粗、株高和果实橫纵径的生长量与积温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针对温室内温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室外气温调控指标和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5.
设施栽培油桃物候期内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5年1-5月观测的设施栽培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na Maxim)物候期和日光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等数据,系统研究了油桃在整个物候期内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油桃的物候期较露地栽培油桃提前50 d左右。油桃萌芽、开花期,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可达到11.8~13.7℃,最低气温在5℃左右,此气温水平较好满足了油桃萌芽、开花的需要。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内,温室内平均气温为14.9~24.1℃,但最高气温有时达30℃以上,应注意及时通风降温,延长温室的通风降温时间。温室内外气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晴天温室内外日温差比阴天大,温室内的气温始终高于室外的气温。1月下旬至3月中旬,日光温室内5 cm土层的平均地温为13.5~17.2℃,地温不能满足油桃根系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外地温的日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温室外地温日变化与温室外气温日变化具有相关性;温室内地温日变化较平稳,最高地温较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存在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86.
城市古树拥有极高的文化、景观、科研价值,对其承担主要营养吸收及支撑功能的根系的养护是古树保护的重要方面也是技术难点。为研究古树根系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文利用美国TreeRadar公司开发的树木雷达系统(TRU)对古树名木根系采用非入侵式的探测,检测了3种古树的根系水平、纵向分布特点,并重点研究了树种、树龄、硬质空间对根系分布的影响,发现银杏(Ginkgo biloba L.)、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J.Presl]、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三者的根系数目峰值分别在距茎干3、4~5、5m处,纵向上古树的整体根系分布深度依然是主要集中在深度120cm以上(占比65%)。银杏具有深根型的特征,而香樟和广玉兰根系水平延伸范围更大。发现硬质空间或地面可能导致根系深层延伸受阻、浅层根系密度变大,严重可致根系退化。最后结合上海特有的古树生长环境特征,从根系保护出发,本文给出了根系引导生长、生长空间特殊管控、人工助稳、根系监测等古树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87.
生长激素(PST)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冰冻熔融法制备脂质体,包封率可达29%,当n(卵磷脂)∶n(胆固醇)=5∶2(摩尔比),超声时间3 min,中性环境,冰冻24 h或4 ℃贮藏3 d,其稳定性良好,包封率(29.1±0.4)%,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8.
江苏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核糖体DNA-ITS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集自江苏省徐州、宿迁、连云港和盐城4个地区的15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进行核糖体DNA-ITS区的RFLP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所有群体均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既具有与国外B型群体(印度群体)相同的AluⅠ和RsaⅠ酶切图谱,同时也具有中国群体独特的HinfⅠ和Tru9Ⅰ酶切图谱(C型)。采用Neighbor-Joining法(MEGA4.0)构建的ITS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15个江苏群体均聚在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组(Heterodera avenae group)下的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复合种群(H.avenae complex)分支内,且多数江苏群体与草地孢囊线虫(H.pratensis)德国和俄罗斯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通过江苏群体与其他近源群体的ITS序列分析比较,河南郑州群体与澳州孢囊线虫(H.australis)的遗传距离较近,青海群体和河南郑州群体在分子遗传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江苏省和我国其他省份的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9.
90.
The pathogenicity of 2 isolates of each of serovars 7, 3, 1 and 2 of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was tested by intranasal inoculation into 60, 6-week-old large white pigs. Four dose rates varying from 0.27 to 560 x 10(6) organisms per pig with 10-fold serial dilutions were used. Surviving pigs were necropsied 7 days after inoculation. The proportion of pigs dying and developing gross lesions following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for pigs given serotype 1 than for each of the other 3 serotypes, which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each other. Twelve of 16 pigs given either of the 2 isolates of serovar 1 died after acute illness and 1 of 44 pigs given either of the 2 isolates each of serovars 7, 3 and 2 died. Pigs given serovar 1 showed high temperatures, severe respiratory distress, frothy haemorrhagic nasal discharge and weight loss. Lung lesions were produced in all 16 pigs given serovar 1, in 7 of 14 pigs given serovar 7, 7 of 14 pigs receiving serovar 3 and in 5 of 16 pigs given serovar 2. The lethal infections were characterised by a severe acute fibrinohaemorrhagic necrotising pleuropneumonia, whereas non-lethal cases had lung lesions ranging from necrotising purulent pleuropneumonia to abscess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solates in proportions of tissues culture positive for A. pleuropneumoniae for serovars 7 and 2, but not for serovars 3 and 1 suggested that isolates may vary in virulence within serovars, but more detailed studies are needed to clarify this p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