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3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340篇
林业   274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136篇
  432篇
综合类   2036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823篇
园艺   294篇
植物保护   19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维生素E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具有其特定的免疫功能,能以免疫佐剂的形式发挥作用,对人、动物免疫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可以提高动物在应激状态下的免疫力.适当剂量的维生素E能增强抗体和补体的产生以及抗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提高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维生素E作用于靶细胞,通过细胞抗氧化作用、影响PGE2分泌、与Vc和Se协同等来增强动物体液免疫、提高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影响吞噬细胞功能,进而影响机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相应膦二氯化物与2,4,6-三叔丁基苯基氨基锂的反应,再经1,8-二氮双环「5.4.0」-7-十一烯脱氯化氢合成了两个新的氮杂磷烯化合物。与二磷烯比较,分析了它们在核磁共振磷谱中化学位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结晶紫染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生物被膜态的不同结核分枝杆菌Rv3519表达水平,分析Rv3519基因表达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临床分离株产膜能力较H37Rv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1);临床分离株之间生物被膜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被膜态的分离株较标准株Rv3519基因表达量偏低,差异显著(P0.01)。说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Rv3519基因表达水平相关,Rv3519基因可以作为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潜在分子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994.
生草栽培对果园面源污染的控制:三种牧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菊苣、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在桃园分别建立3种生草栽培模式,并以清耕为对照。通过人工模拟暴雨的降雨过程,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3种生草栽培模式对地表径流和果园面源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桃园种植菊苣、紫花苜蓿和白三叶明显减少了地表径流,与对照相比,径流量依次降低41.6%,35.0%和58.4%,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地表径流量与草地盖度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与草地密度和基盖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施氮条件下,菊苣、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地的铵态氮、总氮和总磷径流量明显下降,其中,白三叶草地对降低铵态氮、总氮和总磷的径流流失量效果最好,其次是菊苣草地。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草栽培模式对果园面源污染的防控效果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果园建立适宜的生草栽培模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植物精油产品,旨在研究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免疫器官指数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雏2 304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组为负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20 mg/kg维吉尼亚霉素);3~6组在基础饲粮中各添加1种植物精油产品,分别为100 mg/kg植物精油1(含5%香芹酚,EO1组)、300 mg/kg植物精油2(含5%香芹酚,EO2组)、300 mg/kg植物精油3(含8%香芹酚和百里香酚混合物,EO3组)以及300 mg/kg植物精油4(含2%香芹酚和百里香酚混合物,EO4组)。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以及EO2组肉仔鸡22~3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2.58%、3.51%;与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肉仔鸡1~38日龄平均日增重升高,料重比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植物精油未显著影响肉仔鸡1~38日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植物精油有提高肉仔鸡39日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的趋势(P=0.075 3),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也有所提高(P0.05)。3)各组之间肉仔鸡22和39日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肉仔鸡胴体出成率、胸肌率、腿肌率、翅重率以及腹脂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不同植物精油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改善不显著,但可促进十二指肠绒毛发育。  相似文献   
996.
为分析DIO2和DIO3基因在小尾寒羊不同繁殖时期(黄体期和卵泡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阐明这2个基因在绵羊发情转换中的表达模式,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比分析DIO2和DIO3基因在黄体期和卵泡期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DIO2和DIO3基因在下丘脑、垂体、松果体、大脑、小脑、卵巢、子宫、输卵管、肾脏、肾上腺10种组织中均表达;DIO2基因在黄体期和卵泡期的垂体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其中黄体期垂体、子宫、下丘脑、松果体、输卵管和卵巢DIO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DIO3在卵泡期松果体、下丘脑、子宫、垂体和输卵管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黄体期(P<0.05)。综上,DIO2能抑制绵羊发情,而DIO3促进发情。  相似文献   
997.
抗药性捕食螨的应用是IPM中生防和化防相结合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农药对捕食螨的影响、捕食螨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制、抗药性监测方法、交互抗性及遗传改良等,并介绍了抗药性捕食螨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旨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捕食螨,使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98.
烟夜蛾泛素延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RT-PCR技术,从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幼虫脂肪体组织总RNA中反转录扩增泛素延伸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扩增得到的片段全长390bp,编码一个长为12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14.8kDa。同源性分析表明,此cDNA序列为ubiquitin-53aa extension protein(ubi-53,UBE)基因,在泛素蛋白后融合了一个核糖体L40蛋白(ribosomal L40 protein)。使用Clustal W软件,对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分析表明:烟夜蛾的泛素延伸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核生物泛素延伸蛋白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90%-98%),与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泛素的同源性为69%。将烟夜蛾的UBE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进行诱导表达,电泳检测到一条约40kDa大小的外源蛋白,用鼠抗GST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原核表达蛋白是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999.
以塞罕坝林区天然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为研究对象,应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快速升温前后华北落叶松年轮宽度指数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究气候变化对该区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塞罕坝地区于1987年发生升温突变;1950-1987年时段,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温度正响应,与5-6月均最高温达到显著关系;1987-2018年时段,华北落叶松表现出“响应分异现象”,与5-7月均最高温达到显著负相关,与8-9月均最高温由不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极显著负相关。快速升温后,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7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升温突变后,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开始受到生长季前期和生长季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000.
威尔姆氏瘤基因1(Wilms tumor gene 1,WT1)是与威尔姆氏瘤相关的,在威尔姆氏瘤中发生功能失活的基因。同时,WT1基因编码的锌指蛋白在调节不同组织和不同类型细胞的正常分化中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WT1基因敲除小鼠会出现无肾脏、性腺缺失及视网膜畸形等症状。同时,在正常性别发育过程中,WT1基因还可维持雄性体征。因此,在发育过程中,WT1基因与肾脏及性腺细胞的存活及分化密切相关,但其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