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56篇 |
免费 | 2547篇 |
国内免费 | 322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52篇 |
农学 | 1849篇 |
基础科学 | 1534篇 |
3788篇 | |
综合类 | 21336篇 |
农作物 | 3292篇 |
水产渔业 | 2094篇 |
畜牧兽医 | 5413篇 |
园艺 | 3221篇 |
植物保护 | 15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0篇 |
2023年 | 799篇 |
2022年 | 1842篇 |
2021年 | 1807篇 |
2020年 | 1689篇 |
2019年 | 1597篇 |
2018年 | 1111篇 |
2017年 | 2058篇 |
2016年 | 1201篇 |
2015年 | 2013篇 |
2014年 | 2126篇 |
2013年 | 2655篇 |
2012年 | 3598篇 |
2011年 | 3741篇 |
2010年 | 3307篇 |
2009年 | 3105篇 |
2008年 | 2999篇 |
2007年 | 2828篇 |
2006年 | 2392篇 |
2005年 | 1826篇 |
2004年 | 1150篇 |
2003年 | 719篇 |
2002年 | 753篇 |
2001年 | 743篇 |
2000年 | 625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0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0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5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RT-PCR技术诊断猪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PCR况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以份诊断为阳性,阳性率62.2%。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276份,经RT-PCR检测,37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3.4%。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246份扁桃体中有35份阳性,占14.2%。采自柳州健康猪的2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只有邕宁县的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RT-PCR技术可应用于猪瘟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2.
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出血症是由不同于鸭瘟病毒的鸭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根据该病毒可凝集Balh/c小鼠红细胞的特性,我们建立了鸭出血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经试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实用、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3.
2006-2007年通过对14个臂形草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性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为热带水土保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所引种牧草的存活率、越冬率都在97%以上,说明所引种牧草的适应性强;除MG-4珊状臂形草感染了叶锈病以外,其他牧草的抗病虫害能力强。2)种植第1年Mulato 1杂交臂形草干物质产量最高为(34.84±3.98) t/hm2 ,与刚果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MG-4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之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性分析表明,丛径、叶长、叶宽、株高、叶/茎、种子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大小为:叶宽>种子产量>叶/茎>株高>叶长>丛径。4)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适口性、抗逆性作为综合评价供试品种优劣的指标,用灰色关联法评价牧草,结果表明,杂交旗草、Mulato 1杂交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刚果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居前7位,它们属高产、质优、适口性好、抗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14.
广西猪瘟流行毒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Shimen株、HCLV株、Paderborn株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1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成功地分11个片段扩增了CSFV广西流行毒株GXWZ02的全基因组,将这11个基因片段克隆,并测定了其核苷酸序列。应用计算机生物软件Vector NT1将11个基因片段进行拼接。确认CSFV GXWZ02株全基因组序列的长度为12296个核苷酸(GenBank收录号AY367767)。将GXXZ02株与国内外已发表的Slhimen、HCLV、39、Brescia、Eystrup、Glentorf、Alfort187、Pader190rn、CS、ALD、GPE、P97、LPC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和推定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5.4%、84.6%、88.7%、85.7%、85.7%、85.3%、85.6%、95.3%、85.7%、85.7%85.4%、83.4%、84.3%,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6%、91.7%、94.2%、93.1%、92.9%、92.3%、93.0%、97.7%、92.6%、93.0%、92.6%、90.5%、90.6%。GXWZ02与Shimen、HCLV的全基因组序列及推定的氨基酸序列有明显差异,表明GXWZ02株在遗传性和抗原性上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系统发育树分析,所比较的14株CSFV被分为2个群:GXWZ02、Paderborn和39这3个毒株被归为群Ⅰ,其余的11个毒株被归为群Ⅱ,GXWZ02与Paderborn的亲缘关系最接近。将GXXZ02与Shimen、HCLV基因组中单个基因分别进行核苷酸及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基因E^ms、E2、P7、NS2、NS5A的遗传变异程度大。而NS3、NS4A、NS4B的遗传性则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115.
对中国广西西林水牛和摩拉水牛瘤胃纤毛虫种类分布进行了鉴定检测,并测定了其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同时进行了比较研究。全部检出17属63种25型瘤胃纤毛虫,比以前进行的8种反刍动物瘤胃纤毛虫分布研究中出现的总数和每个宿主个体中出现的平均纤毛虫种数多,种类构成最复杂,其纤毛虫构成特点类似于东南亚地区水牛瘤胃纤毛虫构成特点。其中广西西林水牛中检出了Entodinium biconcavumsp n,是至今从未鉴定记载过的认为是新种的特殊种类。广西西林水牛检出13属54种20型、摩拉水牛检出16属45种11型瘤胃纤毛虫。广西西林水牛瘤胃纤毛虫平均密度为2.13×105/mL,摩拉水牛瘤胃纤毛虫密度为3.43×105/mL。中国水牛瘤胃纤毛虫属别构成中Entodinium属出现率最高,但两个水牛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别,其他属别构成也不尽一致。这与不同品种原来的地理环境分布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关。广西西林水牛瘤胃总VFA浓度为75.60 mmol/mL,摩拉水牛的为58.74 mmol/mL。瘤胃总VFA含量中均为乙酸含量最高,属于典型的粗饲料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16.
在日常的家禽饲养生产中,从业人员往往根据传统积累的饲养经验和习惯,采用一些专门的饲养技术措施,而这些措施有的非但没用而且对家禽本身有伤害,现就这些家禽饲养技术中存在的误区作如下的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7.
添加不同酵母培养物对瘤胃纤维分解菌群和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3种酵母培养物(YC- 1、YC 2和YC- 3)分别饲喂4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肉牛,研究培养物对瘤胃发酵、纤维分解酶活性和3种纤维分解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YC 2处理的乙酸、丙酸、丁酸和总 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YC 1和YC 3处理的乙酸/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0 .01);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瘤胃内羧甲基纤维素酶、水杨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P<0 .01);各处理都显著提高黄化瘤胃球菌的相对比例(P<0 .01),16SrRNA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3 种纤维分解菌在瘤胃细菌中所占比例为 3. 80%±0 .2%。 相似文献
118.
根据基因库中鸡γ-干扰素的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ConA诱导培养的广西10个地方优质品种鸡外周血淋巴细胞RNA中扩增了γ-干扰素基因,结果,均得到了大小为520 bp的特异性片段。将扩增产物纯化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重组质粒,经PCR和EcoRⅠ+SalⅠ双酶切鉴定后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广西10个地方优质品种鸡γ-干扰席基因均编码14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6.8ku,与哺乳动物和其他品种鸡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8.8%~39.0%和99.2%~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23.69/6~24.8%和97.6%~99.4%。 相似文献
119.
120.
黄茜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7,5(2):98-102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一直以来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国家民族的主流文化之间,对于同一文化中的不同群体间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相对较少。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对众多人物间纷繁复杂的关系的描写正体现了这种跨文化交际。在研究分析这些交际的同时,笔者发现这些跨文化交际与书中的“情”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情”文化奠定了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础。本文尝试对“红楼梦”一书中这种群体间跨文化交际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情”文化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对社会语言学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