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84篇
  免费   3906篇
  国内免费   4898篇
林业   4868篇
农学   3384篇
基础科学   2728篇
  5469篇
综合类   28057篇
农作物   4342篇
水产渔业   3171篇
畜牧兽医   7753篇
园艺   3990篇
植物保护   2326篇
  2024年   378篇
  2023年   1019篇
  2022年   2363篇
  2021年   2402篇
  2020年   2279篇
  2019年   2198篇
  2018年   1502篇
  2017年   2730篇
  2016年   1748篇
  2015年   2692篇
  2014年   2906篇
  2013年   3555篇
  2012年   4774篇
  2011年   5034篇
  2010年   4505篇
  2009年   4164篇
  2008年   4031篇
  2007年   3778篇
  2006年   3178篇
  2005年   2488篇
  2004年   1552篇
  2003年   1241篇
  2002年   1561篇
  2001年   1438篇
  2000年   1127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测定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 Bleeker)幼鱼(8.0~110.1 g)的消化道指数和不同体重组(10 g、30 g、50 g)幼鱼的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结果:(1)长薄鳅幼鱼肝指数平均为(1.400±0.004)%,比肠长平均为(0.418±0.080),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相关,相关式为:W=0.019L2.818 1(R2=0.948,P<0.01,n=43);鱼体肥满度在30 g组中最高。(2)各部位消化酶活性均以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各体重组淀粉酶活性在肝胰脏中最高(P<0.05);蛋白酶活性在胃和中肠中较高;脂肪酶活性沿消化道从前至后升高;(3)各部位淀粉酶活性在各体重组间变化不大,胃蛋白酶、肠段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随体重增加而下降。本研究认为长薄鳅幼鱼为杂食、偏肉食性,其消化酶活性存在组织特异性,体重30 g左右是其营养需求转变或者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养殖水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变化,研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中沉积物的生态效应。混养试验在20个养殖桶内(水体积550 L)进行,方格星虫(1.2±0.1 g)养殖在桶底沙层中,其放养密度为0、50、100和150条/桶;鲻(24.5±0.5 g)的放养密度为3尾/桶,养殖在水体中的网箱中(直径0.8 m、高度0.6 m)。试验共分4个处理组(T0、T50、T100和 T150),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重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T0)相比,方格星虫组底层(6–8 cm)沙中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4个试验组的间隙水中硝态氮(NO3-N)、氨氮(NH4-N)以及活性磷(SRP)浓度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束时,T100和 T150组各层间隙水的 NO3-N 浓度均低于T0组(P<0.05),且底层间隙水的 NO3-N 浓度随方格星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T0组表层 NH4-N 浓度高于方格星虫组,而底层氨氮却显著低于高密度方格星虫组(T100和 T150)(P<0.05)。结果表明,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沉积物表层的有机质向底层转移,从而影响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转化和释放。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精养池塘中的底质修复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血细胞cDNA文库中脊尾白虾14-3-3巨球蛋白基因EST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获得脊尾白虾14-3-3基因c DNA全长,命名为Ec14-3-3。该基因全长2905 bp,包含74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7.95 kD,理论等电点为4.65。同源性分析表明,脊尾白虾Ec14-3-3氨基酸序列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14-3-3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8%。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Ec14-3-3基因在血细胞、卵巢、肝胰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血细胞中Ec14-3-3相对表达量最高。感染鳗弧菌和WSSV后6 h,脊尾白虾血细胞和肝胰腺中Ec14-3-3基因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本研究结果表明,Ec14-3-3基因在脊尾白虾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虾蟹类幼体的脂类需求及脂类与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虾蟹类(包括鱼类)幼体发育阶段使用饵料的质量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虾蟹类育苗的成败,是主要生产要素之一。因此研究和掌握虾蟹类幼体发育的营养需求特点,并采用适当措施提高幼体阶段的饵料质量很有必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1 研究动态有关虾蟹类营养需求的研究,国内外多集中于经济价值较高种类对脂类的营养需求,但涉及到幼体发育阶段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需求[1~5]。主要原因是:①脂类对虾蟹类幼体的发育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而用于培育幼体的活…  相似文献   
995.
对虾养殖中新生残饵耗氧动态及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实验模拟研究的结果,估算了由配合饵料和贻贝肉形成残饵后36天时间内的耗氧量,并讨论了其耗氧动态和规律。残饵耗氧量的变化范围为4.09~17.61g/kg·d。残饵耗氧曲线随残饵形成时间的不同而显著变化,且始终呈二次曲线衰减形式,在其演变过程中,该二次曲线方程的二次项系数由负数逐渐演变为正数,并最终接近于污染虾塘底质的耗氧曲线。配合饵料和贻贝肉的耗氧曲线变化形式相近,但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残饵的耗氧高峰期,估算了残饵在虾塘底质总耗氧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南海北部大陆架区渔业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2006年10月到2007年9月在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渔获种类秋季最多,冬季最少,渔获物中鱼类占总渔获种类的79.42%;相对生物量指数与相对生物密度指数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最高值在夏季,最低值在冬季;优势种(IRI〉500)为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粗纹鲳Leiognathus lineolatus和中国枪乌贼L.chinensis;主要种类(100〈IRI≤500)有六指马鲅、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深水金线鱼Nemipterus bathybius、圆鳞发光鲷Acropoma hanedai、鹿斑鲳L.ruconius、剑尖枪乌贼L.edulis、黄鳍马面纯Navodon xanthopterus和弓背鳄齿鱼Champsodon atridorsalis等。物种种类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秋季均具有最高值,最低值多出现在冬、春2季。  相似文献   
997.
在水温22~26℃条件下,研究了在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投喂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饥饿14、21、28、35、42 d组和正常投喂对照组,各组饥饿结束后恢复正常投饵,在投喂后以7 d为一个生长阶段,比较各处理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系数,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白斑狗鱼的总体重损失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各饥饿阶段体重损失率呈下降的趋势;各饥饿处理组恢复投喂后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在恢复投喂后的第35天,S14组(饥饿14 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饥饿处理组恢复投喂后的摄食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性升高(P<0.05);饵料系数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中在第14天时,S42组(饥饿42 d组)的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饥饿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一饥饿处理组,随着投喂时间的延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呈显著性下降的趋势(P<0.05),饵料系数呈升高的趋势,其中S14组在第35天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摄食率升高和饵料系数下降是饥饿再投喂白斑狗鱼增重率显著上升的原因,且这种生长倾向随着恢复投喂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示踪研究拟态弧菌感染草鱼的动态过程,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基因EGFP克隆至质粒pBAD24,并转化到拟态弧菌04-14菌株构建荧光标记重组菌.重组菌经阿拉伯糖诱导后,能高效表达EGFP蛋白;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均发现重组菌能够发出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且传至30代后质粒稳定率仍为100%;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重组菌的形态、生长特性和细胞黏附性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用标记重组菌浸泡感染草鱼,定点采集鳃、肠道、肌肉、头肾、脾脏和肝脏,借助荧光信号检测4d内细菌在不同组织脏器中的动态分布.结果发现感染4h后即可在肠道和鳃中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标记菌检出量分别为3.60×108和2.36×106 CFU/g,直至10 h,其含量无明显变化,12 h后含菌量逐渐下降,但持续存在直至鱼死亡.标记菌在肌肉、头肾、脾脏和肝脏中呈现相似的动力学,感染24 h后才检测到荧光信号,24~ 85 h时间段含菌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48 h达到峰值,检出量分别为9.58×104(肌肉)、8.75×104(头肾)、1.50×104(脾脏)和4.50×104 CFU/g(肝脏),但均低于肠道中的检出量,结果表明肠道是拟态弧菌黏附定植与繁殖的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999.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30d时,PG浸浴组、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各PG作用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及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KP活性较对照组增长显著(P<0.05);60d时,除间隔投喂组外,各组的AC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而各实验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05%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除浸浴组外,各组血细胞内PO活性均有提高;90d时,浸浴组和间隔组的ACP和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间隔投喂组的AKP活性增长显著(P<0.05);间隔投喂组的血细胞内PO活性较对照组有增长。实验证明,PG能激活对虾的免疫力,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00.
A total of 1050 juvenile Jian carp (Cyprinus carpio var. Jian) (8.20 ± 0.02 g) were fed diets containing seven graded levels of thiamin (0.25, 0.48, 0.79, 1.06, 1.37, 1.63 and 2.65 mg kg?1) for 60 day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iamin on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Percent weight gain (PWG), feed intake and feed efficiency (FE) were the lowest in fish fed the basal diet (P < 0.05). Protein productive value and lipid productive valu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thiamin levels up to 1.06 and 0.79 mg kg?1 diet, respectively (P < 0.05). Body protein and lipi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thiamin levels (P < 0.05), while moisture and ash of fish carcass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dietary thiamin supplementation (P < 0.05). Intestinal folds height had a similar trend to PWG (P < 0.05). Activities of α‐amylase, lipase, trypsin, Na+, K+‐ATP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in intestine were all affected by the dietary thiamin (P < 0.05). In conclusion, thiamin could improve growth and intestinal enzyme activities of juvenile Jian carp. The dietary thiamin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Jian carp (8.0–60.2 g) based on PWG was 1.02 mg kg?1 di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