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49篇
  免费   2590篇
  国内免费   3255篇
林业   3354篇
农学   1857篇
基础科学   1534篇
  3800篇
综合类   21605篇
农作物   3315篇
水产渔业   2111篇
畜牧兽医   5575篇
园艺   3293篇
植物保护   1550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800篇
  2022年   1845篇
  2021年   1811篇
  2020年   1697篇
  2019年   1613篇
  2018年   1117篇
  2017年   2065篇
  2016年   1214篇
  2015年   2034篇
  2014年   2166篇
  2013年   2683篇
  2012年   3655篇
  2011年   3797篇
  2010年   3383篇
  2009年   3157篇
  2008年   3061篇
  2007年   2887篇
  2006年   2424篇
  2005年   1848篇
  2004年   1167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750篇
  2000年   632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0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0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亮氨酸调节哺乳动物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亮氨酸处理对哺乳动物(主要是鼠和猪)骨骼肌及其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规律,并分析讨论了这一过程中亮氨酸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大量的体内和体外试验研究表明,长期或短期高剂量的亮氨酸处理能够刺激哺乳动物骨骼肌内蛋白质的合成,而这不仅仅是由于亮氨酸可以为骨骼肌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和基质,还由于其可以调节骨骼肌细胞内与蛋白...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喂氧化鱼油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肠道黏膜氧化相关指标、免疫因子、氧化和免疫共同相关因子的影响以及添加大豆异黄酮(SI)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氧化应激对新生仔猪生长、肠道免疫应答的影响机制.试验选用4日龄新生仔猪96头,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各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新鲜鱼油(Ⅰ组)、5%...  相似文献   
83.
microRNAs(miRNAs)是长度为18~25 nt的非蛋白质编码小RNA分子,可以通过抑制有关基因mRNA的翻译从而调控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发生等过程。在很多病毒中发现有miRNA的存在,这些miRNA可能在病毒基因的表达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利用vMir软件预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基因组可能编码的miRNA前体序列,对BmNPV基因组扫描分析后,得到7条能形成发夹结构的可能是miRNA的候选前体序列。以BmNPV添食感染5龄起蚕,72 h后取幼虫血淋巴提取总RNA,对这7条序列进行反转录PCR验证,其中扩增出的5条序列在BmNPV基因组中有相同的序列,推测这5条序列为BmNPV基因组编码的miRNA前体序列。进一步分析5条miRNA前体序列的发夹结构,并用反转录PCR的方法验证其成熟体序列,结果在5条miRNA前体序列共扩增出6条在BmNPV基因组中有相同序列的成熟体序列,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ORF之间,是BmNPV基因组编码的miRNA。利用在线靶基因预测程序RNAhybrid和RNA22预测到6条miRNA在BmNPV中的13个可能的靶基因,其中有6个靶基因是病毒的结构蛋白基因,2个为晚期表达因子基因,5个为未知功能基因。推测这些BmNPV基因组编码的miRNA可能与病毒感染宿主有关。  相似文献   
84.
为了检测邻苯二甲醛(ortho-phthalaloehyole,以下简称OPA)的杀菌效果。我们选择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魏氏梭菌,荧光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作为试验菌株,采用MIC法测定OPA在不同温度下的最低杀菌浓度,并与甲醛,戊二醛作比较,同时将OPA配成5%的存贮液置不同条件下保存,测定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0.1%-0.7%(W/V)OPA具有杀菌作用,其5%的存贮液在不同条件下保存10个月以上,杀菌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5.
细胞系是动物病毒分离培养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现代商品化仔猪肾脏为原始材料,拟培育新的细胞系用于动物病毒的分离和培养。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相结合方法,分离纯化仔猪肾上皮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和筛选。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得到一株可以连续传代的细胞株,命名为SDPK-D,且已在体外连续传代90代。SDPK-D细胞株F33和F83代倍增时间分别为40.9和32.7 h,细胞活率分别为97.55%和98.86%,8 h细胞贴壁率分别为91.67%和97.06%。在该细胞株接种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病料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本研究首次针对现代商品猪培育出一株可以在体外连续传代的细胞株,并对多种动物病毒敏感,为相关动物病毒的分离培养提供了新的细胞系选择。  相似文献   
86.
70℃干热处理德兰臭草种子内生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宠  鲁益  黄长福  张蕊思  安沙舟 《草地学报》2016,24(6):1318-1322
为了更好地研究内生真菌与德兰臭草(Melica transsilvanica)的互作关系,需获得内生真菌种群已失活的德兰臭草种子。本试验采用70℃干热的方法对德兰臭草带菌种子分别处理5 d,10 d,15 d,20 d,25 d和30 d,以不作处理的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指标、生长指标和植株内生真菌数量等综合评价内生真菌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70℃干热处理能有效杀灭德兰臭草种子中的内生真菌;70℃处理5 d后,与对照相比,宿主染菌率下降为50%;处理25 d时,种子和植株中均未分离出内生真菌。同时,70℃处理25 d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植株鲜重和胚根、胚芽长度以及植株株高、叶片数、分蘖数、叶宽和茎粗与对照相比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70℃干热处理种子可促进植株须根数的增多和根长的增加。综合比较得出,70℃干热处理25 d能使德兰臭草种子中全部内生真菌失活,是一种简单、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不同生长时期沙打旺不同部位及其植株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研究了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成熟期沙打旺(3年生)不同部位及其植株的化感作用.结果显示,1)不同生长时期沙打旺各个部位(如根、茎、叶)及其植株的水提液(1:60 g/mL,下同)均对受体萝卜的幼苗生长显示化感活性.表明沙打旺释放化感物质可能有多种途径(如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等).2)各个生长时期沙打旺的不同部位及其植株的水提液通常对受体植物的幼苗生长显示化感抑制作用,而且以叶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表明叶片是整个生长周期内集中表现沙打旺化感作用的特定部位.3)沙打旺的单一部位(地下部除外)及其完整植株的水提液在花果期的化感作用较成熟期强烈,而成熟期的化感作用强度又较营养生长期为高.表明花果期可能是沙打旺表达化感作用的关键时期.本研究对农业生产实践中沙打旺草地的管理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8.
本试验旨在研究淀粉消化性能的差异对生长猪回肠食糜中微生物氮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4头回肠末端安装有简单T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淀粉来源不同其回肠末端消化率存在差异,在生长猪的回肠末端抗性淀粉有83.07%被消化;糯米淀粉被100%消化,玉米和糙米淀粉介于二者之同,分别有97.63%和96.41%被消化;回肠食糜中氮的流量以采食抗性淀粉日粮组最高(为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7.44 g),而食糜氮中微生物氮所占比例以采食糯米组最高(为72.8%);各组回肠食糜氨基酸流量中微生物氨基酸所占比率变化范围为25.43%(玉米组)~45.09%(抗性淀粉组),其中抗性淀粉组Asp、Glu、Ser和Lys的比率明显高于玉米组(P<0.05),但Tyr却低于玉米组(P<0.05);糙米组Arg显著高于抗性淀粉组,而Ala和Leu却比抗性淀粉组低(P<0.05);糯米组Ala和Leu也明显较抗性淀粉组低.  相似文献   
89.
Geographic variations in the dolphin whistles could be useful in assessing association and isolation among populations. Whistle of free-ranging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Sousa chinensis) among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PRE), Leizhou Bei (LZB) and Sanniang Bay (SNB) popul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2850 whistles with legible fundamental contour were extracted and 15 acoustic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Contrary to SNB, PRE and LZB had the sam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tonal type compositions with flat and sine representing the most frequent types. The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analysis showed significant acoustic difference among populations and tonal types. All frequency parameters in SN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RE and LZB, where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observed in most of the parameters either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or within each tonal type. Canonical discriminant functions analysis showed a smaller difference between PRE and LZB than between PRE and SNB and between LZB and SNB. 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cordings, recent recordings demonstrated a consistent pattern of becoming higher in whistle frequency parameters in both LZB and SNB populations, suggesting that noise pollution in LZB and SNB increasing with time according to the acoustic niche hypothesis. Dolphin whistle's geographic variations could be shaped by the combined fun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barrier function of the Qiongzhou strait and local ambient noise. Considering the isolated condition and the relatively smaller population size of the humpback dolphin in the SNB, more effective and proactive conservation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extinction of small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90.
作者对荷斯坦牛红细胞Na+-K+-ATP酶的分子结构和基本特征、分布、作用机制、调控机制、生理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与热应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