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61篇
  免费   2204篇
  国内免费   3970篇
林业   3789篇
农学   4048篇
基础科学   2961篇
  5123篇
综合类   17070篇
农作物   2644篇
水产渔业   1924篇
畜牧兽医   5752篇
园艺   2165篇
植物保护   2359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1592篇
  2021年   1796篇
  2020年   1699篇
  2019年   1663篇
  2018年   1137篇
  2017年   1938篇
  2016年   1460篇
  2015年   2114篇
  2014年   2162篇
  2013年   2462篇
  2012年   3352篇
  2011年   3666篇
  2010年   3317篇
  2009年   2877篇
  2008年   2857篇
  2007年   2587篇
  2006年   2057篇
  2005年   1592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771篇
  2002年   816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687篇
  1999年   484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吡虫啉与三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静  张薇  李海平  周晓榕 《植物保护》2016,42(6):225-228
本文探讨了吡虫啉分别与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马铃薯桃蚜的防治效果,为合理有效地应用复配剂对其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应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分别确定了最佳药剂配伍和最佳复配比例。采用共毒因子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与氰戊菊酯混配对马铃薯桃蚜防治有明显增效作用。进一步采用共毒系数法测定表明,吡虫啉与氰戊菊酯复配比例为2∶3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达276.82;吡虫啉与氰戊菊酯以6∶1复配时,表现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油菜菌核病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建立检测和监测油菜菌核病菌群体数量的方法。利用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茁-微管蛋白基因内含子序列的特异性,设计引物对SclSF (5'-CTCAAATCTCCGAAAGTT -3') / SclAF (5'-TGCAGACGGGTAATATG -3'),建立和优化了SYBR Green 玉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体系。结果表明,该引物对能够从8种所测试的十字花科植物常见病原真菌中特异性扩增出油菜菌核病菌;所建立的实时定量PCR 技术可应用于油菜病叶和病茎中菌核病菌的早期检测及菌核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番木瓜出口蒸热杀虫处理研究,包括海南产日升番木瓜鲜果内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瓜实蝇(B.cucurbitae(Coquillett))的卵和不同龄期幼虫忍耐力比较试验,番木瓜小规模、大规模蒸热杀虫试验,以及蒸热处理对番木瓜品质的影响等。结果显示,番木瓜鲜果内2种实蝇的耐热力由强至弱的发育期依次为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卵;其中,橘小实蝇的耐热力大于瓜实蝇,以橘小实蝇3龄幼虫的耐热力最强;完全杀灭番木瓜鲜果内2种实蝇的卵和幼虫(死亡率100%)的蒸热处理条件是番木瓜在蒸热室相对湿度60%~70%、约经3~3.5 h果心温度缓慢升温至41℃时,使用饱和热蒸汽(相对湿度90%~95%)25 min内快速升温至47℃后水淋冷却至常温。国产番木瓜小规模、大规模蒸热杀虫处理进一步确认和验证,在上述蒸热处理条件下,鲜果内总计数量分别为10 000头和32 000头最具耐热力的供试橘小实蝇3龄幼虫全部被杀灭,超过美国采用的机率9(Probit 9)检疫安全水平(99.9968%死亡率),完全可确保检疫安全。同时,蒸热处理后第7天的番木瓜鲜果与对照鲜果品质(包括色泽、口感,以及还原糖、蔗糖、总糖、总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的比较测定数据表明,除维生素C的含量有微量损失外,基本可保持鲜果的品质不变。  相似文献   
104.
温湿度调控对番茄灰霉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番茄灰霉病菌在致病过程中能够产生4种细胞壁降解酶,以PMG酶活性最高,其次是β-葡萄糖苷酶和PG酶,Cx最少。灰霉病菌在不同温度下侵染番茄叶片时产生的致病酶活性不同,4种酶在20℃时表现了最高的活性,15℃次之,当温度达到25℃时,各种酶的活性都急剧下降,随着温度的再升高,酶活更低。随着湿度的增高,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也增加,当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4种酶的活性也达到最高。温湿度对番茄灰霉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趋势,与其对发病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中毒的发生原因及规律,我们在枣阳市的吴店、南城、兴隆和鹿头等乡镇进行了调查和试验,为广大农民科学掌握使用农药的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研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6.
蝗虫灾害是人类历史上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农牧业、环境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关蝗虫学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60年前,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0年过去了,中国蝗虫学研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文主要综述了最近60年中国蝗虫学研究的发现与创新,展示蝗虫分类学、生态学、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蝗虫控制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是世界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30年,我国科学家深入揭示蝗虫两型转变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飞蝗的综合生物学研究积累使飞蝗成为继果蝇之后又一个昆虫模式系统。更重要的是,我国科学家开发的真菌生物农药和群聚信息素可以作为重要的防治手段用于蝗灾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7.
文中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集的沙样中,运用96孔板有限稀释法分离出两种形态各异的微藻物种GTD8A1和GTD9C2,形态学初步鉴定分别为绿藻门小球藻目和环藻目。利用GenBank中绿藻门不同科属种类序列的18S核糖体RNA基因保守区和28S核糖体RNA基因保守区分别设计18S rDNA特异性引物和5.8S rDNA-ITS区特异性引物。以自行设计的18S rDNA特异性引物与5.8S rDNA-ITS区特异性引物分别对以上两个物种进行PCR和测序后,经blastn比对,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GTD8A1可能与Chlo-rella sp.MBIC10595为同一个物种,GTD9C2可能为Desmodesmus multivariabilis种内的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明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AL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定殖能力,本文利用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菌株AL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将带四环素抗性的pGFP78质粒转入到菌株AL7中,分析了菌株AL7在棉花根围土壤中、根部组织内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菌株AL7对棉花黄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为77.1%。pGFP78质粒转入后对菌株AL7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仍具有游动性和产生物膜。定殖检测结果表明,菌株AL7能够在棉花根围土壤中及根系组织内长期定殖,接种5 d时定殖数量最高,达6×10~6cfu/g土,接种80 d后根围土壤中的定殖数量仍维持在2×10~6 cfu/g,根系组织内的定殖量为6×10~4 cfu/g。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验证,接种7 d后菌株AL7已经进入到棉花根部的中柱鞘细胞,能够在棉花根内大量定殖。  相似文献   
109.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迁飞性重大害虫。为了弄清不同微生物联合使用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直接喷雾方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CQMa421、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ZJU435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1lus thuringiensis,Bt)G033A两两之间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联合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球孢白僵菌ZJU435悬浮液联合接种10 d后,1~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6%、58.8%和35.4%,都显著高于CQMa421和ZJU435单剂处理组。CQMa421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2.6%,显著高于CQMa421(21.1%)和Bt(65.5%)单剂处理;ZJU435与Bt联合接种5 d后,2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0.4%和68.6%,显著高于Bt和ZJU435单剂处理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杀虫真菌联合使用、杀虫真菌与Bt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为田间利用不同微生物农药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水稻内生细菌B196的鉴定及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稻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B196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B196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采用浸种和喷雾的方法将菌株B196接种到水稻植株后,均能在稻株体内回收到该菌株,表明菌株B196能在水稻体内定殖.菌株B196对水稻纹枯病的盆栽和田间防效分别为64.29%和55.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