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3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23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1篇 |
农学 | 128篇 |
基础科学 | 124篇 |
280篇 | |
综合类 | 1175篇 |
农作物 | 114篇 |
水产渔业 | 119篇 |
畜牧兽医 | 524篇 |
园艺 | 145篇 |
植物保护 | 1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14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112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217篇 |
2011年 | 218篇 |
2010年 | 193篇 |
2009年 | 197篇 |
2008年 | 235篇 |
2007年 | 196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1970年 | 4篇 |
1969年 | 2篇 |
1968年 | 2篇 |
1967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五种等氮饲料,以初始体重14g的红鳍东方鲀进行为期56天的投喂养殖实验。设置适宜脂肪含量(8%)的对照组,并在对照组添加0.02%及0.10%的胆汁酸,分别获得低胆汁酸添加组(BA)和高胆汁酸组(HBA)。另设一高脂组(脂肪含量12.5%,HL组)及高脂+0.02%胆汁酸组(HLBA组)。结果表明,添加胆汁酸的处理组肌肉和肝脏MUFA均低于对照组,其中HB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n-6PUFA含量在HLBA和H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适宜脂肪含量的三个处理组间,肝脏中的C20:0、C16:1n-7、C18:1n-9、C18:2n-6、C20:4n-6、C18:3n-3、C18:4n-3、C20:5n-3和C22:6n-3都呈现随着胆汁酸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随着胆汁酸添加而升高的趋势,且在高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而BA组氧化还原酶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高脂组添加胆汁酸显著升高了过氧化氢酶的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胆汁酸的添加降低了饲料及鱼体组织中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胆汁酸对血清抗氧化蛋白活性的影响与其对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82.
83.
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对2004~2011年间分离的230株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qnrA、qnrB、qnrS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发现未检出qnrA和qnrB,qnrS基因的检出率为25.22%(58/230)。对部分检出的qnrS基因测序后发现假阳性率较高(8/24),为了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建立了检测qnrS基因的套式PCR,测序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准确率为100%,使用该方法检出230株细菌中qnrS基因的携带率为16.52%(38/230),表明含qnrS基因的耐药质粒在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84.
BALB/c小鼠肺组织中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BALB/c小鼠正常生理状况下肺组织中的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了肺组织中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第3、6、7、12天BALB/c小鼠肺组织的XOD活性、MDA含量、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生理状态下,BALB/c小鼠肺组织中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的酶系统之间维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5.
甘薯基因组NBS-LRR类抗病家族基因挖掘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BS-LRR类基因家族是植物抗病R基因(Resistance gene)数量最多的一类,具有NBS (Nucleotide-binding site)和LRR (Leucine-leucine-repeat)结构域。甘薯(Ipomoea batatas)栽培种基因组已完成测序,但尚未注释,本研究对甘薯基因组序列进行外显子预测,得到甘薯染色体组全基因组蛋白序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NBS-LRR家族基因鉴定和分析表明,甘薯基因组中含有379个NBS-LRR家族基因,占全基因组基因总数的0.212%,其中N型亚家族120个,NL型103个, CNL型133个, TNL型22个, PN型1个。所有染色体上均有NBS-LRR家族基因分布,但数量明显不同,其中有60.9%的NBS-LRR基因序列呈簇状分布。NBS-LRR基因序列有15个保守结构域,在N端较为保守。研究结果为甘薯进一步开展NBS-LRR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和抗性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6.
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7.
盐碱胁迫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2022,43(4):104-108
目的 探讨不同盐碱胁迫对内蒙古兴安盟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为优质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利用NaCl溶液(20、40、80、120 mmol/L)、Na2SO4溶液(10、20、30、40 mmol/L)、Na2CO3溶液(20、40、60、120 mmol/L)对野生大豆种子进行盐碱胁迫处理,以不做盐碱胁迫的处理为对照组(CK)。每种溶液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0粒种子。测定并比较3种溶液处理下野生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伤害率,以及幼苗的根长、苗长。结果 用NaCl溶液处理野生大豆种子时,80 mmol/L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高,相对伤害率最低;根长、苗长随NaCl浓度增加而降低,80、120 mmol/L处理组根长、苗长显著(P<0.05)低于20、40 mmol/L处理组。用Na2SO4溶液处理野生大豆种子时,30 mmol/L处理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高,相对伤害率最低;根长、苗长随Na2SO4浓度增加而降低,10 mmol/L处理组野生大豆的根长及苗长最长,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用Na2CO3溶液处理野生大豆种子时,随Na2CO3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逐渐降低趋势,相对伤害率呈逐渐升高趋势;120 mmol/L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为0,相对伤害率为100%;20 mmol/L处理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低浓度盐碱胁迫对内蒙古兴安盟野生大豆种子萌发指标影响较小,弱碱、中性盐在一定浓度内可以促进其萌发;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均对野生大豆幼苗生长性状有影响,浓度越高,伤害越大。 相似文献
88.
由土壤真菌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香蕉生产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已发现 Foc 的 4 个生理小种。20 世纪 70 年代,Foc 1 号生理小种造成我国华南地区的龙牙蕉和粉蕉种植园大面积发病;90 年代中后期,在广东省的香牙蕉种植园发现 Foc 4 号生理小种,并且迅速向其他香蕉产区蔓延。目前,国内各香蕉主产区均有报道发生 Foc 4 号生理小种引起的香蕉枯萎病,该病已成为制约我国香蕉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对香蕉枯萎病菌侵染过程以及香蕉枯萎病致病机理、抗性机制、抗病品种选育、抗性种质筛选及抗病性鉴定、防治等多个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1)在继续研究已有抗病品种对 Foc TR4 抗性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Cavendish 对Foc 1 号生理小种的抗性;(2)利用已经建立的香蕉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体系,获得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并进一步应用寄主植物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HIGS)获得更加持久稳定的抗病性;(3)将已经建立的香蕉试管苗离体水培系统应用于香蕉-Foc 互作研究。 相似文献
89.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猪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各种年龄猪发病.随着对猪瘟病毒研究的深入,猪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流行的猪瘟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猪瘟的防控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早已宣布消灭了猪瘟的一些欧洲国家又报道有猪瘟发生.我国猪瘟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论文综述了猪瘟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猪瘟的及时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牛圈肥施用比例对烤烟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牛圈肥施用比例对烤烟产量质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牛圈肥中的氮量超过总施氮量的60%以后,烟株的生育期明显缩短,会明显阻碍烟株前期的生长;综合各经济性状,牛圈肥的施用比例应以牛圈肥氮占总施氮量的20%左右为宜;纯施化肥烟株对氮、磷、钾的吸收明显大于牛圈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施用牛圈肥有降低中部和下部烟叶烟碱和总氮舍量的趋势,而总糖、还原糖则有增加的趋势;施用牛圈肥可以增加烟叶的氯含量,从而改善烟叶油分;不同牛圈肥施用量对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的含量影响很大,纯施化肥条件下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从团棵期开始至采收结束,基本处于下降趋势,而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施用牛圈肥的土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