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54篇
  免费   2536篇
  国内免费   4946篇
林业   3355篇
农学   3209篇
基础科学   2602篇
  5183篇
综合类   20821篇
农作物   3170篇
水产渔业   1826篇
畜牧兽医   7538篇
园艺   3188篇
植物保护   2344篇
  2024年   380篇
  2023年   987篇
  2022年   2331篇
  2021年   2302篇
  2020年   2198篇
  2019年   2145篇
  2018年   1548篇
  2017年   2184篇
  2016年   1684篇
  2015年   2389篇
  2014年   2522篇
  2013年   2884篇
  2012年   3921篇
  2011年   3986篇
  2010年   3771篇
  2009年   3383篇
  2008年   3220篇
  2007年   2922篇
  2006年   2275篇
  2005年   1791篇
  2004年   1093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667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544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1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0篇
  19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乳化剂对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和结构对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种类选定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水乳剂的粒径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小,粒径分布范围变窄,稳定性增强,粒径大小可作为筛选乳化剂最佳用量的指标;乳化剂的HLB值与水乳剂的粒径及粒径分布范围关系密切;乳化剂的结构和水乳剂的乳液抗聚并性存在相关性,适当增加亲油性的饱和碳链长度,有助于提高水乳剂的乳液抗聚并性,进而获得稳定的水乳剂配方。  相似文献   
52.
覆膜栽培方式对谷子(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不同的覆膜栽培方式进行试验,证明覆膜穴播和膜际条播均能程序不同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创造更适合谷子生育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谷子的生长发育,增大叶面积和光合势,提高光合效率和净同化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并促进体内物质运转,从而提高成苗率、成株(穗)率和成粒数,实现高产高效,高水分利用效率。覆膜穴播栽培方式增产增值23.0%,WUE提高23.04%;膜际条播栽培方式增产增值13.4%,WUE提高12.95%。  相似文献   
53.
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进行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试验,得出了适合当地的常规滴灌制度。为进一步研究浅层地下水对灌溉的补偿效应,利用Hydrus软件对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耗水量进行了模拟。通过引入关键点土壤含水率的概念,提出了膜下滴灌棉花受水分胁迫的标准。结果表明:地下水对棉花的耗水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地下水埋深越浅,则所需的灌溉定额越小。当地下水埋深小于1.5 m时,滴灌定额为3 300 m3·hm-2;当地下水埋深为2.0 m时,滴灌定额为4 500 m3·hm-2;当地下水埋深很大而对作物根区没有补给时,棉花完全依赖于灌溉所需的滴灌定额则为5 550 m3·hm-2。考虑到干旱区内具有较高的潜在蒸发势,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从而危及作物的生长,1.5~3.0 m的地下水埋深是灌区内较理想的水位区间。  相似文献   
54.
为明确不同基因型绿豆幼苗耐盐碱特性,筛选耐盐碱绿豆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绿豆耐盐碱性数学评价模型,以30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按NaHCO_3与草炭、蛭石复合基质重量比设置0(CK)、0.6%胁迫两个处理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绿豆幼苗的20个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碱系数(SATC)作为衡量耐盐碱性的依据,利用多元分析方法对不同绿豆品种耐盐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0个单项指标转化为8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获得的各品种综合耐盐碱能力D值,利用聚类分析将30个绿豆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中绿9号、绿丰2号、吉绿9号和洮绿3号为高度耐盐碱品种;采用逐步回归建立绿豆幼苗耐盐碱性评价数学模型,并筛选出净光合速率、相对电导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可溶性糖含量、初始荧光、地上干重、地下鲜重7个鉴定指标,可进行不同基因型绿豆耐盐碱性强弱的快速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55.
蓝莓枝枯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莓 (Vaccinium spp.),是一类属于杜鹃花科 (Ericaceae) 越橘属 (Vaccinium) 的多年生小浆果类果树,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果实列为人类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也是我国南方酸性土丘陵地区值得发展的经济作物。全国已超过 10 个省份开始大面积的蓝莓商业化栽培,预计未来 10 年将超过 10 万 hm2 [1]。但是,随着生产面积的不断扩大,蓝莓病害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和制约蓝莓产业的发展。2010年至今,在云南省昆明市周边及丽江市蓝莓种植区发生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嫩枝、枝条和主干,发病初期,感病枝条上产生红褐色圆或椭圆形坏死斑,随后逐渐扩大,造成枝条干枯死亡,并可扩展造成主干枯萎。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通常在 10%~20%,重者可达 25% 以上,可引起蓝莓整株枯萎死亡。本文通过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传统、分子鉴定,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以期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沙冬青茎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沙冬青茎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相对生长率(RGR)、近似消化率(AD)、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虽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发生变化,但最高浓度为0.2g/mL时,这4项指标始终低于其他处理。沙冬青茎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历期的影响不明显,但使蛹期延长,幼虫死亡率升高,且提取物浓度越高,这些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7.
火是天然樟子松重要的生态因子,地表火对樟子松林乔木层空间格局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全林木定位法调查记录了地表火干扰1年后1hm2典型样地中存活及火烧死乔木的位置坐标,利用成对相关函数g(r)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单变量空间格局分析显示,空间异质性泊松点过程零假设下,地表火干扰前所有立木、樟子松和白桦均在小尺度上呈显著性聚集分布;而地表火干扰后,樟子松林分及其乔木层不同组分的空间格局更加趋向于均匀分布,只有白桦在小尺度上仍表现为显著性聚集分布,所有立木和樟子松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乔木层及其不同组分的随机标识零假设均不成立,火后存活的所有立木在小尺度上为均匀分布,而较大尺度上却呈现出聚集分布;火后存活的樟子松在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而较大尺度上却呈现均匀分布;火后存活的白桦主要表现为小尺度上的聚集分布。2)双变量空间格局分析表明,所有立木、樟子松和白桦的存活立木与火烧死木之间均是相互独立的,其相互间的空间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地表火烧死木(包括所有立木、樟子松和白桦)均在小尺度上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呈聚集分布,而较大尺度上不同程度地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为均匀分布。因此,地表火干扰下,林木的死亡过程并不是随机的,存活林木的空间格局趋于均匀分布,地表火驱动下的樟子松林自然稀疏过程削弱了存活个体间的竞争,促进了林分结构的优化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成为樟子松林演替中较活跃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58.
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理解农户对生态变化的感知与适应策略选择倾向对于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至关重要。采用参与式的农村评估法(PRA)对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不同区域农户的生态环境变化感知与适应进行了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与2000年相比,大部分农户认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好转了。其中,牧区受访户对生态好转的认知度低于农区;为改善生态环境,农户在生态保护政策的引导下,采取了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改变养殖模式、减少牲畜数量、抽取地下水、精耕细作等措施应对生态环境变化。除精耕细作外,牧区农户采用其他适应策略的比例均远高于农区;农户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感知与适应具有区域差异性和空间层次性,农户对经济机会的响应影响着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感知与适应策略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为明确不同温度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东方粘虫种群动态模型,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得到了室内不同温度下东方粘虫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生命表参数,并基于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了2个月内东方粘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东方粘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短。24℃下,东方粘虫单雌平均产卵量为717.1粒,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成虫寿命也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且雄蛾寿命显著长于雌蛾,分别为15.3 d和13.0 d;卵孵化存活到成虫的概率、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均最高,分别为66.7%、68.9%和96.8%。内禀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平均世代周期则显著降低,18、21、24、27、30℃下分别为0.051、0.077、0.113、0.121、0.156 d-1和77.2、61.3、49.0、40.3、31.5 d;周限增长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1.05、1.08、1.12、1.13、1.17 d-1;净增殖率在24℃下为257.1,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其它温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表明东方粘虫在18~30℃范围内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生殖,24℃下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大、世代周期较短,更适合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在室内17~35℃的固定温度下对番石榴实蝇的生长发育、成虫羽化时间及存活率等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17~32℃,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番石榴实蝇卵、幼虫和蛹的历期逐渐缩短,但35℃时的历期比32℃时有所延长;在23~32℃,随着温度升高,成虫产卵前期逐渐缩短。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18、7.13、11.75和12.85℃;有效积温分别为20.16、124.11、155.50和339.09日·度。成虫羽化时间从黎明持续至黄昏,在较低和较高的温度下,成虫大多集中在上午羽化,而在23~26℃下,成虫全天羽化时间比较均衡,在正午前后羽化更多。在20~32℃,从卵发育至成虫的总存活率均为70%以上,17℃时为56.15%,35℃时仅为28.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