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72篇
  免费   4540篇
  国内免费   3485篇
林业   3341篇
农学   3255篇
基础科学   2319篇
  4888篇
综合类   18733篇
农作物   2940篇
水产渔业   1590篇
畜牧兽医   7320篇
园艺   2720篇
植物保护   2191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879篇
  2023年   1032篇
  2022年   2000篇
  2021年   1934篇
  2020年   1814篇
  2019年   1750篇
  2018年   1311篇
  2017年   1837篇
  2016年   1408篇
  2015年   2073篇
  2014年   2107篇
  2013年   2496篇
  2012年   3304篇
  2011年   3406篇
  2010年   3199篇
  2009年   2927篇
  2008年   2878篇
  2007年   2663篇
  2006年   2154篇
  2005年   1742篇
  2004年   1069篇
  2003年   713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787篇
  2000年   725篇
  1999年   450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玉米优良自交系农系531和X178杂交构建的200份RIL群体,基于GBS技术获得SNP标记构建高密度的重组bin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控制玉米子粒容重相关QTL。结果表明,构建的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的总长度分别为2 017.03 Mb和2 568.99 cM,相邻两个bin标记之间的平均物理距离和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7 Mb和0.35 cM。运用所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RIL群体获得的所有目标性状进行连锁作图,两年共定位到4个与子粒容重相关的QTL位点,分别位于chr1、chr7和chr8上;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出籽率两年分别共定位到了6、5、5、1、2个QTL位点,位点分布于chr1、chr2、chr3、chr4、chr5、chr7和chr8上。  相似文献   
22.
选用360头21日龄断奶仔猪,按制粒工艺、原料预处理不同,设计2因素2水平试验,研究断奶仔猪采食二次制粒颗粒饲料对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全期,采用二次制粒工艺及膨化玉米、膨化豆粕原料的处理4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体重最大,生长性能最佳。血清尿素氮测定结果显示:断奶第14 d,处理4和2组的仔猪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P<0.05)处理1和3组;断奶第28 d,处理1组仔猪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显示:断奶第14 d,处理4组仔猪血清皮质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本试验证明,在选择膨化玉米与膨化豆粕优质饲料原料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制粒工艺,尤其先将鱼粉与膨化玉米、膨化豆粕进行第一次高温制粒,对降低仔猪断奶应激,改善生长性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海兰褐蛋种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组,试验1、2、3组分别在空白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50 g/t、100 g/t、2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分别测定21、42和112日龄蛋种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中蔗糖酶、乳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①在21和42日龄时,试验2组蛋种鸡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的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21和42日龄时,试验组蛋种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的乳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蛋种鸡空肠黏膜的麦芽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④42和112日龄时,试验2组空肠黏膜的麦芽糖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蛋种鸡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100 g/t为最适的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地形对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的影响机制,因地制宜为当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吴起县枣庄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对退耕坡面不同坡位草地恢复与土壤物理性质分异特征进行研究。从峁顶到沟底设置8个采样位置,在4面坡共布设128个采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和土样采集,将0—40 cm土壤分0—10,10—20,20—40 cm 3层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并分析其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植被分布与土壤物理性质均表现出沟缘线以上的下坡位较优,沟缘线以下的陡沟坡较差的趋势;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对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主要集中在0—20 cm表层土壤,对20—40 cm土壤影响较弱;坡度对植被盖度与土壤容重、孔隙度和饱和持水量影响显著且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但对团聚体与颗粒组成无显著影响;植被恢复对土壤颗粒组成改善效果缓慢,若土壤颗粒组成被破坏,短期内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25.
王桂萍  郭明志  陈亚华  沈振国  夏妍 《土壤》2014,46(3):498-503
本研究从长期受铜污染的铜矿废弃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对重金属铜具有较强抗性的菌株F16a和Fw17a。对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DNA系统进化进行分析,将F16a鉴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Fw17a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F16a和Fw17a对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均有抗性;此外,Fw17a还对氯霉素、四环素及低浓度的卡那霉素具有抗性。在有氮培养基(含500 mg/L CuCO3)液体培养48 h后,F16a使培养基上清液中铜浓度增加了300%左右;相反,Fw17a使培养基上清液中铜浓度降低了60%左右。  相似文献   
26.
In a 122-day incubation experiment with two soil types under four temperature treatments, we examined whether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decomposition differed between constant and diurnally-varying soil temperature regimes. We calculated the Q10 values after accounting for changes in substrate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among treatments over time. The Q10 values under constant temperature regime were consistently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diurnally-varying temperature regime, particularly in the later stages of decomposition (by up to 30%). 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regime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causing the current controversy about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C decomposition in published reports.  相似文献   
27.
1981-2006年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期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以植被盖度为例,监测了藏西北地区牧草长势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盖度不高,多年平均值仅为27.2%。1981-2006年,藏西北地区大部分区域(约占草地总面积的60.7%)高寒草地植被盖度年际变化属于正常波动范围;显著降低区域约占总面积的3.6%,主要分布于植被盖度相对较高的东南部地区;植被盖度显著增高区域约占35.7%,主要分布于植被盖度相对较低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在整体上,藏西北地区草地植被平均盖度略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8.
以核桃品种‘温185’为试验材料,观测树冠不同方位和冠层果实表面微气候的变化规律与果实外观品质,分析微气候与果实外观品质的相关性,以探讨核桃树冠内不同位置的果实表面微气候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为核桃叶幕结构优化和树体微环境调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冠层内不同高度,随着冠层区域由下层到上层,全发育期果实表面平均光照强度和温度均增加,平均湿度表现为下降,果实的青皮果鲜重、青皮厚度、坚果鲜重、坚果干重、坚果纵径、坚果横径、果壳厚度、仁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果壳露仁率减少;(2)同一高度冠层内,果实表面微气候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差异明显小于树冠下层与上层的差异,优质的核桃果实主要集中在冠层外围和上层区域;在树冠不同方位,东侧和南侧的果实表面光照强度和温度均高于北侧和西侧,但东侧果实表面湿度却大于西侧,光照强度在同一高度冠层内不同方位差异显著,温度和湿度均无显著差异;(3)树冠不同方位和不同冠层的果实外观品质差异显著,与果实表面微气候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果实青皮果鲜重、青皮厚度、坚果鲜重、坚果干重、坚果纵径、坚果横径、果壳厚度、仁干重与光照强度、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果壳露仁率与果实表面光照强度和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实表面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东侧和南侧树冠果实的果壳露仁率与光照强度(−0.965、−0.838)和温度的负相关性最强(−0.895、−0.878),北侧和西侧树冠与湿度正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和0.945;果实表面光照强度在不同方位和冠层高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最大,果实表面温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仅次于光照强度,而果实表面湿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树冠内相应区域果实表面微气候显著影响核桃果实结构的建成,其协同效应对核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更大;树冠东侧和南侧、上层和外围接受的光照强度和温度较好,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树冠中、下层和树冠中部、内部果实品质更强烈地受到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基于叶幕结构和果实品质特性的园艺措施可改善果实表面微气候环境,有利于核桃果实品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29.
本课题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研究适合于大蒜切脐定位的专用算法,通过GUI界面编程编写出大蒜切脐软件系统,实现对切脐位置的自动、精确定位。结果表明,该程序能够很好的将大蒜根须与蒜体区分,为大蒜切脐机械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
作者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盆栽牡丹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均能侵染牡丹根系,其侵染率分别为47%和44%。接种AM真菌的比未接种对照(CK)植株的叶片细胞排列紧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棉组织厚度均表现为接种G.mosseae植株>接种G.versiforme植株>CK。在相同高温下接种AM真菌处理的牡丹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开度均显著低于CK。AM真菌提高了牡丹植株的抗热性,这对于高温胁迫下保持和提高光合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接种G.mosseae处理的效果优于G.versifor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