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篇 |
农学 | 10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6篇 | |
综合类 | 73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38篇 |
园艺 | 6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83.
[目的]通过分离Bt棉和常规棉根际土壤微生物,研究Bt棉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影响.[方法]在2011 ~2012年间,采用平板计数法、稀释培养法和MPN(most probable number)法分析Bt棉中棉所41号和常规棉中棉所49号根际根际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以及细菌功能类群在整个棉花生育期的数值变化.[结果]不同年度间,随着棉花发育期的推进,Bt棉和常规棉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放线菌、细菌和细菌不同功能类群的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逐渐上升或下降,在棉花发育后期数量达到最大.不同棉花发育时期和不同品种间,Bt棉和常规棉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放线菌、细菌,包括不同细菌功能类群变化有明显差异,但无明显规律性,集中体现在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Bt棉和常规棉根际土壤细菌功能类群的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5个棉花发育时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棉花发育时期,花铃期的各项特征参数最低,吐絮期最高;不同品种间,在苗期、蕾期、花铃期和收获期,Bt棉的数值高于常规棉,但无明显差异;在吐絮期则有明显差异,2011年和2012年各项特征参数结果相反.[结论]Bt棉和常规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主要受到棉花发育期、棉花品种和年度季节交替的影响,短期内尚未发现Bt毒蛋白能够引起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禽呼肠孤病毒(ARV)广西分离株与常用疫苗株在基因水平上的差异,将从广西某鸡场分离获得的2株ARV(R1、R2)分离株的σ2蛋白基因经RT-PCR扩增后,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株ARV分离株的σ2蛋白基因已成功克隆到质粒载体上;经序列分析发现,2株ARV分离株与ARV标准株S1133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高达99.2%和99.3%,其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高达98.1%和98.4%;两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其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5%,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85.
86.
以嘧菌酯为对照药剂,研究了6种中国自主创制的QoI类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the grisea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扩展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0.10 ~2.89 μg/mL;对病菌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EC50值分别为0.10 ~4.92和0.75 ~7.14 μg/mL。在1.0 μg/mL的含药平板上,烯肟菌酯、嘧菌酯、丁香菌酯、SYP-2815对水稻稻瘟病菌产孢量的抑制率均大于90%;对病菌孢子芽管伸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1.67 ~34.76 μg/mL。在1.0 μg/mL的含药平板上,7种QoI类药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形态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其黑色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天×甘F1代马鹿生长发育及产茸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甘F1代马鹿生长发育及产茸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甘F1代的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宽、胸深、胸围、颈长、尻宽与甘肃马鹿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岁天×甘F1代公鹿的体质量、体高和体斜长分别达到甘肃成年公马鹿体质量、体高和体斜长的61.75%、92.58%和87.19%,同比甘肃公马鹿分别增长了3.09、5.53、3.84个百分点;2岁杂种母马鹿的体质量、体高和体斜长分别达到甘肃成年母马鹿体质量、体高和体斜长的70.56%、98.62%、93.53%,同比甘肃母马鹿增长了2.43、6.28、3.58个百分点。杂种公鹿初角茸鲜质量(0.42±0.12 kg)以及二杠茸鲜茸质量(1.52±0.65 kg)均极显著大于甘肃马鹿(p<0.01),杂种鹿初角茸和二杠茸鲜茸称质量分别比纯种甘肃马鹿多0.16 kg和0.59 kg,分别增长了61.54%和63.4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