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林业   412篇
农学   368篇
基础科学   199篇
  446篇
综合类   2526篇
农作物   425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703篇
园艺   369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计不同饱食投喂频率对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影响,选择子二代中华鲟(0.15±0.02)g稚鱼在水温(18.0±0.5)℃的不同饱食投喂频率(2、3、4次/d)条件下,测定其生长及胃肠排空特征,并用线性、指数和平方根模型对其胃肠排空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1)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实验鱼的摄食率(FR),但对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肝体比(HSI)、脏体比(VSI)等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2)随着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加,实验鱼的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显著降低,生长离散程度明显减小;(3)饱食投喂频率对子二代中华鲟稚鱼的胃、肠排空特征未产生影响,但对胃、肠排空最优模型的选择产生了影响;2、3和4次/d组胃排空最优模型依次为平方根模型(Y 0.5=2.253-0.077t)、平方根模型(Y 0.5=2.12-0.081t)和指数模型(Y=5.001 e-0.225t);(4)3种模型均不适于拟合实验鱼肠排空过程的全部数据,但可拟合t≥T后的肠排空数据(T为肠内容物比率达到最大值的时间);2、3和4次/d组肠排空的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平方根模型(Y 0.5=1.904-0.056t,t≥10)、指数模型(Y=3.383 e-0.076t,t≥8)和指数模型(Y=3.090 e-0.077t,t≥6);(5)随着饱食投喂频率的增大,子二代中华鲟稚鱼的胃、肠排空速度也逐渐递增,2、3和4次/d组胃排空率依次为0.077%/h、0.081%/h和0.225%/h,其肠排空率依次为0.056%/h、0.076%/h和0.077%/h。  相似文献   
992.
基于SNPP (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卫星的VIIRS (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传感器获取的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夜光遥感渔船数据,对东、黄海渔船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遥感获取的渔船数据基本能够反映中国东、黄海捕捞活动和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变化的特点,如2月受天气和中国春节的影响,南、北渔场渔船分布范围大幅减少, 8月南渔场和10月北渔场受当年生渔业资源补充及近海索饵群体集聚的影响,渔船分布范围及数量均达到最大值;同时,渔船时空分布及重心变化也反映了黄海暖流、台湾暖流、沿岸流及长江冲淡水等对渔业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2)渔业政策实施的效果在夜光遥感渔船数据中有很好的体现,在禁渔期间,船次数有明显减少,但捕捞活动并没有完全消失,仍可能存在违法捕捞行为。(3)南渔场年船次总数呈下降趋势,南、北渔场渔船空间分布重心均呈西移趋势,可能与渔业资源量及空间分布变动等因素有关。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遥感数据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但研究结果表明, S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仍可为中国近海灯光诱捕作业的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3.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氨氮及亚硝态氮去除功能的菌株Y2,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进一步通过生长实验进行温度、酸碱度、盐度的培养条件优化,利用抗生素药敏实验筛选菌株特定抗性;通过卤虫浸泡感染的方法检测麦氏交替单胞菌Y2的安全性,并测定海水培养液OD_(600)及含氮无机污染物的浓度,探究菌株Y2生长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28d对虾养殖试验,监测水质、生物絮团形成量、致病菌数量及对虾成活率生长速率,进一步阐明菌株在实际养殖中的功效。结果表明,该菌株Y2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抗性;对卤虫的48 h半致死浓度高于1.9×10~8 cfu/mL,显著高于哈氏弧菌(10~2 cfu/mL)。此外,该菌具有持续去除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功能。在养殖实验中能抑制潜在病原菌弧菌生长、提高对虾存活率及生长率,并且能在水体中稳定存活较长时间。综上所述,菌株Y2是养殖用益生菌制剂的优良备选菌株,可作为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调节水质的关键菌株。  相似文献   
994.
塔型桁架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研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塔型桁架人工鱼礁模型在6种换算流速0.031 m/s、0.063 m/s、0.095 m/s、0.126 m/s、0.158 m/s和0.190 m/s (实际流速0.2 m/s, 0.4 m/s, 0.6 m/s, 0.8 m/s, 1.0 m/s和1.2 m/s)下产生的流场效应与物理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速达到1.2m/s时,礁体不会发生漂移和倾覆,说明该礁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单体礁在45°和90°迎流方式下,最大上升流流速和上升流平均流速随来流速度增加而递增,90°摆放单体礁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15.6%~21.0%, 45°摆放单体礁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16.3%~23.5%;上升流面积和高度随来流速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均在来流速度为0.095 m/s时出现最大值;缓流区面积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来流速度下, 45°迎流时礁体缓流区面积大于90°迎流;在45°和90°摆放方式下,缓流区长度与礁高比值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平缓;45°迎流时缓流区长度为礁体高度的13~24倍, 90°迎流时缓流区长度为礁体高度的11~22倍。塔型桁架人工鱼礁礁体前后没有涡流形成,但具有较好的缓流作用,在礁体后方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缓流区。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鱼粉中5种喹噁啉类药物及其2种主要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乙酸乙酯(1∶1,V∶V)和1 mol·L^–1盐酸分步提取,盐酸提取液进一步用乙酸乙酯反萃取,有机相经浓缩后,均用乙腈复溶,用PRiME HLB通过性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样品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经Phenomenex Kinetex C18柱梯度洗脱分离,质谱采取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代谢物采用内标法定量,原药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化合物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2种代谢产物检测限为2μg·kg–1,定量限为5μg·kg^–1;5种喹噁啉类药物检测限为1~10μg·kg^–1;定量限为2~20μg·kg^–1。在高、中、低3种添加浓度下7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4.4%~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3.2%~10.2%。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能同时测定鱼粉中的喹噁啉类药物及其主要代谢物。  相似文献   
996.
铝盐絮凝作用强,常用于水体水质治理工程中,但铝盐的添加是否对沉水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室外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盐(明矾)对沉水植物苦草的影响。设置了三个不同铝盐浓度处理组:对照组(无添加)、一次加铝组(15 mg•L-1明矾)、三次加铝组(45 mg•L-1)。结果表明:(1)一次加铝组叶绿素a、反应活性磷、pH、碱度较实验开始时均有下降,且三次加铝组显著低于一次加铝组;(2)三次加铝组中水体总氮浓度最高;(3)三次加铝组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说明铝盐的使用能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减轻水体污染,高剂量使用虽能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但同时也会对沉水植物苦草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使水体水质恶化,在湖泊生态修复时铝盐絮凝剂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97.
在水温21~23℃,pH 6.2~6.5条件下,采用半静水试验法,按等对数间距设置药物质量浓度梯度,日换水50%,补充药物50%,24 h观察记录1次,比较美婷Ⅱ、霉灵、纳他霉素、杀毒矾和高锰酸钾5种药物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受精卵水霉抑制作用及孵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药物对受精卵水霉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霉率为美婷Ⅱ>霉灵>高锰酸钾、纳他霉素和杀毒矾,但杀毒矾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受精卵的毒副作用较大,显著降低了受精卵孵化率,不宜使用;美婷Ⅱ、霉灵、纳他霉素和高锰酸钾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受精卵的适宜使用质量浓度分别为4.90~6.50、1.97~3.87、1.50、2.50 mg/L,使用方法为长时间浸浴,可有效抑制受精卵孵化过程中水霉的生长,显著提高受精卵孵化率,适合在异育银鲫"中科3号"受精卵孵化过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高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的生态和景观质量,该研究以云龙山侧柏人工林为对象,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仪对2个样地不同土层深度细根的形态参数、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细根直径随根序等级的升高而增加,细根长度、比根长、表面积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细根体积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细根长度、比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均表现为表层高于底层,东坡高于西坡的规律;(3)单位面积上细根的生物量随根序的升高而增加,而根长密度则明显下降;表土层中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都要高于底层,东坡高于西坡。  相似文献   
999.
植酸酶基因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发酵工业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植酸酶的基因工程菌,对植酸酶基因进行重组表达,使微生物产生植酸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植酸酶生产成本,从而使之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E(VE)(60mg/kg标为e或300mg/kg标为E)和硒(Se)(0mg/kg标为s或2.5mg/kg标为S),制成4种试验饲料(s/e,s/E,S/e,S/E)分别饲喂初始体重为38.5±0.15g的牙鲆70d,观察其对生长性能、肝脏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非特异免疫力以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添加高剂量VE的两组饲料(s/E,S/E),牙鲆的特定生长率和吞噬率明显地提高(P0.05)。饲喂添加硒的两组饲料(S/e,S/E),牙鲆血液和肝脏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70d投喂实验结束后,利用鳗弧菌进行攻毒试验,不添加硒和低剂量VE(s/e)使牙鲆的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