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林业   61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64篇
  144篇
综合类   573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28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香椿为原料,研制了一款藤椒味香椿酱.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先确定复合调味剂配比,再优化香椿酱配料使用量.结果表明,藤椒味香椿酱的最佳配料配比为:原料100g香椿中,食盐1.2g/100g、芝麻2.0g/100g、藤椒粉0.8g/100g、植物油120g/100g、复合调味剂0.4g/100g(其中味精86%、呈味核苷酸9%、柠檬酸5%).产品的总酸为0.119±0.003g/100g,氨基态氮为0.264±0.018g/100g,Vc为19.00±0.56mg/100g.以此优化的配方所得产品呈浓绿色,色泽鲜亮,无杂物;具有浓郁的香椿香味和适中的麻香味,味道纯正,无异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鉴定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磷转运蛋白Ⅰ (phosphate transporter 1, PHTⅠ)家族基因,分析其表达模式。  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毛竹PHTⅠ家族成员,分析基因启动子调控元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氨基酸保守基序、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组织表达特异性、基因适应性进化及系统进化等。  结果  毛竹中共鉴定出20个PHTⅠ家族基因 (PePHTs),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均定位于细胞膜。每个基因都含有1~2个内含子,PePHTs启动子序列中包含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以及赤霉素等激素类响应元件。毛竹PHTⅠ大部分为碱性蛋白质,分子量为48.61~76.37 kDa,理论等电点为6.84~9.30,疏水性值均大于0,都属于疏水蛋白。基因适应性进化分析显示:大多数PePHTs的选择压力值小于0,说明多数基因受到负选择压力。转录组表达图谱表明:PePHT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说明该基因家族在毛竹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系统进化树表明:PePHTs都聚类在第Ⅰ亚家族,并且优先和水稻Oryza sativa聚类在同一支上。  结论  PHTⅠ家族在植物吸收和转运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毛竹PHTⅠ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图5表1参45  相似文献   
103.
我国生态渔业发展基础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东博 《水产科学》2007,26(10):584-586
当今,渔业资源正面临着巨大危机,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形成了恶性循环:日渐衰退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的生态问题—生产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的经济问题—生活质量下降的社会问题—无限制开发渔业资源导致资源严重恶化。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入手,首先要保证现有渔业资源免受进一步破坏。因此,在开发和利用渔业资源时,既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又要考虑渔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需要适时地建构一个高效有序的渔业循环经济体系,用全新的思想理念来指导渔业的…  相似文献   
104.
丽江猪是近年在云南丽江新发现的猪种遗传资源,笔者对丽江猪的体型外貌、体尺、胴体组成及肉质性状等种质特性进行测定。结果:丽江猪公、母猪体重分别为(60.71±4.93) kg和(54.11±12.88) kg,体高分别为(65.72±6.11) cm和(64.66±6.10) cm,体长分别为(105.64±9.61) cm和(102.18±10.51) cm,眼肌面积分别为(24.13±6.08) cm2和(23.62±6.16) cm2,瘦肉率分别为(40.09±3.17)%和(41.71±5.05)%,失水率(19.50±5.03)%,粗脂肪(15.71±4.68)%,pH(6.18±0.13),大理石纹(3.6±0.57)。丽江猪肉质各项指标均符合优质肉范畴,属于肉脂兼用型猪种,且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具有较高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大口黑鲈的胰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经H-E染色和G-醛复红染色了的切片显示:大口黑鲈腹腔中10多个肉眼可见的黄白色颗粒物其实是被一层结缔组织和外分泌胰腺包裹着的胰岛结构,其中最大的一个即为主岛;还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胰岛结构被埋藏于总胆管的管壁中;肝脏中有外分泌胰腺的存在与分布。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化切片和图像分析显示:B细胞主要集中胰岛的中央区;A细胞分布于胰岛的全部。本研究的结论为:大口黑鲈的内分泌胰腺主要分布于总胆管周围,外分泌胰腺除了包裹于胰岛之外也分布于肝脏中,胰腺的分布属于弥散型。  相似文献   
106.
温度对百合种球催芽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伯利亚’、‘索邦’和‘木门’3个百合品种种球为试验材料,采用泥炭为基质进行箱栽,种植后把种球置于10℃、12℃和14℃的低温冷库中进行催芽生根处理,以直接栽培于大棚条件下的种球为对照,处理14 d后,测定各处理组的种球鲜质量变化、芽长、茎生根数量、生根率和芽粗。结果表明,12℃下处理‘西伯利亚’、‘索邦’和‘木门’种球种植14 d的生根效果最好,可显著促进茎生根的发生和芽的生长,且整齐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比较猪苓生长土壤与自然土壤(非猪苓生长土壤)中微生物区系,从猪苓生长土壤和自然土壤中各自分离得到6种主要类型的菌,猪苓生长土壤中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菌落数较多,霉菌次之,放线菌、酵母菌较少。自然土壤中细菌的菌落数较多,放线菌、酵母菌、霉菌次之,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猪苓生长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数比自然土壤高3个数量级,固氮菌高2个数量级,霉菌高1个数量级,而放线菌、酵母菌和细菌则低1个数量级。而后又从2种土壤中各自分离纯化出5种已知的霉菌,分别为青霉属、交链孢霉属、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以及未鉴定出的其他霉菌,并且猪苓生长土壤中各霉菌数量都高于自然土壤,青霉属最为明显。猪苓生长土壤中合理的微生物比例,对猪苓人工种植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将不同工艺下生产的花牛苹果浓缩清汁样品分别放置于露天环境、冷库(5-10益)、10益及20益恒温条件下贮存,定期测定色值,计算色值变化量。结果表明,通过吸附树脂的流速为2.5BV/h时,生产的浓缩苹果汁色值下降最缓慢,贮存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09.
贵州是我国第二大烤烟种植省份,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烟区常采用连作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采取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个处理:烤烟连作(T)、白菜-烤烟轮作(C-T)、豌豆-烤烟轮作(P-T)、绿肥-烤烟轮作(GM-T),分析不同烤烟种植模式对贵州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轮作使土壤有机质(SOM)、阳离子交换量(CEC)、全氮(TN)、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量磷(MBP)分别提高了0.77%~12.44%、10.78%~38.51%、11.76%~17.65%、10.65%~20.67%、36.58%~160.36%和14.66%~36.21%;土壤中铵态氮(AN)、硝态氮(N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分别降低了1.01%~71.67%、19.29%~24.32%、23.09%~52.21%和6.18%~10.09%。与T处理相比,烤烟轮作提高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提升幅度为12.38%~42.96%和4.00%~22.67%,以GM-T处理效果最佳。同时,烤烟轮作提高了细菌OTU数量,并改变了细菌群落的相对丰度,但未对细菌群落组成产生影响。此外,轮作还增加了土壤中有益细菌类群数量,尤其是杆菌类细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MBP是驱动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且与黄杆菌属和褚氏杆菌属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通过烤烟轮作可以均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环境,以GM-T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烤烟的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为解决烤烟连作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0.
为分析生物质炭用于老参地土壤修复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Biolog、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3种生物质炭对连作参地人参品质、土壤肥力、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增施不同生物质炭均有助于两年生重茬人参生物量及总皂苷含量的积累。结合生物质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效磷、有机碳含量具有稳定的提升效果,增幅分别为47.04%~237.73%、8.09%~38.71%。增施生物质炭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增加了土壤对聚合物类、酚酸类、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利用效率,其中以酚酸类物质为底物的功能微生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老参地土壤细菌物种数、丰度与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细菌优势门类减少,单个门类优势度上升。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中细菌丰度与多样性增加,调控了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的优势度,使其数量变化趋势趋向于新林土。上述分析表明,重茬人参生物量和品质的提高与生物质炭提升土壤中人参生长的关键肥力指标,促进微生物代谢,调控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趋势有关。综上,生物质炭对老参地土壤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改良作用,适量增施生物质炭有利于老参地土壤质量的调节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