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27篇
  免费   2367篇
  国内免费   3971篇
林业   2545篇
农学   2311篇
基础科学   2206篇
  4461篇
综合类   16842篇
农作物   2601篇
水产渔业   1532篇
畜牧兽医   6080篇
园艺   2481篇
植物保护   1806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865篇
  2022年   1989篇
  2021年   1813篇
  2020年   1736篇
  2019年   1689篇
  2018年   1203篇
  2017年   1804篇
  2016年   1315篇
  2015年   1843篇
  2014年   1904篇
  2013年   2352篇
  2012年   3098篇
  2011年   3300篇
  2010年   2935篇
  2009年   2486篇
  2008年   2581篇
  2007年   2368篇
  2006年   1903篇
  2005年   1479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622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聂蒙  马可  曹青  黄昊  姬姝婷  刘永杰 《水产学报》2021,45(9):1545-1554
为鉴定鱼源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二元调控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 TCS)RscSR并探究其功能,实验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到可能的RscSR,对其组成成分RscS和RscR的三维结构和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构建基因缺失株ΔrscSR与互补株CΔrscSR,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检测其耐酸应激、耐氧化应激、抗巨噬细胞吞噬和胞内存活能力,同时测定其对巨噬细胞的毒性和对小鼠的毒力。结果显示,RscSR具有典型的TCS结构特点,其中RscS具有组氨酸激酶结构域,RscR具有反应调节子结构;其编码基因缺失后,菌株耐酸、耐氧化、抗巨噬细胞吞噬和胞内存活能力及对巨噬细胞毒性均显著降低,而将该基因回补后各项能力均有所恢复;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野生株感染小鼠19 h内全部死亡,而ΔrscSR缺失株感染小鼠全部死亡时间为48 h。研究表明,RscSR在无乳链球菌应激适应性以及毒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2.
氯化钙体系制备的褐藻酸钙凝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氯化钙体系制作的褐藻酸钠凝胶,其性能受氯化钙浓度、温度及褐藻酸钠的甘露糖醛酸(M)及古罗糖醛酸(G)的比值(即M/G)影响较大。当氯化钙溶液的温度为50℃、浓度为2.0%时,凝胶的性能最佳;高G的褐藻酸钙凝胶的拉伸强度优于高M的,但是吸水性能却不如高M的褐藻酸钙凝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褐藻酸钠成凝胶前后结构变化,主要是-OH峰位置向高波数方向偏移以及C-H伸缩振动变弱,这是褐藻酸钠与Ca2+之间发生交链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3.
国内外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概要介绍包括循环水技术、池塘生态养殖工程、深水网箱设施、人工鱼礁、渔船捕捞装备、水产品加工设备等在内的渔业装备与养殖工程技术领域,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外近几年的研发进展,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提出主要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简述该领域的科技前沿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4.
温度对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解温度对鱼源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机制,本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相关参数(生长、粘附、入侵、毒力基因表达以及对罗非鱼致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培养温度下(25~40 ℃)无乳链球菌的生长速度不同,37 ℃为其最适生长温度,25 ℃时生长速度最慢;25~34 ℃内无乳链球菌粘附在惰性基质上的菌体对应的吸光值(OD590n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7 ℃时显著增加,40 ℃时又急剧下降;罗非鱼在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各时间点(6、12、24和48 h),鱼体脑组织中菌量随注射菌体培养温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不同培养温度下的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死率呈正相关;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的表达也与培养温度相关,hlycfb基因的表达量随菌体培养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34和37 ℃处达到峰值,不同培养温度下无乳链球菌sip基因表达的变化幅度较小,而scpB基因的表达则随培养温度增加而下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死率随其培养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低温(25和28 ℃)培养条件下的菌体对罗非鱼致死率较低(<20%),37 ℃时致死率最高66.67%±6.67%。以上结果表明温度参与无乳链球菌生长、粘附、转移、入侵和部分毒力基因表达的调控,它们共同影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毒力。  相似文献   
975.
不同品种大豆抗旱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在众多影响内蒙古大豆生产发展的因素中,干旱是极为重要的障碍因子,大豆品种的抗旱性也成为大豆高产的重要性状。本试验着眼于内蒙古大豆旱作生产实际,选用21个大豆品种(系),对开花结荚期不同品种大豆的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相对含水量及质膜透性等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抗旱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能进行分析,判断抗旱性强弱,为大豆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根据抗旱性能可分为4类,强抗旱品种为半野生大豆、秣食豆、吉育39号及晋豆15,抗旱类型为吉育30、吉育70、九农20、兴抗线1号、兴00-5091、吉育55、吉育35、吉育47、王中王和吉育56,中抗旱类型的品种有抗线4号、CK125、开育10号和吉育62号,弱抗旱品种有吉育38、中作962及中作引1号。  相似文献   
976.
应用ELISA、LAT、IHA血清试验对8头人工感染弓形虫猪的血清抗体滴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试验猪在皮下感染弓形虫RH株速殖子后,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首次检出的时间方面,LAT(第4 d)早于ELISA(第14 d)和IHA(第20 d);检出持续时间方面,LAT(54 d)长于ELISA(44 d)和IHA(19 d);平均检出率方面,LAT(7/8)高于ELISA(6.7/8)和IHA(5/8).试验结果表明,ELISA和LAT适合于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LAT更适合于猪弓形虫病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977.
针对现有采摘机器人的识别-采摘精度与效率偏低等问题,开展了采摘机器人深度视觉伺服手-眼协调规划研究。开发了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小型升降式采摘机器人,进行了采放果的工作空间与姿态分析,针对“眼在手上”模式建立了手-眼协调的坐标变换模型。对采摘机器人提出了基于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由远及近手眼协调策略,并根据RealSense与机械臂参数完成了基于深度视觉的远近景协调关键点间分段动作规划。手眼协调采摘试验表明,末端在X、Y、Z方向的平均定位精度为3.51、2.79、3.35mm,平均耗时为19.24s,其中机械臂从初始位开始采果的平均耗时为12.04s,中间识别与运算的平均耗时为3.82s,放果动作平均耗时为7.2s,机械臂动作耗时占整个环节的80.2%。该机器人结构和在手RealSense深度伺服的手眼协调策略可满足采摘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978.
在体验认知思潮的影响下,ZWAAN(2004)提出了的浸入式经历者框架,认为理解者是所描述的情境的一位沉浸其中的经历者,理解就是对这一情境的身临其境的经历.浸入式经历者框架将语言加工划分为激活、解读和整合3个成份,与现实情境的事物、事件和事件系列对应,力图从体验的角度揭示语言理解的过程,为语言理解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79.
基于无人机遥感与随机森林的荒漠草原植被分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草原是草原中最旱生的类型,属于草原的极限生态状态,也是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演变的预警区。利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提取荒漠草原草地植被类型,对动态监测草原生态安全和合理开发草地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以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内蒙古荒漠草原遥感图像,获得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图像;通过光谱连续统去除变换,增强草地植被之间的光谱差异,并构建植被指数;采用分步波段选择法选择荒漠草原植被的特征波段,实现高光谱数据降维;构建融合光谱特征、植被特征、地形特征和纹理特征等24个变量的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并与支持向量机(SVM)、K-最近邻(KNN)和最大似然分类(MLC)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4种分类方法中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分类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1.06%,比SVM、KNN和MLC等机器学习算法分别高7.9、15.61、18.33个百分点,Kappa系数达到0.90,比SVM、KNN和MLC算法分别高0.13、0.23和0.26。无人机高光谱低空遥感和随机森林算法的结合为荒漠草原草地植被分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80.
以抗病自交系K01和感病自交系K02杂交后自交所得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分离群体分析法筛选与南瓜抗CMV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通过520个随机引物和310组双引物的RAPD扩增分析,共找到了2个与南瓜抗CMV亲本K01中的抗病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S4391400和S19 S345600。这2个标记与K01的抗病基因的重组率分别为7.5%和11.8%,遗传距离分别为7.1和11.7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