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59篇
  免费   2330篇
  国内免费   4013篇
林业   2545篇
农学   2311篇
基础科学   2206篇
  4473篇
综合类   16848篇
农作物   2616篇
水产渔业   1533篇
畜牧兽医   6082篇
园艺   2481篇
植物保护   1807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865篇
  2022年   1996篇
  2021年   1814篇
  2020年   1736篇
  2019年   1689篇
  2018年   1203篇
  2017年   1804篇
  2016年   1315篇
  2015年   1843篇
  2014年   1904篇
  2013年   2352篇
  2012年   3098篇
  2011年   3300篇
  2010年   2935篇
  2009年   2486篇
  2008年   2581篇
  2007年   2368篇
  2006年   1903篇
  2005年   1479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622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土壤胡敏酸与铜、锌离子的络合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胡敏酸(HA)与铜、锌离子的络合特性。结果表明,施肥后土壤HA向结构复杂方向转化,HA与Cu2+、Zn2+之间的络合稳定性提高。HA-Cu2+的logk值,有机肥大于化肥;HA-Zn2+的logk值,以化肥的作用更明显。土壤HA与Cu2+或Zn2+络合,倾向于形成混合或多核络合物。施有机肥可提高HA-Cu2+或HA-Zn2+的结合强度和增加结合数量,而施化肥处理则相反。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的HA,玉米吸收Cu2+、Zn2+量下降,单施化肥处理下降较小;其中Cu2+吸收量受影响程度较大,而Zn2+吸收量没有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952.
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的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具有发生风硅危害的潜在气候条件;(2)土壤不合理的翻耕是造成农田风蚀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行保护性的留茬免耕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农田土壤风蚀。(3)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条播作物农田风蚀量小于穴播作物。为了有效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对作物进行高留茬处理和通过各种措施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达到最大的防风蚀作用。(4)农事操作增大了土壤风蚀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953.
低丘红壤坡耕地的水分状况变化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国治  景元书  张斌  王明珠 《土壤》2005,37(6):663-668
红壤坡耕地水分状况随年降水周期、利用类型和坡位高低而变化。0~150cm土壤贮水量大致分为盈余期、消耗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土壤水势变化与贮水量3阶段相对应,总体由大变小再回升,只是土壤剖面从上而下,水势值增大,变幅减小,100cm土层以下近乎常年稳定;在不同利用方式之间,土壤水势也有较大时空差异,花生地年际变化大,坡位上下差异小;板粟园恰好相反。在4个水势段出现频率中,水势高的水势段出现频率越高,顺序为饱和>湿润>亏缺>干旱;且饱和、湿润段出现频率比例总体上是板栗园>花生地,底土>心土>表土,坡下>坡上、坡中;低水势干旱段主要出现在坡上、土壤上层和伏秋干旱季节,出现频率比例依然是板粟园>花生地,尤其是中、下坡40~85cm心土层。由此,红壤坡耕地水分状况应因地制宜从工程、生物和农艺3方面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954.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以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长期垄作免耕对稻田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长期垄作免耕有利于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中<0.01mm土粒团聚度增大,>0.01mm有机微团聚体和>0.01mm铁、铝-有机微团聚体所占比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高,>0.01mm元机微团聚体和钙、镁-有机微团聚体显著下降.免耕10年后,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达47.5g/kg,比常规平作高41.1%,比水旱轮作高51.3%,比试验前增加了89.0%;随着土壤层次的下移,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垄作免耕与常规平作和水旱轮作相比,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增加,稻田垄作免耕有利于土壤的定向培肥.  相似文献   
955.
湖北省烤烟生产的气候分区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根据湖北各产烟县市1961—2000年的气象资料,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全省烤烟种植区划分为5类气候区,并对其气候特点及适宜移栽期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国内外优质烤烟区气候条件对比分析,探讨确定了省内优质烤烟的生产区域,其中以咸丰、利川和五峰的气候条件最为优越,为全省及县域内烤烟布局调整和相关技术措施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6.
 为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上黄试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获得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选取斑块大小及数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小流域10年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4年,该试区总斑块数增加了6个,斑块变化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坡耕地及天然草地斑块分别减少19个和12个,人工草地斑块及梯田分别增加15个和9个;平均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周长分别下降了0.14hm2和185.36m2;梯田、天然草地、疏林地、园地及居民点用地分维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坡耕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及未利用地景观的分维数有所上升,水浇地、川台地、乔木林地、水域景观分维数保持不变;上黄试区景观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均匀度指数下降5.86,景观破碎度指数上升0.002,人为干扰度增加1.95,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下降0.25,优势度指数上升0.25。目前,试区从耕地及草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林地和草地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的干预,是驱动该试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57.
利用起伏地形下水汽压空间分布式模型,通过插值计算重庆市100m高度和实际地形下月平均和年平均水汽压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重庆市水汽压的季节变化很明显;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汽压逐渐减小;各月水汽压的最小值出现在东北山区。  相似文献   
958.
对鞍山某污灌区稻田土壤、糙米以及灌溉水中重金属Cd、As、Hg、Pb含量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上低于现选择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上限.但由于受灌溉水质的影响,灌区中部利用工业废水进行灌溉的区域土壤表层中Cd和Hg含量分别为1.08mg/kg和1.03mg/kg,糙米中Hg含量为0.2mg/kg,均接近或超出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的上限,说明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水平对土壤和粮食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明显,并有可能造成粮食重金属含量超标.因此,工业废水对土壤环境质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较大,应避免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相似文献   
959.
流域内降雨—径流—土壤侵蚀过程中不同时空点处流量、流速、泥沙含量的获取将为侵蚀模拟—预报模型的建立与检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本研究提出一套测量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过程变量的自动化测量系统,系统中的量水堰和水位传感器用于测量径流流量,用薄层水流流速测量系统测量坡面流及流域沟道中的水流流速,用径流含沙量测量系统测量径流中的泥沙含量,数据采集控制及存储系统实现试验设计点处侵蚀量的动态变化过程测量及数据存储。这一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必将推动侵蚀过程测量向着更加自动化和可操作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60.
对137Cs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分布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37Cs在耕地土壤中均匀分布,在其余6种非耕地土壤中呈明显的指数递减分布;非耕地土壤在0~10 cm土层内存在一个137Cs富集层,富集层以下137Cs含量有一个骤降的过程;137Cs在耕地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大于耕层厚度20 cm,在非耕地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在24 cm左右;137Cs的面积浓度在高山草甸土壤中最大,在适温灌丛土壤中最小,前者是后者的2.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