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29篇
  免费   2350篇
  国内免费   3995篇
林业   2545篇
农学   2311篇
基础科学   2206篇
  4465篇
综合类   16843篇
农作物   2604篇
水产渔业   1532篇
畜牧兽医   6081篇
园艺   2481篇
植物保护   1806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865篇
  2022年   1990篇
  2021年   1813篇
  2020年   1736篇
  2019年   1689篇
  2018年   1203篇
  2017年   1804篇
  2016年   1315篇
  2015年   1843篇
  2014年   1904篇
  2013年   2352篇
  2012年   3098篇
  2011年   3300篇
  2010年   2935篇
  2009年   2486篇
  2008年   2581篇
  2007年   2368篇
  2006年   1903篇
  2005年   1479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622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区试品种化学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985-1990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不同试点的变化,鉴定出高蛋白质含量品种9个,高脂肪含量品种1个,兼用型双高品种14个高蛋白大粒品种1个,高蛋白产量品种10个。研究了蛋白质,脂肪,蛋白质+脂肪与蛋白质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2.
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不同畜禽粪肥在春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在氮磷钾养分等量的情况下,比较分析了施用猪粪、牛粪、鸡粪和羊粪后春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畜禽粪肥与化肥配施均能提高春小麦产量,促进养分吸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培肥土壤,尤其以鸡粪与化肥配施效果最好。相比单施化肥处理,鸡粪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籽粒和秸秆产量分别提高13.43%和8.20%,籽粒和秸秆中的氮、磷和钾含量分别提高0.73%、9.74%、6.98%和2.86%、4.00%、9.19%,氮、磷和钾的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4.27%、22.81%、22.81%和11.48%、11.11%、18.07%;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48%、52.77%、42.51%、13.46%和33.71%;磷素收获指数、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吸收利用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生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42%、52.77%、62.00%、13.47%和25.82%;钾素收获指数、钾肥农学效率、钾肥吸收利用效率、钾肥偏生产力和钾肥生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45%、52.77%、55.72%、13.47%和29.11%。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5.75%、10.94%、22.26%、1.95%、9.42%、26.85%和28.43%。  相似文献   
933.
花期干旱胁迫后限源疏库对玉米光合性能和茎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玉米花期干旱限源疏库试验,探索减轻花期干旱胁迫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去根叶组叶片可显著减少植株前期茎流,抑制叶片蒸腾,对穗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影响不显著,正常灌溉情况下还有利于延缓玉米花后穗5叶的衰老,并促进后期茎流超补偿;去耕作层1/4根系会加剧前期植株水分的散失,干旱时浅中耕的措施是不可取的,并抑制后期茎流,增大Fv/Fm;去穗虽然可以显著减少茎流,抑制叶片蒸腾,但是因缺少库需求而加速花后穗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Fv/FmFv/Fo下降,促使叶片衰老。品种间对花期干旱胁迫后不同的限源疏库处理表现出显著差异,这是生物节水和作物补偿生长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34.
弱光胁迫对两个不同类型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田条件下,花生幼苗期设置55%和85%两个遮光强度,遮光40d,研究了弱光胁迫对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和小花生品种白沙1016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苗期弱光胁迫花生主茎高显著伸长,根/冠比增加,幼苗各器官的干物质、侧枝数、叶面积和侧枝/主茎比降低;盛花期延迟,单株开花量显著减少,花生荚果产量显著降低,遮光50%处理单株结果数显著降低,遮光85%单株结果数和果重均显著降低,苗期侧枝发育不良可能是造成弱光胁迫花生减产的重要原因。两品种相比,弱光胁迫下花育22号荚果产量降低幅度小,其耐荫性好于白沙1016。  相似文献   
935.
936.
CIMMYT玉米种质AC8328BNC1的耐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翔  陈泽辉  祝云芳 《玉米科学》2004,12(2):076-078
采用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玉米品种和施肥水平两因素试验,对玉米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作变异度分析,对小区产量作方差分析和对单位产量作差数百分率分析,以系统鉴定CIMMYT玉米种质AC8328BNC1的耐瘠性.结果表明:①AC8328BNC1具有较强的耐低氮和低磷能力,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是一个优良的国外玉米种质资源,应加大研究和利用力度;②在低肥力土壤上,更应重视玉米科学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和追第二次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37.
扬麦16耐迟播早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扬麦16自2009年审定以来推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中表现出耐迟播、早熟的特性。为阐明其耐迟播、早熟的生长发育机制,比较了在不同播期(10月20日,早播;11月5日,适播;11月20日,迟播)下扬麦16和当前本地区其他小麦主栽品种的生育特性、群体结构、灌浆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扬麦16在迟播条件下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及产量下降幅度均最小,稳产性好;扬麦15和扬麦22的早播和适播产量高,而迟播相对于适播的减产幅度大,但减产原因不同,扬麦15穗粒数下降幅度较大,扬麦22则是千粒重下降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所有品种的全生育期天数均逐渐缩短。迟播时扬麦16生育期最短,开花期至成熟期天数比其他品种缩短3~5d,但其快速灌浆启动早,持续时间长,灌浆速率峰值大,千粒重高。迟播条件下,扬麦16越冬期茎蘖数、LAI及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能保持较大的生长量及分蘖发生量,群体结构协调,这是其迟播高产的基础。扬麦16耐迟播、早熟的特性明显,稳产性好,能满足当前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迟播早熟的种植需求。  相似文献   
938.
大豆胞囊线虫成熟后以胞囊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并由白色逐渐变成褐色。对白色胞囊和褐色胞囊的孵化率以及几种代谢物质(总糖,糖原,海藻糖,甘油,蛋白质,酯酶,海藻糖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褐色胞囊的孵化率明显比白色胞囊的低;褐色胞囊内的糖原、蛋白质含量较低,酯酶活性较小,但是总糖,海藻糖含量较高,海藻糖酶活性较高,说明褐色胞囊内卵的滞育率较高,其代谢物质中海藻糖和糖原之间可能存在活跃的相互转化;SDS—PAGE蛋白图谱中白色胞囊和褐色胞囊的谱带分别为15和10条,白色胞囊比褐色胞囊多116.6,79.1,68.2,64.3和60.5KDa等5条谱带;酯酶电泳图谱中白色胞囊和褐色胞囊的谱带分别为3和6条,褐色胞囊比白色胞囊多Esr^0.63、Esr^0.75、Esr^0.81等3条谱带。说明新形成的白色胞囊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在胞囊褐化的过程中,蛋白质含量下降,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增强。褐色胞囊内卵的孵化率低可能与这些物质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939.
离子注入在甜菜育种中的诱变功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了以35Kev N^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出现的各种有益变异,结果表明:1)M0、M1种子发芽率受到抑制;2)M2代主要经济性状出现明显变异,含糖率提高0.28~1.04度;3)在M1代基础上再处理1次后,产量和含糖均有明显提高;4)经离子注入可出现早熟性材料,M2代含糖积累时间较对照提前15~20d。  相似文献   
940.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68,自引:11,他引:68  
本试验选用本所选育和引进的17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各杂交种的产量、生育期和综合农艺性状的分析,选出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的杂交种CX-711、中单9409、CX-649、CX-712、CX-777、CX751等。经过对产量、千粒重、出籽率。穗长、穗粗等11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千粒重(r=0.5411*),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穗粗(r=0.4767),出籽率(r=0.4067)和穗长(r=0.14)与产量的关系呈正相关。性状之间株高与穗位高和茎粗(r=0.8222**,(r=0.7606**)、穗长与行粒数(r=0.7065**)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指出提高千粒重,增加穗粗和穗长,提高出籽率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