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林业   247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128篇
  296篇
综合类   1188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570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1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2年   2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3篇
  1931年   1篇
  1929年   2篇
  1928年   1篇
  1881年   2篇
  18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广西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毒株gp64基因的保守性,并掌握其具体的突变位点,为研究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种内的微进化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不同桑蚕产区的19株BmNPV毒株进行gp64基因克隆与测序,分析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序列的同源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构建基于gp64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广西BmNPV毒株的gp64基因ORF序列不一致,存在1590、1593和1599 nt三种类型,是由于第94~96位缺失GCG或第97~102位插入GCGCCG所致,且插入核苷酸突变仅在广西BmNPV毒株中出现.仅GXSL毒株与T3毒株的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100.0%,其余18株毒株与T3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8.5%~99.2%,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8.7%~99.6%.19株广西BmNPV毒株被分为两个亚群(cladeⅠ和cladeⅡ),其中11株独立形成cladeⅡ,7株独立形成cladeⅠ中的一个亚群;广西毒株在多个位点出现同义核苷酸突变,呈一定的规律性.[结论]广西BmNPV毒株的gp64基因具有遗传多样性,在遗传进化上较独立,插入突变显示出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通过随访对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竹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的疗效进行比较,确定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将120例Colles 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竹夹板外固定组60例及石膏外固定组60例,骨折手法整复成功后,按照组别分别给予竹夹板固定及石膏固定治疗,外固定拆除后均给予中药熏洗1个月,6个月后进行随访,并按照Gartland and Werley 腕关节评分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腕关节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竹夹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3.3%,优于石膏固定组的56.7%(P<0.01)。结论 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竹夹板固定的疗效优于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993.
In order to rapid propagation of purebred Wagyu, the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igh intensity superovulation, embryo sex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 breeds recipient cattle on calving, gestation period and calf birth weight. Wagyu were superovulated repeatedly for nine times with a 30 days interva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number of total embryos collected at the second time was 22.7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fifth to ninth times (P< 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ther groups (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mber of transferable embryos in the first to third times (P> 0.05). The available embryos number of the second times superovu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fourth to ninth times (P< 0.05),and were remarkab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eventh and ninth times (P< 0.01). There were no observably differences of pregnant rate and calving rate between sex identified embryos, and regular embryos respectively (P> 0.05).The female calf percentage of sexed embryos was 95.56%. The calving rate of the Simmental-catalo recepto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Wagyu-catalo and Holstein receptors (P> 0.05). The gestation period of Wagyu-catalo were remarkably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Simmental-catalo and Holstein receptors (P< 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immental-catalo and Holstein receptors (P> 0.05). The birth weight of female calves calved by Simmental-catalo recepto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Wagyu-catalo (P< 0.05), which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Holstein receptor (P< 0.01). The male calf birth weight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hree breeds receptors (P> 0.05).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alves in gestation and birth weight with in the same recipient breed.  相似文献   
994.
试验旨在研究疆岳驴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间的关系,探寻可用于疆岳驴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随机选取120头疆岳驴,对疆岳驴的泌乳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运用PCR-SSCP方法对疆岳驴PRLR基因侧翼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PRLR基因在疆岳驴群体中存在2种基因型:AA和AB,A为优势等位基因;测序结果显示,PRLR基因的碱基突变位置为g.29764584 C>G,该突变为同义突变,没有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经关联分析,PRLR基因AB基因型个体平均日泌乳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AA基因型个体乳蛋白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在乳糖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疆岳驴PRLR基因突变与泌乳性状存在关联性,推测PRLR基因可以作为疆岳驴乳用型选育的分子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995.
苏氨酸是家禽体内4种主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对维持家禽正常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过去十多年来有关苏氨酸对肉鸡、蛋鸡的影响机理研究较为全面,但在肉鸭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作者总结了近年来苏氨酸在肉鸡、蛋鸡和肉鸭生物学和营养生理功能上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苏氨酸在平衡日粮氨基酸、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生产性能、提升胴体品质、增强免疫机能及维护肠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同时也简要分析了家禽苏氨酸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家禽的生长阶段、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日粮能量浓度、日粮其他氨基酸含量及饲养环境等,以期为家禽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抗/感干腐病的马铃薯品种‘青薯168’和‘陇薯3号’块茎间愈伤能力的差异,从木质素与软木脂积累以及苯丙烷代谢角度探讨导致差异的原因。【方法】以抗病品种‘青薯168’和感病品种‘陇薯3号’块茎为试材,人工模拟损伤后置于常温下进行愈伤,通过测定损伤块茎愈伤期间失重率的变化和块茎在不同愈伤时期接种硫色镰孢(Fusarium sulphureum)后病情指数的变化评价愈伤效果,利用间苯三酚-HCl和甲苯胺蓝-中性红染色法分别观察块茎损伤部位木质素与软木脂的形成,并量化木质化细胞层厚度和软木脂荧光强度以说明木质素和软木脂的沉积状况,通过测定苯丙烷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产物即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木质素、总酚与类黄酮含量的变化,比较两个品种块茎愈伤能力的不同。【结果】愈伤期间,‘青薯168’的失重率显著低于‘陇薯3号’。第14天时,‘青薯168’和‘陇薯3号’的失重率分别为0.93%和1.96%,‘青薯168’的失重率比‘陇薯3号’低52.3%。同样,块茎在不同愈伤时期接种硫色镰孢后,‘青薯168’的病情指数也显著低于‘陇薯3号’。愈伤第3天接种,‘青薯168’和‘陇薯3号’的病情指数为20.36和71.59,前者的病情指数比后者低71.5%。愈伤期间,‘青薯168’的木质素与软木脂积累速率显著高于‘陇薯3号’。第14天时,‘青薯168’的木质化细胞层厚度和软木脂荧光总强度分别高出‘陇薯3号’47.4%和60.6%。此外,‘青薯168’愈伤期间表现出较高的苯丙烷代谢活性,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在第14天时分别高出‘陇薯3号’77%和65%。两个品种的总酚含量在愈伤后期也存在差异,第14天时,‘青薯168’的总酚含量高出‘陇薯3号’76%。但两个品种间类黄酮含量在愈伤期间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抗病品种‘青薯168’的愈伤能力显著高于感病品种‘陇薯3号’,抗病品种所具备的良好愈伤能力与其高活力的苯丙烷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以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为理论基础,考察自信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自信清晰度的中介作用.采用总体自信问卷、自信清晰度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量表对333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显示:自信能够预测青少年的积极/消极适应状况,但是自信对2种社会适应的预测力不同,表明自信与2种社会适应的关系紧密度不同;自信清晰度在自信与积极/消极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是对消极适应的中介效应大于积极适应,说明自信清晰度的中介功能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更趋向于泛在化、数据化、社会化、自主化。结合国内外服务现状和有关调查问卷分析,采取相关举措,提出移动软件、网络课程、个性化服务、中小学共享数字资源、共建多种图书馆联盟等五种服务方式,在资源利用上实现高校、政府、社会共赢。  相似文献   
999.
研究目的是为筛选适合陕西南郑烟区烤烟生产的蚯蚓粪与酒糟有机肥配比。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蚯蚓粪与酒糟6个配比(kg hm~(-2))(0+0、2400+0、1800+600、1200+1200、600+1800、0+2400)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蚯蚓粪1800 kg hm~(-2)与酒糟600 kg hm~(-2)效果较好,在圆顶期和成熟期,土壤容重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3.5%和7.5%,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0.7%和41.2%、40.3%和42.2%、37.1%和22.2%、16.2%和17.1%;中部叶烟碱、总氮、钾及钾氯比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6%、5.0%、3.4%和72.4%,氯和糖碱比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0.0%和6.3%;上部叶烟碱和氯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7.1%和37.5%,总氮、钾、氮碱比和钾氯比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6%、9.9%、14.3%和65.7%。综合各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和烤烟品质,在南郑地区特殊生态条件下,烤烟种植以蚯蚓粪1800 kg hm~(-2)与酒糟600 kg 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小麦的耐盐机理,在以前的工作中,本课题组采用cDNA-AFLP技术获得一个219 bp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的片段,本研究以该片段为基础,通过电子延伸、RACE和RT-PCR,得到了两个全长cDNA克隆,分别命名为TaUCH1和TaUCH2,这两条序列在编码区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保守结构域预测显示,TaUCH1和TaUCH2的中部和C末端各有一个C19肽酶结构域。将TaUCHs及其在植物中的同源蛋白进行对比发现,TaUCHs与水稻中的同类蛋白相似性最高,有88%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显示,TaUCHs在小麦中以多拷贝或基因家族形式存在。以上结果说明TaUCHs是小麦中的羧基末端水解酶基因,可能参与了植物胁迫反应中某些受损伤蛋白或重要调控蛋白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