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4篇
  48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自然保护区管理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那玉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80-16582,16585
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特点;阐述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讨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分支学科体系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指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沙柳沙障的质量损失率和抗折强度损失率2个指标的研究,分析了障边不同垂直位置、不同障边位置、不同坡位和不同障龄沙柳沙障的腐烂程度。结果表明:在垂直位置上沙柳沙障腐蚀的变化规律为地下部分的腐蚀程度比分界处和地上部分的高,从沙障底端到上端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同一障格内障边两端的腐蚀程度偏高;在不同坡位中迎风坡坡底和坡中的腐烂程度最为严重,背风坡坡中的腐烂程度最轻;2002和2006年铺设的沙柳沙障腐蚀明显,2007年铺设的只有地下部分腐蚀发霉情况。  相似文献   
103.
绒毛品质不仅影响绒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绒毛纺织品的质量。近年来,随着产绒量的提高,绒毛品质有下降趋势,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绒毛品质势在必行。绒毛品质是绒山羊育种中重要的选择参数,而控制绒毛品质的主要性状是数量性状,通过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寻找控制数量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研究其生长机理和控制绒毛生长的基因的表达机制。作者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绒毛品质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绒毛品质,且找到控制绒毛品质性状的HOX、BMP、KAP基因和色素基因等,还有寻找控制目标性状相应的QTL和对不同序列的SNPs进行GWAS分析,通过基因型的选择来提高绒毛品质,这些研究为提高绒毛品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今后研究绒毛品质的遗传因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6个微卫星位点,对中国6个绵羊品种群体进行遗传检测,计算了各品种群体的平均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同时分析了各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进行了UPGMA聚类。结果表明,6个绵羊品种Ho为0.5446~0.7140,PIC为0.5211~0.7732;6个绵羊品种都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岷县黑裘皮羊的遗传变异最高,小尾寒羊的遗传变异最低;小尾寒羊的近交系数最高,揭示该群体内近交程度可能较高。利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兰州大尾寒羊与岷县黑裘皮羊为一类,哈萨克羊与贵德黑裘皮羊为一类,泗水绵羊与小尾寒羊为一类,表明群体遗传结构与地理分布及其驯化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在以子宫内膜被嗜中性粒细胞(PMN)持续性的广泛浸润为主要特征,没有直观的临床症状,经常导致奶牛屡配不孕。在中国,由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奶牛不孕的比例达50.62%,且由隐性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奶牛不孕占其中的90%。由于隐性子宫内膜炎在发病初期不易被观察到,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故如何对其做出正确、及时的诊断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主要有阴道内窥镜法、细胞刷法、活体组织诊断法、超声诊断法及白血球酯酶法等,但目前这些诊断方法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本文对几种不同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为更早、更准确地诊断隐性子宫内膜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Purpose

We investigated the application of Kohonen Neural Networks (KNNs) in order to estimate sediment yield based on runoff and climatological data in a semiarid region of Brazil. Accurate estimations of sediment yield are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soil erosion in semiarid areas, where large quantities of sediments tend to be produced only periodically.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case study is an erosion plot within the São João do Cariri Experimental Basi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emiarid portion of Paraíba State, Brazil. KNNs are unsupervised neural networks capable of reducing a multidimensional data set to a bidimensional matrix of features, which can be used for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purposes. A total of 60 rainfall events, which occurred between 1999 and 2002, were used to calibrate and test the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LR) model was also carried out.

Results and discussion

Statistical indexes were used as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KNN and MLR models for the test data set. The correlation and relative bias of the KNN model estimations with those from observed data were 0.90 and ?4.39 %, respectively. A correlation of 0.70 and a relative bias of 15.63 % were found from the comparison of sediment yields obtained by the MLR model with those of the observed data. Analysis of the outcomes indicates that the KNN model, which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extracting nonlinear trends, produced more reliable results than the regression model.

Conclusions

The KNN model results appear to be superior to those generated by the MLR model and suggest that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may be applied to similar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07.
108.
水稻种子播前处理质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寒地水稻种子在播前按照选种、浸种、催芽、晾芽等步骤进行处理,其中在浸种步骤里,种子要经过急剧吸水的物理学吸胀和缓慢吸水的生物化学及水分散失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由于水分的变化,种子的质量(重量)性状将发生改变。系统地了解这些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准确掌握播前种子水分变化与播量的关系,对提高技术的到位率是十分必要的。1 试验材料与方法按照千粒重、粒型的不同,参试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垦稻10号(千粒重23.78g,长粒)、空育131(千粒重24.64g,圆粒)、垦鉴稻2号(千粒重31.23g,圆粒)。经过脱芒、盐水选种(比重 1.13)…  相似文献   
109.
晋西黄土区坡面糙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面糙率是研究地表径流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对坡面水文过程和土壤侵蚀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野外实地冲刷水槽法,在测定不同地类地表糙率的基础上,研究了地表鲜草量、枯枝落叶量和地表硬度对地表糙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地表糙率与地表径流泥沙含量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类地表糙率差异显著;地表糙率与鲜草量成线性关系;枯枝落叶对地表糙率的影响存在极值;地表糙率随土壤硬度的增加而减小,且成幂函数关系;地表径流的泥沙含量随地表糙率的增加而减小,二者成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0.
以多年月平均NDVI值高于0.1为阈值,对蒙古高原进行“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的子区域划分。在分析“植被区”植被对降水响应时滞性和“非植被区”陆地表面温度不同数据值与降水量相关性的基础上,子区域分别构建了TRMM3B43降水数据与海拔、坡度、坡向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陆地表面温度(LST)数据的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得到区内2006-2015年每年5-10月1km空间分辨率的月降水量降尺度模拟数据,并利用区内141个气象站点数据对降尺度模拟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蒙古高原“植被区”植被对降水响应存在时滞性,约为一个月;“非植被区”多数月份白天与夜晚陆地表面温度差(LST_D_N)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显著。(2)降尺度模拟数据与气象站点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月尺度相关系数为0.83,各站点相关系数介于0.42~0.98。(3)在生长季、月平均尺度上,降尺度模拟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其中9月和10月数据精度优于TRMM 3B43数据。降尺度模拟数据整体精度较高,加之对原始数据在50°N以上未覆盖地区的填补以及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可为区内水循环变化、农牧业生产、干旱监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