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08篇 |
免费 | 834篇 |
国内免费 | 134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03篇 |
农学 | 746篇 |
基础科学 | 583篇 |
1495篇 | |
综合类 | 7017篇 |
农作物 | 878篇 |
水产渔业 | 507篇 |
畜牧兽医 | 1945篇 |
园艺 | 1018篇 |
植物保护 | 6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3篇 |
2023年 | 315篇 |
2022年 | 671篇 |
2021年 | 708篇 |
2020年 | 598篇 |
2019年 | 546篇 |
2018年 | 459篇 |
2017年 | 719篇 |
2016年 | 420篇 |
2015年 | 626篇 |
2014年 | 713篇 |
2013年 | 859篇 |
2012年 | 1243篇 |
2011年 | 1175篇 |
2010年 | 1158篇 |
2009年 | 1000篇 |
2008年 | 980篇 |
2007年 | 876篇 |
2006年 | 750篇 |
2005年 | 603篇 |
2004年 | 393篇 |
2003年 | 229篇 |
2002年 | 208篇 |
2001年 | 225篇 |
2000年 | 176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1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北京鸭(PekingDuck)以体型外貌美观、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繁殖率高、肉品质优良而闻名于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肉鸭生产的主导品种。Z型北京鸭是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在传统北京鸭基础上经过20多年选育形成的北京鸭新品系,其商品代肉鸭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得到了一定的改进。试验的目的是比较英国樱桃谷公司和法国克里莫公司选育的北京鸭(以下简称樱桃谷鸭和奥白星鸭)商品代与Z型北京鸭商品代[北京鸭(Z4)]的体型和体重、体尺等指标的差异。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与日粮选择体重相近的北京鸭(Z4)、樱桃谷鸭和奥白星鸭初生…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基因点突变,部分毒株出现基因插入和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4.2%~98.7%;N基因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9.3%;M基因存在点突变和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0.7%~98.2%。以疫苗株H120为参照,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都出现了变异,其中S1基因变异程度最大。7株广西IBV在S1、N和M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中分别集中在2、3和3个基因群中,其中4株的S1、N和M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结果表明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已发生变异,广西IBV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缺失或插入现象。研究的结果提示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可能是目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芦苇叶片化感作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 0.025, 0.050和0.100 g DW/mL)芦苇叶水浸提液对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0~45 d),随芦苇浸提液浓度升高,加拿大一枝黄花基径和株高的累积生长量显著下降,死亡数随浓度升高明显上升;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时间持续降低,且浓度越高叶绿素含量越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之势;低浓度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处理时间持续上升,但当浓度继续升高,则二者均呈先升高后降低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丙二醛(MDA)含量随芦苇叶浸提液浓度升高而上升,且二者随处理时间呈持续升高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随处理浓度升高而降低,且该趋势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剧。可见,随浸提液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芦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胁迫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84.
86.
为调查部分省份牛结核病(bTB)的流行情况,我们在山东等14个省份34个历史上疫情较重的县共129个场户采集牛全血2 201份,采用CO2培养箱或蜡罐方法进行bTBγ-干扰素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个体阳性率为6.4%,群阳性率为42.6%。饲养模式对bTB感染影响的统计显示较大规模场的个体阳性率(6.9%)和群阳性率(60%)均高于散养户(分别为5.7%和35.6%)。而牦牛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个牛群的禽型PPD阳性统计结果显示牛型PPD阳性率越高,则禽型PPD阳性牛在牛型PPD阳性牛中的所占比率越低。在所有阳性牛群中,阳性率≥10%的牛群所占比例高达81.8%(45/55),bTB感染呈现出一个"群发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7.
慢性肾病(Chronic kindey disease,CKD)作为高发病率、低防治率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尚无非人灵长类动物在CKD模型中应用的进展报告。建立CKD模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主要是猕猴属中恒河猴、食蟹猴和豚尾猴3种。从造模方式看,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诱导性模型和自发性模型两种。诱导型造模可分为药物诱导、免疫诱导、重金属化合物诱导、辐射损伤、生物诱导等不同方法。从肾脏病理改变看,有以肾小球病理改变为主,如猪尾猴疟原虫、牛丙种球蛋白等诱导者;有以肾小管病理改变为主,如氯化镉、顺铂等诱导者;有兼顾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如猴免疫缺陷病毒(SHIV)诱导者。为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CKD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汇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讨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NIDRS)快速定量分析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硫酸盐中L-赖氨酸含量的可行性,本试验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L-赖氨酸硫酸盐添加剂76个,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中的L-赖氨酸含量进行化学赋值;用光栅型近红外光谱仪扫描L-赖氨酸硫酸盐样品,获取了不同物理状态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依据L-赖氨酸含量将样品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运用适当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L-赖氨酸硫酸盐的近红外定标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全波长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烘干、60目粉碎后的样品结合CARS算法建立的定标模型最优,定标集校正决定系数(R2C)为0.954,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510,交互验证标准偏差(SECV)为0.659;验证集预测决定系数(R2P)为0.952,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54,相对分析误差(RPD)值为3.83。由此可见,NIDRS定量分析L-赖氨酸硫酸盐具有一定可行性,对于丰富我国氨基酸盐及其他氨基酸制品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主要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本试验利用PCR对70株临床型乳房炎、55株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种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nuc、ClfA、TSST-1、PVL、Hla、Hlb、FnBPA和FnBPB 8种毒力基因在临床型乳房炎SA菌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70株)、100.0%(70株)、0(0株)、5.7%(4株)、100.0%(70株)、11.4%(8株)、97.1%(68株)和100.0%(70株);在隐性乳房炎SA菌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55株)、100.0%(55株)、0(0株)、70.9%(39株)、98.2%(54株)、9.1%(5株)、100.0%(55株)和100.0%(55株)。结果表明,nuc、ClfA、Hla、Hlb和FnBPA 5种毒力基因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SA的最主要毒力基因;PVL基因可能是引起隐性乳房炎的重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