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03篇
  免费   2636篇
  国内免费   5469篇
林业   6019篇
农学   7631篇
基础科学   4081篇
  8282篇
综合类   15315篇
农作物   3246篇
水产渔业   2180篇
畜牧兽医   6783篇
园艺   1878篇
植物保护   3593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509篇
  2022年   1371篇
  2021年   2000篇
  2020年   1822篇
  2019年   1880篇
  2018年   1303篇
  2017年   1752篇
  2016年   1674篇
  2015年   2245篇
  2014年   2085篇
  2013年   2637篇
  2012年   3015篇
  2011年   3337篇
  2010年   3108篇
  2009年   3012篇
  2008年   2854篇
  2007年   2884篇
  2006年   2627篇
  2005年   2564篇
  2004年   1262篇
  2003年   1090篇
  2002年   1001篇
  2001年   1060篇
  2000年   1146篇
  1999年   1511篇
  1998年   1247篇
  1997年   1057篇
  1996年   1014篇
  1995年   915篇
  1994年   830篇
  1993年   821篇
  1992年   667篇
  1991年   580篇
  1990年   491篇
  1989年   411篇
  1988年   307篇
  1987年   190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菜青虫细胞检测几种有机溶剂和有机磷农药的毒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MTT法研究了5种有机溶剂对菜青虫细胞生长的影响及3种有机磷农药对细胞的毒力。并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3种农药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有机溶剂除二甲苯外,其余4种二甲亚砜、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对菜青虫细胞低浓度处理时均无很大毒性。1%浓度处理16小时后细胞存活率仍分别可达99.8%、98%、97.2%、91%。分别用菜青虫细胞测得3种有机磷农药的LC_(50)为:甲基对硫磷,106μs/ml;克线磷,147μg/ml;水胺硫磷,183μg/ml。用微量点滴法测得3种有机磷农药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LD_(50)分别为:甲基对硫磷,0.458μg/头,克线磷,45.012μg/头;水胺硫磷,0.505μg/头。  相似文献   
992.
种群空间格局是生物种群在其生境空间中的分布结构,它取决于一个物种的种性。关于禾谷缢管蚜Rhopalsiphum padi (L.)的种群空间格局,国内外虽有报道,但缺乏与小麦生育期的联系。作者着重探讨了该蚜在小麦穗期的空间格局与小麦生育期的内在联系,为改进抽样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茎腐病近年来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而了解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则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作者就抗感性稳定的10个自交系双列杂交对腐霉菌(Pythium sp.)引起的茎腐病的抗性遗传进行研究,初步摸清了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94.
蘑菇褐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4~25℃,低至10℃,高达35℃,孢子停止萌发,在35℃和40℃恒温中,分别经5天和1天,菌丝均失去生活力;高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100%相对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pH值分别为6和6.4,幼嫩蘑菇煮出液最能刺激孢子萌发,该病菌在菇床初侵染源是覆盖了带有病菌的覆盖土,在夏季对覆盖土壤进行日光曝晒4~5天,覆土前7天,用36%~38%化学纯甲醛3.5kg,兑水20~30kg,喷洒于种植111m~2蘑菇的覆盖土中熏蒸48h以上,防病效果均理想;发病后及时挖除病菇,能防止病菌再侵染,减轻褐腐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995.
从配合力分析探讨甘蔗家系抗黑穗病的育种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选配的第1次无性种茎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浸渍接种黑穗病菌条件下,估算了9个亲本及其组合在新植蔗和宿根蔗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①20个家系抗性差异较大,以CP67/412、ROCl为母本的半同胞家系表现较强抗病性,而以CP72/1210、CP65/357为母本的半同胞家系表现一定感病性;②甘蔗抗黑穗病遗传是由加性效应基因和非加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③发现CP67/412、ROClgca效应值较高,CP57/614次之,均具有可作为抗源亲本的育种潜力,④根据配合力总效应值评价组合,认为CP67/412×崖84/153、ROCl×崖71/374、CP67/412×崖71/374、ROCl×崖84/153、CP67/412×崖73/512、CP57/614×崖84/153是抗黑穗病较强的组合,可用于今后抗黑穗病育种计划。  相似文献   
996.
水稻持久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病区时空动态效应强度检验为核心,以纬度病圃、抗谱测定和抗性信息流的追踪考证作为持久抗瘟性鉴定评价方法的基础。经综合评价,认为特特勃(Tetep)、小粒野生稻Oryzaminuta J.S.Presl ex C.B.Presl、湘资3150、天津野生稻、谷梅二号、魔王谷等具有持久抗瘟性,可作抗源用,其中小粒野生稻兼具持久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性能;提出了持久抗瘟性鉴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持久抗瘟性的时空动态特性、广谱抗性与持久抗性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褐稻虱苗期抗性测定,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表现抗性,抗性级别为1.0级,对褐稻虱存活率、取食量、种群建立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系统调查,抗优80上的虫量仅为感性品种汕优63上的1/7~1/20。因此,在褐稻虱中等或偏重发生年,抗优80上的虫量达不到防治指标,不需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98.
黄瓜腐霉菌苗期猝倒病致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明确了Pythium aphanidermatum主要靠生产以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为主的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的协调作用侵染黄瓜幼苗。植株胚轴细胞壁随苗龄增加,果胶物质增加最明显。病菌可在健胚轴及其细胞壁上培养产生果胶酶,其中细胞壁对PG的诱导作用比胚轴明显。随病菌致病力增强或病菌果胶酶浓度加大,胚轴的浸解和释放还原糖愈加明显。健株外渗物中虽也含有细胞壁降解酶,但比病菌的产生量少,活性低。病菌在寄生体内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总酶活性,尤其是PG总酶活性与病菌致病力关系最为密切。这类细胞壁降解酶易受培养基成分和酸度的影响。经染色、显微及超微观察证实了该菌侵入黄瓜苗的机制是以酶解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99.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分子遗传学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寄主水稻感抗机制的了解仍很有限。  相似文献   
1000.
江苏玉米纹枯菌的菌丝融合群及致病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纹枯病是江苏省春、夏玉米上近年来发生普遍、危害日重的一种病害。该病是由丝核属(Rhizoctonia DC.ex Fr.)真菌侵染引起的,丝核菌可分为不同的菌丝融合群,不同融合群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在麦类纹枯病菌的研究中已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