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2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673篇
林业   699篇
农学   787篇
基础科学   544篇
  995篇
综合类   1723篇
农作物   339篇
水产渔业   194篇
畜牧兽医   789篇
园艺   189篇
植物保护   34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河南商丘地区棉花黄萎病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河南商丘地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型群体变异,对该地区棉花上分离的8株单孢菌株的菌落形态、显微结构、致病力、ITS序列、系统进化及菌体蛋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属于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系统进化树显示8株菌株并没有聚在同一进化枝上;8株黄萎菌菌株存在致病力差异,SQ4菌株致病力最强,属于落叶型,而其它致病力较弱的7个菌株属于非落叶型;不同致病力的菌株间蛋白谱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2.
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温度范围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南方锈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也随之扩大。对于该病害发病温度范围的测定有助于病害发生范围的区划和病害预防工作的进行。试验将多堆柄锈菌接种到供试玉米材料‘郑单958’上,置于不同温度下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并观察发病情况,从而确定出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病温度范围以及发病最适温度范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病温度范围为15~31℃,最适温度范围为24~27℃。  相似文献   
63.
利用DAS-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昭通烟草脉斑病样品,结果表明存在马铃薯Y病毒O株系和马铃薯Y病毒N株系两个不同株系病毒。利用Sprimer和M4引物扩增、克隆、测序,得到长度为1 771 bp目的片段,该片段包含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3′ UTR序列以及部分Nib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与湖南HN 2分离物(GenBank No. GQ200836)和美国NE 11分离物(GenBank No. DQ157180)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均为9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4.
2007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测定了我国9个省(市)的112个小麦白粉菌株对三唑酮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平均EC50为57.25mg/L,平均抗性水平为27.39倍,其中86.61%供试菌株已经产生抗性,抗药性比敏感菌株高出10~40倍的菌株占47.32%,四川、山东、甘肃和贵州等地菌株的抗性高于其他地区。此结果可为三唑类杀菌剂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和制定合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5.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世界性的玉米重要害虫,近年来研究证明,吉林省发生的亚洲玉米螟存在化性差异,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在繁殖力、抗寒性、滞育后发育历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6.
本试验在室内17~35℃的固定温度下对番石榴实蝇的生长发育、成虫羽化时间及存活率等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17~32℃,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番石榴实蝇卵、幼虫和蛹的历期逐渐缩短,但35℃时的历期比32℃时有所延长;在23~32℃,随着温度升高,成虫产卵前期逐渐缩短。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18、7.13、11.75和12.85℃;有效积温分别为20.16、124.11、155.50和339.09日·度。成虫羽化时间从黎明持续至黄昏,在较低和较高的温度下,成虫大多集中在上午羽化,而在23~26℃下,成虫全天羽化时间比较均衡,在正午前后羽化更多。在20~32℃,从卵发育至成虫的总存活率均为70%以上,17℃时为56.15%,35℃时仅为28.56%。  相似文献   
67.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土壤黏重、耕作与起垄阻力大的问题,为改善表层土壤结构,设计了一款精旋起垄一体机,主要由深旋装置、碎土装置、成垄部件等组成,可实现旋耕、碎土、起垄等联合作业.深旋装置采用双螺旋线方式交替安装旋耕刀,间隔为60 mm,旋耕刀轴转速为260 r·min-1;碎土装置中以刀盘为中心对称安装,每侧安装3把碎土刀,...  相似文献   
68.
为评价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的应用潜力,将氟吡菌酰胺与吡虫啉种衣剂混合后采用种子包衣法及喷洒法研究其对水稻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并测定了不同施药方法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4.2、8.3、12.5 g(a.i.)/kg种子与吡虫啉18.0 g(a.i.)/kg种子混合包衣处理,播种后35 d其根结抑制率和防效分别为41.0%~51.8%和47.4%~58.6%,土壤中2龄幼虫减退率为38.6%~40.4%,显著高于单施吡虫啉18.0 g(a.i.)/kg种子处理。水稻播种后连续3次以氟吡菌酰胺250.2、375.3、500.4 g(a.i.)/hm2进行土壤喷洒,最后1次施药后7 d,其根结抑制率和防效分别为81.0%~89.9%和65.9%~74.3%,土壤中2龄幼虫减退率为65.4%~73.4%,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克百威1 800.0 g(a.i.)/hm2处理。氟吡菌酰胺各处理对水稻苗期生长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千粒重和有效穗数,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50.0%~61.2%,保产效果显著。水稻播种后35 d采用氟吡菌酰胺对稻田进行1次喷洒,对水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产效果不明显。表明采用氟吡菌酰胺与吡虫啉混合包衣种子处理及在水稻苗期进行喷洒处理对水稻拟禾本科根结线虫防效显著,具有显著的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69.
为合理预测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的种群动态,分别用1%(对照)、4%和7%氮含量的食物饲喂意大利蝗5龄蝗蝻,测定不同氮含量食物处理后意大利蝗5龄蝗蝻的生长速率,羽化后7 d的体长、股节长、胫节长、翅长、翅宽、体重及羽化后1、7、13和19 d的卵巢面积。结果显示,4%氮含量食物处理试虫的生长速率最大,分别较1%和7%氮含量处理的增加了88.02%和109.33%;4%和7%氮含量食物处理后,意大利蝗成虫的后翅宽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羽化后7 d,不同氮含量食物处理的意大利蝗卵巢面积出现显著差异,羽化后19 d,4%氮含量食物处理的卵巢面积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表明中等氮含量(4%氮含量)适宜意大利蝗生长。  相似文献   
70.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将饲粮粗蛋白质设为3个水平,分别为18%、20%、22%,将鹌鹑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鹌鹑,实验阶段为33~40周龄,研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组鹌鹑的产蛋量显著高于第1、3组(P<0.05),产蛋率显著高于第1、3组(P<0.05),第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第1、2组(P<0.05);第2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第1、3组(P<0.01).说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0%时,产蛋性能是最佳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并没有促进鹌鹑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