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73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54篇
  183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61.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北五味子色素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敬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25-20627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色素的提取工艺,为规模化提取北五味子色素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北五味子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北五味子色素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V/V),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35 min,料液比为1∶12(W/V)。[结论]筛选出北五味子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规模化提取北五味子色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2.
Several organic solvent extracts of Chenopodium ficifolium were tested for their insecticidal activity against melon and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on cucumber plants. Both methanol and ethanol extracts, at 5000 μg ml−1, were highly active giving over 80% control. The other crude extracts displayed moderate or weak insecticidal activity giving control in the range of 16–69%. Two phospholipids were isolated as insecticidal active substances from C. ficifolium.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1-palmitoyl-2-(3-trans)-hexadecenoyl-sn-glycero-3-phosphoglycerol and 1-palmitoyl-2-linoleoyl-3-glycerophosphocholine by GC–MS, EDS, mass and NMR spectral analyses. Both compounds displayed a dose-dependent mortality of A. gossypii. Furthermore, the liquid formulation that was obtained by partitioning with n-hexane from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C. ficifolium controlled melon and cotton aphid on cucumber plants eff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tracts of C. ficifolium hav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s botanical insecticides for controlling A. gossypii infesting cucumber plants.  相似文献   
863.
【目的】探究海拔因素对烟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不同海拔烟田害虫发生情况和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情况,为烟田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陇县选择不同海拔烟田,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抽取样株并记录烟株上各种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研究不同海拔烟田昆虫的时序动态、群落组织水平及相似性。【结果】烟田昆虫群落包括9目25科32种,其中害虫7目18科21种,天敌昆虫5目8科11种,主要害虫有烟蚜和斑须蝽,主要天敌昆虫有烟蚜茧蜂、丽草蛉、黑带食蚜蝇和七星瓢虫。高海拔烟田昆虫群落种类较丰富,群落结构较稳定,抵御环境变化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多样性指数最高。中海拔和高海拔烟田昆虫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各海拔烟田昆虫群落差异较大。8月中旬为各烟田害虫发生高峰期。烟蚜在田间出现时间较斑须蝽早,消失晚,田间数量较斑须蝽大。低海拔烟田烟蚜和斑须蝽数量较高海拔和中海拔烟田高。【结论】海拔高度差异及其所导致的物候差异是影响烟田昆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64.
金纹细蛾及其优势寄生蜂主要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纹细蛾及其优势种寄生蜂的主要行为。【方法】通过饲养、解剖及持续摄像记录等方法,研究了金纹细蛾及其优势种寄生蜂的取食、化蛹、羽化和交配等行为。【结果】金纹细蛾初孵幼虫入叶后先钻长(从起点至末点)>0.5 cm的"S"型蛀道再扩展潜食;老熟幼虫化蛹初期虫体僵直,间或侧翻、尾部上下摆动,随之以"3圈/s旋转1 min,间歇20 s"的周期性运动约5 h成蛹;羽化高峰在09:00左右,羽化初期,以"破壳器"破虫疤下皮,摇摆渐出至腰腹处稍停,蛹裂,成虫出,历时1~3 min,初羽化成虫静伏叶背,翅呈蓬松状,18~60 s后双翅紧贴竖起,渐长,6~20 min后复位;成虫交配高峰在08:30,交配过程行为复杂,呈"一"字型静伏2~3 h;雄虫一生交配2次,每天仅1次;雌虫一生交配1次。3种寄生蜂的寄生部位、寄生方式、寄生数量与类型、离脱寄主时间均不一致;绒茧蜂内寄外食,钻出前寄主剧烈翻滚4~5次/s,持续7 min后处于静止状态,幼虫从寄主腹部1~4节处钻出并回头呈"C"状取食,7~10 h内食完寄主后老熟结茧化蛹,羽化高峰在08:00,羽化需时15~20 min,1 h后正常飞行,成虫具明显趋光性;姬小蜂为兼性重寄生蜂,以重寄生金纹细蛾绒茧蜂为主,重寄生率93.09%,与绒茧蜂构成另一层天敌"跟随现象",其羽化分短时型和长时型,行为分为破茧、出蜂和飞离3个阶段,成虫有较强趋光性;跳小蜂为内寄生,在寄主幼虫5龄期可见,致寄主体如"麻花",17~19 d羽化,且单寄主中多个跳小蜂不同时羽化,羽化结束时,寄主躯体带多个小孔,但仍完整。【结论】金纹细蛾及其优势种寄生蜂各自的行为呈现很强的规律性、多样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5.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网络环境下高等教育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也是实现自身与社会不断发展进化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其根本目标。目前,由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数字化校园建设无法取得应有的效益,通过对甘肃省11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调研,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66.
旱地冬小麦不同覆盖模式土壤温度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党占平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319-322
摘要: 通过对两年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土壤深度、不同生育时期旱地冬小麦土壤温度资料的分析表明,覆盖栽培并不能改变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平膜覆盖栽培返青期前能够显著提高0~25cm各土层温度,垄膜覆盖栽培在越冬前能够有效提高表层土壤温度,覆草栽培仅在出苗期有一定的增温效应,返青期以后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867.
介绍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现状和从事新品种保护的工作机构,阐述了DUS测试的意义,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8.
基于LF-NMR研究包装方式和温度对鲶鱼片保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贮藏过程中包装方式和温度对鲶鱼片保水性的影响,该试验将新鲜鲶鱼片分别经空气包装(air-package,AP)、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e,V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60%CO_2+40%N_2)后贮藏于4℃和-0.7℃的冷库中,于贮藏第0、1、4、7、10、15、20、30天测定鲶鱼片的pH值、蒸煮损失率、离心失水率等指标变化,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测定鲶鱼片的水分弛豫时间(T22)、弛豫面积(P22)和质子密度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并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鲶鱼片肌纤维结构的变化,对鲶鱼片贮藏过程中保水性变化及原因进行综合判断。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组鲶鱼片保水性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蒸煮损失率和离心失水率比新鲜鲶鱼片增加,弛豫时间T22和弛豫面积P22降低。相比较而言,冰温气调(-0.7°C-MAP)样品的保水性下降最为缓慢,是鲶鱼片品质保持的较佳贮藏方法。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表明弛豫面积P22与贮藏时间、蒸煮损失率及离心失水率显著相关(P0.05);MRI结果显示,鲶鱼片的水分在贮藏过程中逐渐从肌纤维内部渗出,集聚在肌束膜上;SEM表明肌纤维细胞结构发生改变,这可能是引起保水性下降的根本原因。综上所述,该研究证明利用LF-NMR技术可快速表征鲶鱼肉保水性的变化,研究结果为选择鲶鱼片的较佳贮藏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9.
裂隙膨胀土细观结构演化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裂隙膨胀土的细观结构特征,对重塑膨胀土进行了干湿循环、三轴浸水和各向等压加载试验。利用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机对试验过程中进行无损实时动态扫描,从细观上分析膨胀土裂隙的产生以及裂隙在水和外力作用下的闭合全过程。将细观扫描数据与宏观物理参数相联系,研究裂隙对膨胀土变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约束情况下对膨胀土进行干湿循环,试样边缘以及孔洞聚集区易形成裂隙;干湿循环造成膨胀土体积收缩存在一个稳定渐近线,体缩会趋于1个稳定值。裂隙膨胀土在浸水初期产生膨胀力并出现湿胀变形;随着浸水量的增加,软化效应产生且膨胀力逐渐减小,在围压和偏应力压缩作用下继而出现体缩现象;浸水后期,在偏应力作用下试样产生剪胀破坏,再次出现轻微剪胀变形。在水和荷载作用下,不规则裂隙和孔洞逐渐演化为较规则的圆形孔洞,且圆形孔洞趋于闭合;仅在外力作用时,裂隙较难完全闭合;水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使得膨胀土裂隙的闭合效果要优于单纯施加荷载时的闭合效果。裂隙膨胀土在各向等压加载过程中存在明显屈服现象,以屈服点为分界,扫描数据和孔隙比随荷载的增大分为快速体缩段和缓慢体缩段,前者与裂隙在荷载作用下闭合并演化成孔洞有关;后者与加载后期孔洞较难闭合且形成的新结构具备抵御外部荷载的能力有关。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裂隙对膨胀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0.
论述粮食带式输送机胶带运行偏斜的几种解决办法 ,调偏后能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 ,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