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6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898篇
林业   565篇
农学   520篇
基础科学   366篇
  735篇
综合类   3987篇
农作物   694篇
水产渔业   388篇
畜牧兽医   1057篇
园艺   632篇
植物保护   317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甜玉米蔬菜间套复种模式产值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作物间套复种的经济效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甜玉米与蔬菜间套复种的8种种植模式的产值效益。结果表明:甜玉米与不同蔬菜间套作的总产量和总产值均高于蔬菜单作;其中,2004年2∶4带型处理年总产值最高,平均比单作增加49.1%;2005年夏播模式2行甜玉米‖4行甘蓝/4行莴笋(2∶4带型)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其它处理,其作物总产值达到67 377 元·hm-2,比当季蔬菜单作增加96%;2005年甜玉米间作蔬菜(2∶4带型)的秋播模式2行萝卜‖11行大蒜/2行莴笋模式总产值达64 667 元·hm-2,比蔬菜单作增加161%,其年总产值比蔬菜单作平均增加299.5%。说明甜玉米与不同蔬菜间套作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而2∶4带型的 种植模式可在蔬菜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不同来源鸡大肠杆菌致病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分别从鸡场环境、正常鸡体和病死鸡中分离大肠杆菌 ,进行致病性试验 ,并鉴定致病性较强的菌株的血清型。结果表明 ,来源于死鸡、死胚中的大肠杆菌致病性最强 ,其次是来源于鸡体喉部和空气中的大肠杆菌 ,而来源于泄殖腔、精液及种蛋表面的大肠杆菌致病性最弱。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共有 1 8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羊经布鲁菌病疫苗(S2株)免疫后的血清抗体长期动态消长规律,本试验于2012年9月-2015年9月选取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96只山羊、100只绵羊作为试验动物,经布鲁菌疫苗(S2株)100亿CFU、200亿CFU不同免疫剂量灌服,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不同时间段采血分离血清,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绵羊组在一免后20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150d抗体阳性率降至0%,免疫后180d^360d,绵羊组抗体阳性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0%~4%),二免和三免后不同时间段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与首次免疫基本一致;山羊组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20 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后90 d^360 d,免疫抗体时高时低,起伏较大,无明显规律,二免和三免后不同时间段免疫抗体消长规律与首次免疫基本一致,结果同时表明,100亿CFU和200亿CFU两个免疫剂量组的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4.
应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从山东省诸城市疑似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感染貉的肝脏、脾脏、肺脏等组织病料的研磨上清液中分离出1株病毒。分离株经Vero细胞传至第4代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经毒力测定、血清学、RT-PCR检测及测序、回归动物试验证明为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命名为CDV诸城分离株(CDV-ZC)。采用RT-PCR方法分段克隆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并测序,测序成功的各序列依次拼接得到全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DV-ZC株全基因(KJ994343)与标准美洲型犬瘟热强毒株A75/17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6.5%,而与疫苗株Onderstepoort、CDV3等亲缘关系较远,同源性为91.6%~92.0%。血凝素(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CDV-ZC株与国内野毒株LN(13)2、GP株等以及日本野毒株UENO、HAMA等共同归属于Asia-1型,在H蛋白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受体结合区即542~544位增加了1个潜在N-连接糖基化位点(N-X-S/T)。致病性强毒株CDV-ZC的成功分离及全基因序列测定加深了我们对当前中国CDV流行株遗传变异情况的了解,为CD的有效预防、诊断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鉴定及系统发生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型清道夫受体(SR-B)是清道夫受体超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机体的脂类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保护、宿主免疫损害防御、凋亡细胞清除和细胞粘附等重要生命过程。基于家蚕全基因组数据,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鉴定获得了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至少5条染色体上,其内含子的大小从几十到近万个碱基对。系统发生分析表明,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分布在3个类群:第1类群中分布的9个基因和第3类群中分布的3个基因,分别与类群中其它昆虫的同源基因形成明显的直系同源关系;第2类群中分布有2个基因,此类群中不同昆虫的同源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较为复杂。EST数据和芯片数据分析表明,多数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具有转录活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在5龄第3天幼虫组织中表达,并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推测这些基因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诠释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目的]针对土壤中农药的吸附-解吸过程会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利用这一现象,分析了扑草净在我国南方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吸附机理.[方法]吸附试验采用批量平衡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南方水稻土,红壤和黄壤对扑草净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等温吸附-解吸特征.[结论](1)扑草净在3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  相似文献   
27.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甘州区奶业生产基本情况有了全面系统认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快标准化养殖规模创办新型合作组织,加强法制和市场监管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以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为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第4外显子在西门塔尔、夏洛莱种公牛45个个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多态性,旨在为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繁殖性状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为筛选繁殖性状分子标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牛FSHR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2个等位基因A和B,3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B型和BB型.对多态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FSHR基因第4外显子第38位碱基处发生碱基C→G的颠换,使得FSHR基因编码的受体胞外域部分出现一个脯氨酸到丙氨酸的变化,结合FSHR蛋白空间结构分析发现该氨基酸变化不直接影响FSHR与FSH的结合及FSHR转导信号能力.此外,据牛、绵羊、猪、马、人和大鼠FSHR基因第4外显子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牛与绵羊该部分序列的同源最高为100%,与大鼠同源性最低为83%.  相似文献   
29.
以滇西北退化亚山草甸为对象,研究了短期封育和施用牛粪对植被的影响。通过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封育、施用牛粪增加了优良牧草的比例,提高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改变了植物群落组成;封育提高了群落植物的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施用牛粪且封育处理中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的优势度降低,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没有发生,优势种转变为西南委陵菜、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第4年地上生物量达到了101 g·m-2,显著高于对照(P<0.05)。另外,封育和施用牛粪还改变了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10~20 cm土层中根系所占的比例由5%提高到了10%以上。可见,在短期封育的基础上施用牛粪有利于退化亚高山草甸植被的恢复,对于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共轭亚油酸对肉鸡血脂含量和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艾维因肉鸡36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24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0.5%、1.0%、1.5%和2.0%共轭亚油的(CLA)的试验日粮,旨在探讨CLA添加水平对内鸡脂质代谢和胸、腿肌及腹脂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期为49d。结果表明:在肉鸡生长各个阶段,尽管CLA添加对血清中TC、TG、HDL-C、LDL-C含量和HDL—C/LDL-C影响不明显,但TC、TG含量都有降低趋势,而HDL—C/LDL-C有增加趋势。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CLA添加增加胸肌和腹脂中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TSFA的含量,降低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和TMUFA含量;胸肌中TP—UFA含量不受CLA添加的影响,但腹脂和腿肌中TPUFA含量随CLA添加而显著增加(0P〈0.05)。胸肌和腹脂中CLA含量处理组明显比对照组高,且随日粮中CLA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腿肌中CLA的含量很低,也未表现出相应的剂量效应,且仅在2%添加组检测到CLA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