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3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201篇
基础科学   114篇
  399篇
综合类   712篇
农作物   273篇
水产渔业   212篇
畜牧兽医   678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6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通过活性跟踪的方法,对瑞香狼毒(StellerachameajasmeL.)根的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作了进一步分离,从其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活性成分β-谷甾醇;从其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3种活性成分,即伞形花内酯、瑞香亭和狼毒色原酮.  相似文献   
82.
杨干象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6年在黑龙江省林甸县对杨干象幼虫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还采用了频次分布比较x~2检验的方法和若干种聚集度指标的方法测定杨干象幼虫的空间分布。杨干象幼虫不符合Poisson分布和Neyman分布,而基本上符合负二项分布。在聚集度指标的测定中,杨干象幼虫符合聚集分布。在对杨干象幼虫抽样技术的研究时,分别采用了对角线、平行线、五点式、“Z”字形以及随机5种抽样方法,同时又比较了抽样精确度,结果表明,平行线和五点式抽样方法比较好。  相似文献   
83.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的方法分析了健康和受杨圆蚧危害后的小青×黑杨 (Populus.pseudo -simonii×P .nigra)树皮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从分离的 11个组分中鉴定出 10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健康树皮中含有的特异成分是乙基苯和对二乙苯 ,含有的主要成分是乙基苯 ,占总含量的 4 8.2 %。被害树皮中含有的特异成分是苯乙烯、苯甲醛和 2 ,5 -二甲基苯甲醛  相似文献   
84.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迟凤玲 《农业展望》2008,4(6):41-43
介绍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存在问题。认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有四大发展趋势:农业科技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更加精准;各种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能力将大大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将使农业科技信息刺用率提高;网络信息平台将会得到较好利用。  相似文献   
85.
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地榆中的有效成分,分别以地榆中黄酮、皂苷和鞣质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同时提取这三种成分的影响因素(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粒径)和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药材粉碎粒径为20~40目,溶剂倍量为60,80℃下浸提1.5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能够最好的兼顾三种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86.
This paper asks whether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reduces the inter‐regional hierarchy in knowledge flow. We examine two scenarios that are the alternative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is what we call the globaliz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weakening of inter‐regional hierarchy scenario: As many regions develop their nich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the national “anchor” region loses its relative importance as the importer and distributor of new knowledge, rendering the domestic inter‐regional hierarchy less significant as a result. The second scenario is the globaliza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persistence of inter‐regional hierarchy. The nation’s traditional anchor region becomes even more active in importing technology and distributing it to other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o test which scenario is closer to reality, we employ social network metrics to analyse inter‐reg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networks using Chinese patent licensing data for the 1998–2013 period. Our findings support the second scenario, showing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anchor region persists in the hierarchical network structure as new cities enter the network. We found five anchor regions: the three usual suspects—Beijing, Shanghai and Shenzhen—plus two that were slightly less expected—Dongguan and Suzhou.  相似文献   
87.
间(套)作对棉田病虫害的防控效应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是病虫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大田作物之一,近年来基于棉田间作套种的棉花病虫害生态治理成为研究的热点。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通过改变农田的生态结构和环境条件,提高天敌的种群数量,降低或抑制害虫的种群密度,进而起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作用,是棉花病虫害防控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棉田间作套种控制病虫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合理的间作套种更是存在提高用工投入、增加病虫防治难度、加重病虫为害等多种风险。评述了棉田间作套种对防控棉花病虫害的效应及其机制,总结提出了棉田间作套种存在的风险和防控途径,对今后应用间作套种生态治理棉花病虫害的前景和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Journal of Crop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Due to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synthetic herbicides use and their reducing effectiveness due to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weeds, promotion of...  相似文献   
89.
以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杂交2-7和桂龙晚龙眼为材料,研究6个龙眼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果实品质,了解6个龙眼品种(品系)在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1)从6个龙眼果实纵径生长变化曲线可以得出: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2-7龙眼果实纵径变化呈现"快-慢-快-慢"的规律,而杂交1-3则为"慢-快-慢",桂龙晚果实纵径变化为"慢-快-慢-快"的规律;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和杂交2-7龙眼的果实横径基本保持平稳的增长速率,而桂龙晚果实横径变化呈现"慢-快-慢-快"的规律;(2)6个龙眼品种果实品质方面,桂明一号果实纵横经和单果重最大,其次是杂交2-7,再者是越南迟熟和桂龙晚,四个品种果实均比石硖龙眼大,杂交1-3果实最小;在可食率方面杂交2-7最高,桂明一号、石硖居中,其余品种均比石硖的可食率低,越南迟熟可食率最低;在可溶性固形物方面杂交1-3最高、其次是石硖和杂交2-7,其余品种的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不相上下;成熟期最早的是石硖龙眼,其次是杂交1-3和杂交2-7,再次是越南迟熟和桂明一号,桂龙晚表现特晚熟。  相似文献   
90.
文章主要对FSAE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在符合大赛规则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FSAE赛车高速性能要求的进气系统,即在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安装稳压腔.首先利用CATIA软件绘制两种进气系统的3D模型(含有稳压腔和不含稳压腔),再将其导入到ANSYS软件中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证明带稳压腔的进气系统在进气速度的均匀性与进气压力稳定性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