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7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717篇
林业   770篇
农学   1036篇
基础科学   584篇
  1160篇
综合类   1818篇
农作物   282篇
水产渔业   243篇
畜牧兽医   832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5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选择合适的灭酶处理方法,通过电子鼻、感官评价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对5种灭酶处理(焙炒、常压蒸煮、高压蒸煮、远红外处理和微波加热)对燕麦粉的气味、色泽和糊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燕麦粉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二维和三维指纹图谱均可将不同灭酶处理的样品明显区分开来;样品的感官评价气味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焙炒组,红外组,高压蒸煮组,常压蒸煮组,微波组;样品白度检测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红外组,微波组,焙炒组,蒸煮组,与色泽的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微波组和红外组的色泽明显优于其他3组的色泽。样品的糊化特性指标中,除糊化温度外,其他6项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值均差异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灭酶处理对燕麦粉的气味、色泽和糊化特性均有不同影响,应结合燕麦粉的不同用途选用不同的灭酶处理。  相似文献   
992.
韩国国土面积993.9万hm^2,耕地面积203.3万hm^2,占20.45%。全国人口4454.3万.农业人口516.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9%.户均耕地1.3hm^2。韩国农业属于小农体制下的家庭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韩国政府1972年第一次制定农业机械化事业5年计划,并采用长期低利息的贷款方式扶持农民购买农机装备和扶持农机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993.
Plant protein‐based diets are widely used for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var. Jian). The plant source antagonist, such as phytate, negatively affect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race minerals, but this aspect was not considered in previous studies on this species. A 10‐week growth trial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organic Zinc (ZnSO4·7H2O, Zn‐S) and organic Zn (2‐hydroxy‐4‐(methylthio) butanoic Zinc, Zn‐M) on growth performance, Zn retention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common carp (initial weight 10.0 ± 0.03 g). Eleven semi‐purified diets containing 7 mg/kg phytic acid were prepared with 0, 5, 20, 35, 50 and 65 mg/kg Zn from Zn‐S and Zn‐M (12.8 mg/kg Zn in basal leve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ither Zn‐S or Zn‐M inclusion improved growth performance, vertebral Zn de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fish. The Zn requirement based on WGR, vertebrae Zn and plasma SOD were 47.0, >77.8 and 48.5 mg/kg, and 63.3, 42.2 and 36.8 mg/kg, respectively, with Zn‐S and Zn‐M as Zn sources. The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Zn‐M was 2.44‐ (vertebrae Zn deposition) and 1.74‐fold (plasma SOD activity) the availability of Zn‐S in the diet of common carp. The lower growth performance and poor bioavailability in vertebrae of Zn‐S group were related to the chelating of zinc with phytic acid.  相似文献   
994.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范围内仍未解决的顽疾之一.目前,发生乳房炎后一般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不仅引起产奶量下降甚至停奶,而且会导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在此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治疗及其预防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5.
996.
4种药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病,对4种杀线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均对豇豆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效,能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和抑制根结的形成,其中10%噻唑膦颗粒剂对豇豆根结线虫的防效最好,具有低残留、持效期长等优点,可作为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的首选药剂; 其次为5%阿维菌素颗粒剂。同时供试的4种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均对豇豆安全,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0%噻唑膦颗粒剂和5%阿维菌素颗粒剂来防治豇豆根结线虫病。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时空分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超效率(evidence-based model, EBM)模型测算2001—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估计法进行非参数检验,并通过ArcGIS图示法探究全国不同地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时空分异及演进特征,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考察不同驱动因素对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综合影响。[结果](1)2001—2020年全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各省年平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2)全国的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的现象。(3)全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地区差距呈缩小态势,存在动态收敛性特征,各个省份内部的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其中西北地区的核密度曲线最为平缓,两极分化现象最为严重。(4)技术水平、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对中国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影响程度整体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结论]各省区应结合自身优势,从农业技术水...  相似文献   
998.
皂荚(属)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皂荚(属)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引种栽培、种实、刺特征与成份、抗逆性、药用价值、生态经济价值、食品及其它工业的开发应用、繁殖技术、遗传学研究等方面。从皂荚(属)资源保护、评价与合理利用及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提出开展种源试验与选择、繁殖技术研究,建立良种选育机制和种质资源保存机制,完善加工型企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等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99.
太行山低山区干旱缺水严重,大大制约了山区经济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发展山区旱作林果业和旱作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笔者在分析雨水集蓄利用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对雨水汇集、蓄存和高效利用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对香榧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同一香榧产区4个不同海拔段(300、600、800和1 000m)采集的香榧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香榧果实和果核的外观性状和果核的营养性状指标,并运用SPSS 19.0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同时建立其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对各海拔区段香榧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果长、果径、单核质量、核长、核径、核含水率、油酸等香榧果实品质指标与海拔高度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0.619、0.637、0.917、0.622、0.881和0.885;含仁率、含油率、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二十碳二烯酸与海拔高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0.780、-0.720、-0.708、-0.862和-0.700;而单果质量、核型指数、出核率、粗蛋白、亚麻酸、二十碳烯酸等指标与海拔相关性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因子,建立不同海拔香榧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F综合=0.494 F1+0.237 F2+0.153 F3+0.116 F4,计算不同海拔香榧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表现为1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