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37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40篇
  83篇
综合类   392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84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Olive anthracnose, caused by strains or populations of Glomerella cingulata (anamorph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athogenic for olive, was introduced into southern Italy before or during the 2nd World War presumably from Albania or Greece. In the following 20 years, severe outbreaks of fruit rot and dieback of twigs and branches were recorded in several areas of Puglia, Calabria, Sicilia and Sardegna. After the 1970s, the epidemics gradually regressed. At present, the disease is restricted to certain humid areas of southern Ital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is regression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a supposed change in virulence of the fungus, possibly as a consequence of mixing of the introduced strains infecting olive trees with local, less pathogenic populations of G. cingulata. The first results of a comparison of olive isolates with isolates of the pathogen from citrus and Annona muricata in Calabria suggest that the population from olive is relatively homogeneous and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opulation infecting other hosts by a number of morphological, pathogenic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912.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the susceptibility of different commercial olive cultivars to verticillium wilt. Two Verticillium dahliae isolates, obtained from olive and artichoke, were used in pathogenicity tests. Two-year-old rooted cuttings were inoculated using either the root-dip or the stem-wounding method.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with both inoculation methods. Cvs Carolea and Cipressino proved to be moderately susceptible whereas Cassanese, Nocellara del Belice, Nocellara Etnea, Tonda Iblea and Uovo di Piccione were very susceptible. The response of cv. Coratina varied from susceptibility to moderate susceptibility.  相似文献   
913.
对蔬菜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分析信息不对称的各种表现和原因,指出了直接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严重后果,最后从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发挥媒体作用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14.
采用系祖建系法 ,经过 10年选育研究 ,在中国美利奴羊 (新疆型 )品种中育成体格大品系。品系母羊群平均剪毛后体重达5 1 44kg± 4 94kg ,净毛量 3 86kg± 0 5 5kg ,且羊毛综合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各项指标全面超过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915.
探讨了ISO9906和GB/T3216标准中有关流量、扬程、效率和NPSHR的判定问题。以标准中性能保证值判定为基础,分析了标准中性能满足的保证条件,分别提出了流量、扬程、效率和NPSHR的判定的数学表达式,解决了计算机辅助试验中计算机判定的技术难题。比较了新、旧标准判别方法的优缺点,为进一步理解和贯彻实施这些标准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16.
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ecB(Fec,fecundity;B,Booroola)是在布鲁拉美利奴(Booroola Merino)绵羊(Ovis aries)中发现的能增加排卵数和产羔数的一个常染色体突变基因,是在绵羊中识别出的第1个高繁殖力主效基因。建立了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的PCR-RFLP和PCR-SSCP检测方法,对小尾寒羊、湖羊、中国美利奴、东弗里生、杜泊、萨福克、特克塞尔、多赛特、考力代、德国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以及杂种羊共6 647只绵羊的检测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准确判型,稳定可靠性好,而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检测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和湖羊携带FecB突变(A746G),中国美利奴、东弗里生、杜泊、萨福克、特克塞尔、多赛特、考力代、德国肉用美利奴和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都不携带该突变。  相似文献   
917.
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试材,对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SnRK1b亚家族OSK4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不同组织部位以及干旱、氮素、磷素胁迫下该基因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草地早熟禾OSK4基因包含典型的 STKc_AMPK_alpha,UBA_SnRK1_plant,AMPKA...  相似文献   
918.
 本文以抗病自交系黄野四-3、感病自交系8112和Mo17、耐病自交系478为材料,采用直接组织斑免疫测定法(IDDTB)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结合生物学症状研究了玉米矮花叶病毒对玉米的侵染及其运转规律,试验表明玉米抗玉米矮花叶病毒主要是抗系统传导,其次抗病毒增殖和细胞间扩展,但不抗侵入。  相似文献   
919.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草甸草原及干旱草原上的重要建群种之一。利用生物气候数据分析我国羊草的适生气候特征,客观反映我国羊草的地理分布范围及主导其分布的生物气候因子,能为我国羊草的分布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从我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获取204个羊草标本记录数据,并从WorldClim获取生物气候数据(1950-2000年),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羊草的地理分布,检测其生物气候主导因子及其适宜值。结果表明,冷季降雨量(bio19)对羊草分布的增益最大,干季降雨量(bio17)和最干月降水量(bio14)依次次之。同时羊草分布概率分别与冷季降雨量(bio19),干季降雨量(bio17)和最干月降水量(bio14)为单峰响应关系。较纬度和海拔因子,经度是影响我国羊草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20.
针对传统有机碳源使用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采用农业废弃物甘蔗渣作为碳源,开展甘蔗渣在不同pH、不同粒径、不同投加量条件下的单因素试验和在不同硫酸盐还原菌(SRB)投加量、不同甘蔗渣粒径及其不同投加量条件下的正交试验,研究碳源释放规律以及SRB利用甘蔗渣的最佳组合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的体系、甘蔗渣粒径和投量分别为60目、3.5 g·100 mL~(-1)废水时,甘蔗渣中纤维素水解速率及葡萄糖水解速率均较慢,有利于还原糖的持续积累。在100 mL废水中,SRB投加量为71.2 mg、甘蔗渣粒径和投量分别为100目和4.5 g时,SO_4~(2-)去除效果最好、还原糖水解速率最小,为正交试验的最佳组合。在此组合条件下,甘蔗渣持续供给碳源96 h后,反应体系中SO_4~(2-)去除率和还原糖释放量仍分别高达75.23%、64.03 mg·g~(-1),氧化还原电位(ORP)低至-224 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