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4篇 |
免费 | 331篇 |
国内免费 | 39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04篇 |
农学 | 685篇 |
基础科学 | 312篇 |
787篇 | |
综合类 | 1092篇 |
农作物 | 259篇 |
水产渔业 | 193篇 |
畜牧兽医 | 694篇 |
园艺 | 103篇 |
植物保护 | 3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77篇 |
2020年 | 190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172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188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214篇 |
2012年 | 261篇 |
2011年 | 251篇 |
2010年 | 274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240篇 |
2006年 | 242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100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应用点扩散函数、混合像素面积权重法和中值像素变异权重法将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反演的分辨率为30 m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干旱监测结果上推至930 m的干旱监测结果,并与Aqua MODIS数据反演的分辨率为930 m的VTCI干旱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两种空间尺度的干旱监测结果的综合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以MODIS数据反演的VTCI为参考,应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半变异函数的估计值和图像纹理特征等对尺度上推的VTC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点扩散函数和混合像素面积权重法的尺度上推效果均较好,而中值像素变异权重法的尺度上推效果较差,说明点扩散函数和混合像素面积权重法均适用于研究区域VTCI干旱监测结果的尺度转换,且点扩散函数的数据处理过程更为简单。典型样点VTCI的尺度上推结果表明,空间异质性越小,尺度上推的结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3.
PAM施用方式对土壤水热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PAM在玉米生产中的最佳施用方式,在河套灌区玉米播种时,以不施PAM为对照,研究PAM沟施、混施、撒施、穴施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PAM都可提高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干旱的玉米抽雄吐丝期、灌浆期具有显著作用;2)PAM可延缓玉米幼苗期、三叶期的土壤温度回升,抑制玉米幼苗生长;3)从玉米拔节期开始,PAM可促进玉米生长,在玉米抽雄吐丝期、灌浆期效果最为显著;4)PAM沟施、混施、撒施、穴施的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0.6%、39.3%、40.2%和31.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8.97%、25.43%、29.69%和20.46%,水分产出率分别提高31.36%、40.71%、42.15%和32.32%;5)在河套灌区,PAM撒施是玉米播种时相对适宜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4.
旨在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科学防控、适生性分析以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以盆栽香蕉苗、玉米苗和草地贪夜蛾3~4龄幼虫作为试材,用室内接虫和田间自然感虫的方法,测定了选择压力和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对香蕉和玉米的危害指数、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蛹体大小及成虫羽化率。在非选择压力条件下草地贪夜蛾主要选择危害玉米,对香蕉‘桂蕉6号’只是试探取食,接虫7天后对玉米和香蕉危害指数分别是89.05、1.58。在选择压力下草地贪夜蛾幼虫接虫3天后开始取食危害香蕉,接虫后3、5、7天危害指数分别为11.74、16.51、24.76,说明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作物。取食香蕉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生长缓慢、虫体小,3龄幼虫至化蛹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2~4天;成虫羽化历时9~14天,比取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长4~7天;取食香蕉明显影响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幼虫存活率为20.0%、化蛹率68.1%、蛹体大小1.25×0.35 cm、蛹重0.13 g、成虫羽化率47.8%,明显低于取食玉米寄主的幼虫存活率为86.7%、化蛹率97.4%、蛹体大小1.57×0.5 cm、蛹重0.21 g、成虫羽化率92.0%。草地贪夜蛾在选择压力下会取食危害香蕉,危害程度相对较轻,能完成世代生活史,但生长发育速度也较慢。香蕉不是草地贪夜蛾适宜的寄主植物,但在香蕉上暴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5.
116.
沼肥在园林植物种植中不同施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沼肥在园林植物种植中的清洁、高效施用问题,本研究以园林植物菊花和果桑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从沼液净化处理、沼液最佳喷施和园林生土熟化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确定孔径3 cm且过滤堆置厚度50 cm的核桃壳为沼液净化最佳处理。(2)菊花喷施60%的浓度沼液间隔6天,果桑喷施60%的浓度沼液间隔10天为最佳喷施处理。(3)每1 t园林生土中底施66.7 L沼肥(沼液+沼渣),定植后每隔5天喷施33.3 L沼液(浓度为60%),经50天后即可使生土熟化,供栽植园林植物所需。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在河套平原开展了地膜覆盖及穴播量对春小麦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研究,为减轻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实现精量化播种,促进地膜春小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穴播不同量(穴播量分别为8粒,10粒,12粒,14粒和16粒)的露地春小麦为对照,监测穴播不同量的地膜春小麦对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水分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降低;且从播种至灌浆期不同穴播量间的差异随着春小麦的生长而增大。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的土壤水分在孕穗期前高于露地,扬花期后则低于露地;整个生长期地膜覆盖的耗水量略高于露地。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盐分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0—30 cm土层土壤盐分显著低于露地,30 cm土层以下则与露地基本一致。地膜覆盖与露地穴播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穴播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穴播量下地膜覆盖的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高于露地,千粒重和经济系数则低于露地。露地穴播的产量及水分产出率均以穴播14粒的最高,地膜覆盖的产量以穴播12粒的最高,水分产出率以穴播10粒的最高。[结论]地膜覆盖可降低0—30 cm土层土壤盐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河套平原地膜春小麦的适宜穴播量应为当地常规露地条播量的70%至84%,即穴播10至12粒。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政府实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认识农业机械项目发展的相对重要性是分类选择补贴项目的基础,对项目发展进行评价排序是认识相对重要性的基本方法。依据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讨论了农业机械化所包含类别项目的一般层次结构,建构了农业机械项目发展相对重要性衡量指标体系。在分析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两种技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机械项目发展排序模型的结构,阐明了排序模型应用的算法,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可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