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59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4篇
  128篇
综合类   630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水稻秸秆和紫云英是稻田系统重要的原位有机肥源,明确长期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后水稻增产趋势、养分积累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以便对秸秆和绿肥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方法】  本试验为3年连续大田试验 (2016―2018年),以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处理:1)早、晚稻秸秆不还田,冬季不种植紫云英 (CK);2)早、晚稻秸秆全量还田,冬季不种植紫云英,即秸秆单独还田 (T1);3)早、晚稻秸秆全量还田,冬季种植紫云英,即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 (T2)。各处理均施用等量化肥。  【结果】  相对于对照,连续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周年轮作下水稻产量分别增加1.93%~9.15%和1.34%~12.48%,且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周年增产效果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份间水稻产量变异系数和可持续性指数分析表明,连续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均有利于双季稻持续性高产稳产,其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效果优于秸秆单独还田。连续3年6季还田后,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92%和11.10%,其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处理比秸秆单独还田处理高76.47%。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不仅有利于早稻氮、磷、钾养分积累,对晚稻养分积累也有一定的后效作用。与试验初始土壤养分含量相比,2018年晚稻收获后,对照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9.03%、11.11%、3.87%和10.57%。而相对于对照,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0.51%、25.00%、24.16%和20.37%;相对于秸秆单独还田处理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73%、7.14%和14.19%。  【结论】  在双季稻轮作系统中,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有利于早稻和晚稻获得高产和稳产,同时增加早稻氮、磷、钾养分积累,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是综合利用秸秆和绿肥资源较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62.
"项目教学法"在《果树栽培》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果树栽培教学中的实施方案以及取得的成效。认为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特别是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值得在种植类专业教学中大力推广的。  相似文献   
63.
为揭示大头鳕TNFSF6基因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大头鳕发育和神经坏死病毒(Pacific cod nervous necrosis virus, PCNNV)暴发时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获得TNFSF6 cDNA开放阅读框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相对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TNFSF6在不同组织、孵化后不同日龄仔鱼和PCNNV感染前后仔稚鱼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头鳕TNFSF6 cDNA长1 388 bp,5′UTR占315bp,3′UTR占500 bp,ORF全长573 bp,编码190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TNFSF6在各组织均有表达,但在脾脏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大头鳕孵化后15、20、37和40 d TNFSF6基因的转录水平分别是其在5 d转录水平的0.28、0.15、0.12和0.13倍。在24 d和46 d PCNNV暴发时,病鱼TNFSF6基因的转录水平高于对照组;在77 d PCNNV暴发时,病鱼TNFSF6转录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TNFSF6基因在大头鳕发育早期和仔鱼暴发PCNNV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小鼠免疫刺激后乳腺pIgR mRNA转录及乳特异性Ig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免疫刺激后昆明小白鼠乳腺pIgR基因mRNA转录和特异性IgA含量变化。选择48只健康受孕昆明小白鼠,分为A、B、C、D组,分别于分娩后第4天注射灭菌生理盐水、Lipase+灭菌生理盐水、空ISCOM和Lipase+LTB+ISCOM,每组注射12只,并于分娩后第8天和12天采集小鼠乳样、血样和乳腺组织,用间接ELISA法测定乳和血浆中的特异性IgA含量,用Real Time-PCR检测小鼠乳腺中pIgR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刺激对小鼠血浆中特异性IgA的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是免疫B组和D组中小鼠分娩后12 d的乳中特异性IgA含量显著高于8 d乳中的特异性IgA含量(P0.05)。RealTime-PCR相对定量也表明,免疫B组和D组中小鼠分娩后12 d的乳腺pIgR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8 d乳腺pIgR基因转录水平(P0.05)。免疫刺激后小鼠乳腺pIgR基因转录水平的提高能增加乳中特异性IgA的含量。  相似文献   
65.
杆状病毒表达SARS冠状病毒纤突蛋白及其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纤突蛋白(S)重组杆状病毒(rBac-SS).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约190Ku左右的重组SARS纤突蛋白(rSS)在rBac-SS感染圆昆虫细胞获得表达,并具有特异免疫反应原性.以rBac-SS感染的昆虫细胞裂解物稀释后直接包被ELISA板,与Vero细胞培养的全病毒裂解物比较,检测SARS-CoV康复病人血清特异抗体,表现出同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rBac-SS感染的昆虫细胞用于间接免疫荧光,快速检测血清特异抗体反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杆状病毒表达的rSS有望替代SARS-CoV全病毒,作为安全、敏感和特异的重组诊断抗原,并为探索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6.
纳豆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饲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系统概括了纳豆芽孢杆菌作为饲用微生物的特点、作用机理和饲用效果。纳豆芽孢杆菌是从日本发酵大豆中分离出来的,它被运用于动物饲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阐述了纳豆芽孢杆菌在肠道中的活性和增殖作用,其抗菌物质能抑制肠道好氧性致病菌生长,它富含多种酶类可提高饲料消化率,它还能刺激动物机体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最后作者提出了纳豆芽孢杆菌作为饲用微生物所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了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67.
红汁乳菇及人工合成菌根的形态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性真菌子实体、担孢子、菌丝体的形态及与宿主植物形成的菌根的结构是鉴别菌根菌种类的重要特征。AGERER[1]详细描述了Piceirhiza internicrassihyphis与挪威云杉(Picea abies)形成的菌根的显微特征,指出其菌丝套内层有厚壁菌丝,且其中一些菌丝呈平行生长。WANG等[2,3]研究  相似文献   
68.
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致病性牦牛大肠埃希氏菌,按常规方法制备了4批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对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液培养、纯粹检验、活菌计数、灭活等进行了探索,并对用该菌研制成的疫苗进行了常规检验。结果4批灭活疫苗经无菌检验为阴性;经物理性状检验为:静置后上层是淡黄色的澄明液体,下层为灰白色沉淀,振荡后呈均匀混浊液;经牦牛安全检验结果为安全;经牦牛效力试验有效。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为免疫预防该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9.
用1.5KV/cm×10(20,30)min、2.5KV/cm×10(20,30)min、3.5KV/cm×10(20,30)min 9个组合的静电场强处理柠条、沙蒿、沙打旺3种固沙饲用植物的种子,研究了静电对其种子萌发及活力的效应.结果表明,所有静电处理组合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势)、胚根生长、简化活力指数、细胞膜透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