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2篇
  免费   977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林业   585篇
农学   472篇
基础科学   371篇
  853篇
综合类   3446篇
农作物   516篇
水产渔业   353篇
畜牧兽医   1512篇
园艺   446篇
植物保护   458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422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采用水性两相分配法对经水杨酸(SA)和高温锻炼处理过的葡萄幼苗叶肉细胞中ATPase进行了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高温下,细胞质膜ATPase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均呈下降趋势,经SA和高温锻炼预处理后再经高温胁迫,发现质膜ATPase的活性低于正常条件下的水平(CK1),但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直接进行高温胁迫后ATPase活性水平,即高温锻炼和SA预处理的质膜酶活仍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并且后一种处理效果更明显.说明质膜上ATPase活性的变化对高温胁迫作出了一定的响应,SA和高温锻炼对提高葡萄幼苗叶片的抗热性与二者可以维持细胞质膜上ATPase活性的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92.
氮磷钾对西北寒旱区冬油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对西北寒旱区冬油菜越冬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与冬油菜抗性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可溶蛋白、可溶性糖等生理生化指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P、K施肥处理对冬油菜各个指标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该处理的冬油菜越冬率比CK增加了1.02 %,在各处理中最高,说明P、K配施有利于促进冬油菜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3.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对卡拉白鱼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内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设定范围内,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7.0~7.8、7.2~7.6、6.6~7.6。前肠是唇进行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中肠的淀粉酶活力最高,肝胰脏的脂肪酶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94.
Dabb类蛋白是2000年被发现的一类新蛋白家族,具体功能特征尚不明确。以耐盐碱能力极强的东北野生大豆G07256为试材,根据前期得到的野生大豆碱胁迫基因芯片表达谱,从中筛选出一个碱胁迫处理下显著上调表达的Dabb类基因(probe set为Gma.16010.1.S1_at),通过电子克隆和RT-PCR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GsDabb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多个植物物种中均有同源基因,但功能尚不明确。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分析该基因在野生大豆高盐、低温、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表明该基因能够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为研究该基因在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将全长基因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对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的耐旱性得到增强,表明该基因参与植物的耐旱过程,并能够提高植物耐旱性。研究得到对植物干旱胁迫抗性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为作物抗逆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为正确评价典型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撂荒地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关于土壤化学性质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84.63%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和88.03%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剩余通径系数分别为0.392 0和0.346 0.速效钾和有机质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积极影响, 速效钾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积极影响, 全氮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6.
梨火疫病菌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及入侵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细菌性梨火疫病最早发生在北美洲,随着水果贸易等人为因素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威胁,亟需对其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方法】苹果开花期的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梨火疫病菌适生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本研究根据这一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环境因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出了梨火疫病在中国两个苹果优势产区的潜在定殖区域。【结果】用该方法对梨火疫病在欧洲的发生情况的预测结果与其历史分布记录相符,使用相同的空间建模方法对梨火疫病在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个苹果优势栽培产区的潜在定殖区域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这两大苹果产区中优先扶持的县大多处于梨火疫病发生的高风险范围。【结论】梨火疫病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适生,在有适宜寄主分布的地区,就可能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97.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自然状态下桑花叶萎缩病的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桑花叶萎缩病对桑树的生长影响极显著,可持续造成损失;影响桑花叶萎缩病病症表现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不同温度对病原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温度与病原体生长动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Y=13.5652/[1+exp(8.8781-0.220829X)]进行模拟;病枝隐显症表现的温度临界值为28.8℃。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小黑麦耐盐性与离子吸收之间的关系,以4个耐盐性不同的小黑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0、50、100、200mmol·L-1)胁迫处理10d后,小黑麦幼苗鲜重、地上部分和根部Na+、K+、Cl-分布以及限钠能力和K+/Na+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升高,4个小黑麦品种鲜重均逐步降低,Na+、Cl-含量大幅提高;除中饲828外,其他3个品种的地上部Na+、Cl-含量均高于根部;K+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逐步下降,根部下降幅度大于地上部。随NaCl浓度的升高,小黑麦地上部限钠能力及地上部分和根部K+/Na+逐渐降低。在4个品种中,抗盐性强的中饲828地上部能维持相对较低的Na+、Cl-含量,具有较高的K+/Na+,生物量也较高;盐敏感品种劲松49则相反。说明限制地上部Na+的吸收和维持较高的K+/Na+是小黑麦耐盐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99.
甘肃省粮食作物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甘肃省14个市(州)粮食生产区域为单元尺度,对甘肃省三大类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区域内部粮食生产变化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差异较大。粮食主产区呈现由西向东、由灌溉区向旱作区转移的态势。小麦播种面积直线递减,粮、经兼用的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上升。甘肃省粮食生产品种类型及区域结构变换更替明显,种植业比较收益高低是决定更替变换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0.
根据1979—2008年泊头市逐年及季平均地面和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折线图、气候变率等分析方法,对30年来泊头市地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30年泊头市年地面平均、最高、最低温度均呈上升趋势,且年和季地面温度中均以地面最低温度升温最快。5、10、15、20 cm地温的年变化均为上升趋势,以10 cm地温上升速度最为显著;春季5~20 cm地温均呈升温趋势,以10 cm地温升温速度最为显著;夏季以10 cm地温升温最为明显;秋季浅层地温均为下降趋势,以15 cm地温下降最为显著;冬季5 cm地温升温最快。该研究为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地面及浅层地面温度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