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33篇 |
免费 | 1168篇 |
国内免费 | 68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19篇 |
农学 | 485篇 |
基础科学 | 475篇 |
1033篇 | |
综合类 | 4312篇 |
农作物 | 622篇 |
水产渔业 | 432篇 |
畜牧兽医 | 1887篇 |
园艺 | 545篇 |
植物保护 | 5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80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544篇 |
2021年 | 486篇 |
2020年 | 468篇 |
2019年 | 484篇 |
2018年 | 343篇 |
2017年 | 529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476篇 |
2014年 | 447篇 |
2013年 | 576篇 |
2012年 | 800篇 |
2011年 | 757篇 |
2010年 | 755篇 |
2009年 | 636篇 |
2008年 | 590篇 |
2007年 | 605篇 |
2006年 | 442篇 |
2005年 | 389篇 |
2004年 | 244篇 |
2003年 | 156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154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Co-Treatment of EFF and 1-MCP for Enhancing the Shelf-Life and Aroma Volatile Compounds of Oriental Sweet Melons (Cucumis melo var. makuwa Makino) 下载免费PDF全文
Compared to other melon types, oriental sweet melon (Cucumis melo var. makuwa Makino) is quite a different species with a shorter shelf-life due to its typical climacteric behavior and thin pericarp.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 treatment of enhanced freshness formulation (EFF) and 1-methylcyclopropene (1-MCP) on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content of aroma volatile compounds introduced by them of two oriental sweet melon cultivars (Yumeiren and Tianbao) during storage. The melons were stored in incubators with temperature of 15°C and a relative humidity of 85% for 24 d during which fruit quality and related physiological index were measur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both treatments delayed fruit weight loss rate and kept the fruit firmness, water content and soluble solids content.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and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 activities showed fluctuations in treated melons, while lipoxygenase (LOX) activity (P<0.01)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P<0.05) decreased compared to control.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storage, alcohols and aldehydes were the main volatile compounds, and esters gradually increased during storage. Of all the esters, acetic esters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followed by oxalic acid esters and other esters. The total content of aroma volatile compounds, esters, alcohols and aldehydes of co-treated melon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1-MCP treated and control melons. In addition, the aroma volatile peak of co-treated melons occurred later than that of 1-MCP treated and control melons. In summary, co-treatment of EFF and 1-MCP was more beneficial than 1-MCP treatment to delay ripening and senescence, maintain fruit quality, enhance shelf-life and improve levels of aroma volatil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74.
白降丽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4):619-624
按照科学性与系统性、唯一性、实用性、兼容性、完整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 根据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构造和建造目的, 将林业生态工程分为生态保护型林业生态工程、生态防护型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和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等4大类, 细分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24小类。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分为基础信息、设计信息和验收管理信息3大类, 并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编码, 编码结构由大类、小类、工程码和扩展码共4级8位码组成。林业生态工程信息数据项如已有相关的标准则沿用已有标准中的相应代码, 否则根据信息属性自行分类与编码。 相似文献
75.
采用PEG模拟水分胁迫、根系烫伤处理和0.5 mmol.L-1HgCl2处理等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比(9∶1、5∶5、1∶9)NH4+-N/NO3--N营养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水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NH4+-N/NO3--N比为5∶5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大,水分胁迫条件下,1∶9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大;根系烫伤处理后,正常水分条件下,NH4+-N/NO3--N比为9∶1、5∶5、1∶9处理的水稻吸水量分别降低26.5%、24.1%、36.3%,而水分胁迫条件下,各处理分别降低30.6%、23.9%、21.0%;加HgCl2处理后,正常水分条件下,NH4+-N/NO3--N比为9∶1、5∶5、1∶9处理的水稻吸水量分别降低47.1%、46.3%、31.8%,而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各处理分别降低46.6%、42.4%、23.5%。正常水分条件下,NH4+-N/NO3--N比为9∶1处理的水稻光合速率最高,5∶5处理的水稻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最低;水分胁迫后,9∶1、1∶9处理的水稻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比正常水分处理降低,而5∶5处理的水稻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较正常水分处理高。 相似文献
76.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防护林结构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拜泉县三道镇久胜村的4块样地为例,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生物量等方面研究了漫岗丘陵区不同防护林结构对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结构之间物种丰富度存在很大差异,6种结构13个样点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0.038,其中结构V(27年落叶松)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大,为平均值的4.4倍;结构Ⅲ(5年落叶松+5年樟子松)中5年樟子松林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6%。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得出杨树林下的植物生物多样性不如灌木和松树林下的植物生物多样性高。就树木生物量而言,南北向的杨树带生物量均比东西向的大,但两地块之间南北向的杨树带生物量和东西向树带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77.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水稻优良恢复系南花6号,获得一个水稻新型卷叶突变材料,整个生育期叶片表现为向内卷曲。经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突变体南花6号/籼稻品种DularF2君羊体中的141个卷叶单株进行基因定位,在双亲、卷叶和正常叶的DNA池中筛选N2个多态性标记RM285和RM342,并确定该基因位于水稻第9染色体长臂上,与前人报道的r19(f)相距54.7cM,是一个未曾报道的基因,暂时命名为r113(t)。利用SSR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第9染色体RM285和RM34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6.74cM和11.35cM。类似于r113(t)卷叶突变体表型未见报道,该研究结果对揭示卷叶机理及在株型改良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不同肥料类型对苦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品种‘西荞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肥料处理对苦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苦荞株高和第一节间长,以A4处理的第一节间长最长,为2.1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A2除外)。除A3外,其他施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苦荞的茎粗,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肥料处理对苦荞主茎节数没有明显的影响。除A1和A3处理外,其他施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苦荞的总干物重,但苦荞干物质在各器官的积累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苦荞的产量,以A4处理最高,为2 508.4 kg/hm~2,显著高于A5、A6和CK处理。不同的肥料处理对单株粒数、有效株数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9.
为了提高辽北地区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不施氮肥对照(T1)、牛粪+不施氮肥(T2)、秸秆还田+不施氮肥(T3)、常规氮肥(T4)、牛粪+常规氮肥(T5)、牛粪+减氮15%(T6)、秸秆还田+常规氮肥(T7)、秸秆还田+减氮15%(T8)共8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氮肥利用... 相似文献
80.
近50年陕西省无霜期的变化及果区霜冻风险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陕西省96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日最低气温资料,计算了陕西各站历年霜冻的初日、终日及无霜期,并对其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等值线在陕北大致呈经向分布,在关中和陕南大致呈纬向分布;50年间,全省96站初霜日最早和最晚平均值相差44天,终霜日最早和最晚平均值相差49天,无霜期最长和最短天数平均值相差68天;全省平均初霜日呈推迟趋势,推迟幅度约为1.4天/10年;平均终霜日呈提前趋势,提前幅度约为1.7天/10年;平均无霜期呈加长趋势,加长幅度约为3.1天/10年。最后依据风险分析理论对陕西多个苹果基地县进行了花期霜冻风险分析,得出其风险的空间分布特点,结论对精确指导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