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33篇 |
免费 | 1168篇 |
国内免费 | 68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19篇 |
农学 | 485篇 |
基础科学 | 475篇 |
1033篇 | |
综合类 | 4312篇 |
农作物 | 622篇 |
水产渔业 | 432篇 |
畜牧兽医 | 1887篇 |
园艺 | 545篇 |
植物保护 | 5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80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544篇 |
2021年 | 486篇 |
2020年 | 468篇 |
2019年 | 484篇 |
2018年 | 343篇 |
2017年 | 529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476篇 |
2014年 | 447篇 |
2013年 | 576篇 |
2012年 | 800篇 |
2011年 | 757篇 |
2010年 | 755篇 |
2009年 | 636篇 |
2008年 | 590篇 |
2007年 | 605篇 |
2006年 | 442篇 |
2005年 | 389篇 |
2004年 | 244篇 |
2003年 | 156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154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以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为对象,利用水培法进行耐盐鉴定,初步研究不同盐浓度对地毯草坪用品质、叶色和枯黄率的影响,并对地毯草耐盐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在低浓度处理下(0~120 mmol·L-1),叶色和坪用品质得分6分以上;而在高浓度处理下(140~180 mmol·L-1),景观价值低于6分。叶片枯黄率与之正好相反,在低浓度下(0~140 mmol·L-1),枯黄率较低;而在高浓度下(160~180 mmol·L-1),枯黄率超过50%,从而导致地毯草草坪观赏价值过低。通过建立回归方程,以枯黄率50%作为确定存活的临界值指标,求得地毯草具有盐半致死临界浓度为141 mmol·L-1。 相似文献
53.
54.
55.
本研究通过对2011~2014年间在黄海及东海北部采集的36种海洋鱼类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计算底层饵料贡献比(Bp)来确定鱼类的食性,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计算其营养级(TL)。结果显示,这36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为2.75~4.34,平均值为3.47。其中,4种为完全浮游生物食性,8种为底栖生物食性,完全底栖生物食性为12种,混合食性为12种。中(TL=3.5~4)、低(TL<3.5)营养级的种类占大多数(91.67%),而高营养级(TL>4)种类较少,仅为3种,且全部为混合食性。营养级的研究结果与1986、1992和2004年的研究对比发现,个别种类发生了改变。如蓝点马鲛(Sconberonorus niphonius)营养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黄鲫(Setipinna t)aty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食性的研究结果与2004、2009和2011年的研究对比发现,有些种类食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有些种类食性几乎没有变化,如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相似文献
56.
直接利用传递函数对分叉结构进行模态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直接利用传递函数对分叉结构进行模态综合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一般都需要对大矩阵进行求逆运算,而此方法只涉及分叉结构结合部的传递函数矩阵的求逆,因此求逆计算量很小,特别是当直接采用传递函数的测量值进行模态综合时,就更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7.
4种保水剂吸持水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比较研究了白金子(BJ),沃特(WT),巴斯夫(BF),黑金子(HJ)等4种保水剂的吸持水特性及对不同酸碱溶液的反应.结果表明,4种保水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最大,其次为1∶5的土壤漫提液中,在0.9%的NaCl溶液中的最小;且在土壤浸提液中,吸水倍率大小依次为:白金子(BJ)>沃特(WT)>巴斯夫(BF)>黑金子(HJ).4种保水剂在pH 5~9的范围内,能吸收比自身重200多倍的水分.保水剂在蒸馏水中重复使用6次后,其吸水倍率仍可达到初始吸水倍率的50%以上.4种保水剂中,BF和WT具有快速吸水、缓慢释放的特性.初步认为测试的4种保水剂中BF的吸持水特性最好,其次为WT,最后是BJ和HJ. 相似文献
58.
59.
银合欢冲沟治理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元谋县人工银合欢(leucaena)治理区与非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侵蚀量及林地土壤贮水等方面的研究表明:银合欢作为干热河谷退化生态冲沟治理的先锋树种,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很强的水源涵养功能和明显的经济效益,治理区减少地表径流的能力是对照地的5~6倍,减少的泥沙量是对照地的8~9倍,经济产值增加4倍多,并极大地改善干热环境,降低旱季最高温0.93℃,增加空气相对湿度17.15%,为其进一步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在动物体内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是以酶原形式存在于溶酶体中,能水解多种蛋白,是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候选功能基因。为开发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本研究对大口黑鲈EST-SNP库中CTSB基因上的SNP位点进行筛选。经PCR扩增和测序分析,从该基因中筛选到1个SNP位点(命名为C+598G),该位点属于错义突变位点,编码的甘氨酸突变成为精氨酸。采用Sna Pshot方法对C+598G位点在165尾大口黑鲈养殖样本中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在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C+598G位点在养殖群体中存在CC、GC和GG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是40.6%、47.3%和12.1%,C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64.2%和35.8%;该位点在群体中的观测杂合度(Ho)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73和0.354,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进一步分析不同基因型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个体的体质量、全长、体高、尾柄长和尾柄高性状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GG型、GC型和CC型,其中GG型个体在体质量上显著小于CC型个体(P<0.05)。本研究获得的C+598G标记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显著相关,可作为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的生长标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