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翟夏杰  张蕴薇  黄顶  王堃 《草业科学》2016,33(6):1213-1221
牧草育种工作是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总结了中、美两国在牧草种质资源、牧草育种技术、牧草育种体系的现状与差异。主要表现为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量较少,虽然做了大量评价工作,但利用不足;常规育种方法仍旧是两国培育新品种的主要模式,但是我国在投入和研究的细致程度上还有较大差距;美国的研究主体更加多元,重视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学、研、推有效结合,共同促进了美国牧草产业的高速发展。了解中美牧草育种的现状与异同,可以为中国牧草育种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陈超  黄顶  王堃  张卫华  孙增慧  陈龙 《草地学报》2014,22(4):722-727
公路的建设给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人为干扰和影响,公路建筑材料的运输给外来植物的引入带来风险,公路修建以及环境因子则影响外来物种的建植和扩繁。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的柏油公路,对草木犀属(Melilotus)外来植物沿公路的入侵状况进行样带调查,以探讨外来植物沿公路分布和扩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路两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草木犀属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路旁有农田的地段中,草木犀属植物的分布密度要显著大于有草地的地段(P<0.05)。距离则是影响草木犀属植物分布密度的重要因素,随着从路基到路旁生境距离的增加,草木犀属的分布密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此外,公路的走向也影响草木犀属植物的分布,草木犀属在下风向的分布密度显著大于上风向的分布密度(P<0.05);公路两旁高大树木的遮阴同样影响草木犀属植物沿公路的分布,遮阴环境影响草木犀属一年生植物的密度(P<0.05),但对于二年生植株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3.
放牧是影响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生长最主要的干扰因素之一,长期的放牧已经改变草地植被生物学特征,造成草地退化。于2010-2012年在河北坝上草原研究季节放牧压调控对草地植被生物学特征变化的影响。试验设计为2因素3水平的野外放牧试验,即:不同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放牧压(重度放牧、适度放牧、休牧),放牧家畜为蒙古绵羊。主要测定不同放牧季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春季放牧处理对草地植被影响最为显著,而夏季和秋季实行重度放牧和适度放牧轮换对草地优势植物高度、盖度、生物量影响不显著;在整个放牧季中放牧处理连续重度放牧的植被高度和地上现存量最低,与适度放牧相比,重度放牧可使草地优势植株的高度、生物量分别下降31.0%和17.5%。放牧制度T1(春季禁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为最合理的季节性放牧调控措施,将为改善该地区草原牧草生物量、营养价值、以及草地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草篱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华北地区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狼尾草和野古草两种人工草篱在不同雨强(22,36,63 mm/h)和不同坡度(5%,10%,15%,20%)条件下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野古草草篱可减少7%~37%的地表径流和49%~63%土壤侵蚀,狼尾草草篱可减少30%~72%的地表径流和69%~89%的土壤侵蚀,数据显示两种草篱均能减少坡耕地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且狼尾草草篱的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好于野古草草篱;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与草篱、坡度和降雨强度均呈显著相关,其中草篱带是影响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5.
农牧交错带草地开垦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明确草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以华北农牧交错带2种类型草地及其相应开垦的农田为对象,采用成对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草地土壤表层(0~20cm)有效态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钼)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农牧交错带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典型草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分别上升8.8%和16.4%,其他4种微量元素含量下降16.4%~28.1%。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标准,典型草地区域有效态硼、钼含量处于高水平,有效态铜处于中等水平,有效态锌处于极低水平;有效态铁、锰在典型草地为高水平和中等水平,开垦为农田后分别降到中等水平和低水平。低湿草甸开垦导致微量元素含量下降10.6%~77.7%,其中有效态铁、硼、钼处于极高水平,有效态锰处于中等水平,有效态锌处于极低水平;有效态铜由低湿草甸的高水平降到农田的中等水平。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限制草地植被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由典型草地开垦的农田其土壤有效锰含量不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求。建议研究区禁止开垦草地并对已开垦的草地实行退耕还草,同时建议建立基于土壤微量元素密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以坝上天然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利用方式(打草场、冬牧地、公牧地)对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物种组成、功能群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牧地的群落高度、物种数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最大,打草场的群落盖度显著大于放牧地(冬牧地和公牧地)且其地上生物量与冬牧地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打草场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冬...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究狼毒种子对6种草地植物针茅(Stipa copillata)、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分别将不同密度的狼毒种子(0、5、10、20、40粒/皿)和6种草地植物种子(10粒/皿)一起培养,并测定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狼毒种子密度增大,受试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先增大后减小,且为促进作用,在狼毒种子密度为10粒/皿时促进作用最大,促进作用由大至小依次为披碱草,羊草,扁穗冰草,针茅,碱地风毛菊,独行菜。除碱地风毛菊根长在狼毒种子密度为10粒/皿时存在微弱的抑制作用之外,其他受试植物根长苗长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日光辐射对老芒麦再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顶  李子忠  樊奋成 《草地学报》2003,11(4):338-342
采用CI 31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在晴天和阴天对老芒麦再生草的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及蒸腾速率等相关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和阴天不同日光辐射下,再生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晴天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晴天或阴天,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相关性一致,其主导因子与净光合速率相关性排序为: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其中可控因子是蒸腾速率,而蒸腾速率则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因此保持老芒麦再生草旺盛的蒸腾速率是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9.
潘利  张玉娟  阎子盟  唐士明  黄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85-5486,5492
河北坝上地区是我国华北农牧交错区的主体部分,草原畜牧业是该区域的主导产业,针对该区域草地畜牧业所面临的生态和生产的问题,选取沽源、围场和丰宁3个典型县域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测定和年鉴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从饲草供给与家畜需求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县的草地产量与2012年农业部年鉴统计数据相一致,围场最高,其次是沽源,丰宁最低;饲草供给量与年鉴统计结果一致,且沽源县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在4个土层均显著高于丰宁和围场县,并根据各个县农业资源现状提出了沽源和丰宁2个县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模式、建立人工草地、开发新的饲料资源等方法解决饲草需求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