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对辽宁地区油松枯萎病的病原菌及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广泛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确定油松上5种病害。接种试验证明松落针病[Lophoderm ium conigenum(B runaud)H ilitz]、松赤枯病(Pestalotia funereaDesm.)和松叶枯病(Sphaeropsissp)3种病原有明显致病性。3种病原菌在36h时孢子萌发率达到99%以上。菌丝的最佳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最佳碳源是果糖和蔗糖,最佳pH值6~8。  相似文献   
62.
沿海棉区移栽地膜棉密肥研究初报黄荣,马刚,陈雪平江苏省启东市农业局226200郁建萍,黄亚萍,陈飞江苏启东市东元农技站2262351试验设置试验在启东市东元乡滨海村棉田进行,土质沙壤,肥力中等偏上。供试品种泗棉3号。前茬蚕豆,套栽棉花。棉花4月1日播...  相似文献   
63.
红小豆胚囊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红小豆花、幼荚脱落的原因,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红小豆胚囊的多糖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红小豆雌蕊发育早期,淀粉粒积累于子房壁,以后珠被中积累淀粉粒。胚囊成熟后,胚囊中不积累淀粉粒,只呈PAS正反应。胚珠合点端是营养进入胚囊的主要通道,胚囊营养不足可能是幼荚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比较越南槐野生与栽培根系内生真菌组的结构及宿主相似抑菌功能,为利用有益内生真菌组改善栽培宿主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别从野生和栽培根系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特征鉴定内生真菌;分别采用琼脂块法和平板对峙法,以人体病原菌和丝状病原真菌为靶标菌,测定根系内生真菌组各分类单元的抑菌圈和抑制率。【结果】从越南槐野生和栽培根系分别分离鉴定得到234株36个分类单元和48株10个分类单元的内生真菌。野生根系内生真菌组的属、优势属、特有属、种、特有种的数目为栽培根系内生真菌组的3~5倍,其α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栽培根系内生真菌组(P<0.05),而两者间的β-多样性指数均极低。对于宿主相似抑菌活性分类单元的数目,野生根系内生真菌组是栽培根系内生真菌组的6~10倍,其中,分类单元Colletotrichum simmondsii对3种人体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或等于阳性对照,Aspergillu.flavus、Phoma sp.、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Trichoderma asperellum、Trichoderma sp.、Talaromyces funiculosus、Fomitopsis sp.、Fusarium solani和Rhexocercosporidium sp.等9个分类单元对3种丝状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50%。【结论】越南槐野生根系内生真菌组具有生境特异性,生物多样性更丰富,且有强广谱的宿主相似抑菌功能,有益于在宿主根系合成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多样的代谢产物,进而赋予宿主药材独特的药效,可应用于改善栽培宿主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65.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Bmal1)蛋白在牦牛卵巢中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在牦牛卵巢中,Bmal1蛋白主要在生殖上皮以及不同大小的卵泡颗粒细胞层中表达。根据试验结果推断Bmal1基因可能参与牦牛卵泡发育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66.
广西喀斯特地形广布,石漠化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在喀斯特地区发展合理的复合种植模式既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又能对石漠化治理产生积极作用。大豆是广西喀斯特地区常见的经济作物,花椒的引进及推广也成为喀斯特地区扶贫产业之一。在花椒生长早期于行间设置3种大豆套种密度,分析其对花椒生长特性、叶片含水量、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密度大的处理(大豆45株/m~2)花椒叶片含水量较高,植株生长较好;花椒套种大豆既能获得大豆短期收益,也具有增强花椒光合作用,促进花椒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究进口紫花苜蓿种带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对动植物的致病性,本研究从北美和欧洲共收集到紫花苜蓿种子样品34份,所有样品经室内研磨稀释分离培养,共获得39株种带细菌分离物,结合常规表型特征及16S rDNA鉴定方法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并在室内采用菌悬液皿内发芽及盆栽接种法和腹腔注射法分别测定了21株代表细菌对供试紫花苜蓿和昆明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1)39株细菌隶属3门15属,门分别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其中优势门为厚壁菌门;属地位的分别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马赛菌属、短芽孢杆菌属、欧文氏菌属、泛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肠杆菌属、假芽孢杆菌属、假节杆菌属、红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土壤芽孢杆菌属和微杆菌属,其中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2)红球菌属GCKH菌株仅对紫花苜蓿致病;不动杆菌属ZSR17、埃希氏肠杆菌属ZSR25和马赛菌属R1菌株仅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而欧文氏菌属ZF1和ZS3、泛菌属CQ10和ZS6菌株既可以引起紫花苜蓿致病,又可以引起小白鼠发病,是潜在的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病原细菌。研究结果初步探明了欧美进口紫花苜蓿种带细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68.
69.
采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藤县大果红山茶(Cammellia magnocarpa)形态特征与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藤县大果红山茶茶树高5~10in,树皮呈灰色,表面光滑;果实为蒴果,呈青红色,果形有球形、卵形、梨形和盘形等;单株平均有鲜果62个,单果重337.11-720.83g;按茶树种植密度1110株/ha计,每公顷可产鲜果32767.20kg,产油1028.02kg。说明藤县大果红山茶原始茶林经济性状优良,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索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广西重要的药食两用水果--荔枝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本文在进行采集、分离、筛选和鉴定的基础上,对枯草芽孢杆菌ON-6菌株发酵液提取拮抗物质方法、拮抗物质的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ON-6菌株发酵液采用浓盐酸沉淀法及硫酸铵沉淀法,得到的提取液均有抑菌活性,表明ON-6菌株能产生能蛋白类和脂肽类抗生物质。对该菌株的蛋白粗提液进行30~60℃处理30 min,其活性保持不变,121℃处理20 min,活性丧失不足原有的40%;作用活性pH值在5.0~8.0范围内;对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和胃蛋白酶部分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