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1 流行及发病情况 2011年10月份以来,祁连县央隆乡托勒村三社25户牧民母羊群发生以小肠出血、胆囊肿大为特征的高致死性疫病,1个月内共发病96只,死亡94只,致死率为97.92%,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此起疫病病程为2~4 d,经用抗生素治疗后2只存活.该羊群6月份曾全群注射三联苗(快疫、瘁狙、肠毒血症). 此次发病均为2岁以上成年母羊,2岁以下母羊和羯羊未见发病;发病区域仅限于冬季草场、高山草场,其他村社未见发病.25户牧民存栏羊12 000只,发病率为0.8%.病羊曾用庆大霉素、消炎利胆片、油剂青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环丙沙星类抗生素有一定疗效,但大部分仍然死亡.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 2 0 0 0年 4月 1 3日在坡荷乡街上诊疗过一例耕牛因采食过量黄豆藤叶而引起的急性瘤胃臌胀 ,后经及时抢救得以治愈 ,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坡荷乡坡荷街一农户将刚收割的黄豆藤用来饲喂耕牛。由于疏忽管理 ,将黄豆藤堆于牛栏边 ,致使耕牛采食过量。翌日早 9点 ,畜主发现牛有反常表现 ,急忙求诊。2 临床症状病牛举止不安 ,眼结膜潮红 ,呼吸急促 ,颈静脉怒张 ,腹部明显臌胀 ,叩诊呈鼓音。体温38 6℃。3 治疗消气灵 2 0毫升 ,加适量常水一次灌服。比赛可灵 1 0毫升 ,肌注 ;青霉素 480万单位 ,肌注。同时用 1 6号长针头瘤胃穿刺放气…  相似文献   
13.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杉木纯林为对照 ,探讨了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 2 7年生的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的养分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各树种、各组分凋落物中N、P、K平均质量分数大小基本上为N >K >P。混交林凋落物N、K平均质量分数大于纯林 ,P质量分数略低于纯林。观光木的N、P质量分数高于混交林和纯林杉木 ;K质量分数高于纯林杉木 ,低于混交林杉木。不同树种、不同组分间N、P、K质量分数的月份动态不同。混交林全年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N、P、K量分别为 4 8.5 2 8、2 .32 4、19.84 3kg·hm-2 ,纯林为 37.16 3、2 .339、18.4 0 6kg·hm-2 。混交林和纯林全年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在 3月份、8月份和 12月份出现峰值 ,N、P归还量以 3月份最高 ,K归还量以 12月份为最高 ;混交林归还土壤的N量明显高于纯林 ,K量也高于纯林 ,这对保持林地的长期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混交林中N总归还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为冬季或春季 >夏季 >秋季 ;P总归还量季节变化为 :冬季、春季 >夏季和秋季 ;K总归还量季节变化为 :冬季 >秋季 >春季 >夏季 ,其动态与混交林杉木的动态一致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我县移栽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其中套栽棉花约占78%左右。苗床主要推广了控温管理的方法。由于管理技术比较复杂,群众难于掌握,往往棉苗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敲低Bmal1基因对体外培养牦牛颗粒细胞雌二醇(E2)和孕酮(P4)分泌的影响。应用siRNA技术下调颗粒细胞中Bmal1基因的表达,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E2与P4含量,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激素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经si-Bmal1转染颗粒细胞后,E2分泌量显著下降,P4分泌量极显著下降;在mRNA检测水平上,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Star的表达量下降;在蛋白检测水平上,Cyp19a1、Star的结果与mRNA表达基本一致。综上表明,敲低Bmal1基因能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牦牛颗粒细胞E2和P4的分泌水平,Bmal1基因参与牦牛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白蜡又名虫蜡,是一种动物蜡,在工业和医药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文章主要介绍了白蜡虫的人工养殖方法以及蜡花采收技术.  相似文献   
17.
双柏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文章在阐述保护区自然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特点,从自然性、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科研价值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认为该保护区重要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丰富,以热带季雨林和绿孔雀、滇南苏铁等为代表的生态系统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科学研究及保护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8.
临床应用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性。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黏菌素被视为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宠物和人类中已出现质粒介导的新型移动黏菌素抗性基因,产生的获得性耐药菌株将严重影响黏菌素的疗效,增大耐药基因跨物种传播的风险,给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论文从目前黏菌素的使用情况、耐药性形成和传播机制以及黏菌素耐药菌流行现状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伴侣动物临床用药和耐药性转移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乙酸乙酯相活性富集片段对田七(Panax notoginseng)主要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 mg/m L的南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田七炭疽病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ehum gloeosporioides)、田七根腐病原茄镰孢(Fusarium solani)、田七黑斑病原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9.66%、74.42%和75.93%;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种病原菌抑制率最大,分别为90.41%、82.68%、71.79%;富集片段F2在10 mg/m L浓度下对3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以牛大力种子为材料,分别使用GA3、6-BA、复硝酚钠和萘乙酸钠处理牛大力种子,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牛大力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6-BA处理对牛大力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复硝酚钠、萘乙酸钠处理对牛大力种子发芽效果不明显.GA3、6-BA、复硝酚钠和萘乙酸钠处理对牛大力幼苗各指标分别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