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91.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并结合分光光度法,对黄、黑2种色型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L.)各发育期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色型黄粉虫的各发育期,共发现迁移率不同的酯酶同工酶酶带15条,这些酶带分布于5个不同的泳动区;黑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比黄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各多1条特征性酶带;同一色型黄粉虫各发育期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酶活性强弱及迁移率也变化较大,卵期的酶带数最少(4条)、最弱,其中2条为卵期的特有性酶带.酶活性检测进一步表明:从卵至成虫期,黑色型黄粉虫的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磷酸酯酶(ACP和AKP)活性均比黄色型黄粉虫高;同一色型黄粉虫各发育阶段的CarE、AchE及ACP和AKP活性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即:卵期<成虫期<蛹期<幼虫期.上述结果为黄粉虫的抗药性研究及品种选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2.
 随着桉树人工纯林的面积扩大,桉树病害也日趋加重,严重影响和制约桉树产业的发展。2008年至今,在云南省石林县和红河州桉树种植区发生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嫩枝、枝条和主干,发病初期,感病枝条和主干上产生红褐色圆或椭圆形坏死斑,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圆或不规则溃疡斑,病变扩展到木质部后,常造成枝条生长畸形,易引起刮风断裂。主干树皮下明显呈黑褐色坏死,并造成感染面周围树皮开裂,溃疡处一般可看到流胶,严重时造成整株干枯死亡。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通常在 10%~25%,重者可达 40% 以上,引起桉树溃疡和枯萎死亡。本文通过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传统、分子鉴定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以期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黄琼  田玉红  林翠梧  陈海燕  韦万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57+10921-10857,10921
[目的]优化牡荆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对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微波法提取,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用Lq(3^4)正交试验对牡荆叶、茎、花、果实和根部中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比较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差异。[结果]牡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为0.30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温度为90℃,固液比为1:30,微波辐射时间为12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牡荆叶的黄酮含量为9.33%,茎为3.19%,花为8.52%,果实为5.67%,根部为4.31%。[结论]该研究可为牡荆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精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映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不同蒸馏时段丁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85.574%~58.519%)、乙酸丁香酚酯(8.845%-30.584%)、β-石竹烯(1.758%-5.680%)、α-石竹烯(0.257%~1.005%)。[结论]蒸馏时间对丁香油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丁香酚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乙酸丁香酚酯的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95.
川硬皮肿腿蜂离体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天牛血淋巴、鸡蛋黄和牛奶液配制成7种不同梯度的混合营养液,再分别用ParaIilm膜封装成人工幼虫,离体培养川硬皮肿腿蜂Sderoderma sichuuanensis xiao(Hymenopter-a:bethylidae)。结果表明,该蜂不能在人工寄主上产卵,人工转接的蜂卵和初孵蜂幼虫在血淋巴含量为30%以下的人工幼虫上成活率很低;而在血淋巴含量为40%以上的人工寄主上成活率较高,但发育成熟的蜂幼虫绝大部分不能从人工寄主上脱离,导致最终的成蜂率很低。  相似文献   
96.
佛手为芸香科柑橘属香椽的变种.根据其出产地不同可分为多个品种,如广佛手、闽佛手、金华佛手、川佛手等.极具观赏价值,而且药用价值颇高.盆栽佛手时水分往往由于受到盆体容积的限制,不象直接栽在大田土壤中一样调节性大,在蒸腾量较大的情况下植株容易造成水分失调,引起生理障碍,达不到盆栽观赏的效果.因此,研究盆栽佛手的土壤适宜湿度,有利于盆栽佛手植株的生长,促花保果,保证其适宜的挂果量和挂果期.本试验旨在探讨盆栽佛手较为合理的土壤湿度范围.  相似文献   
97.
甘蔗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成虫趋光性弱,用灯诱法预测虫情效果不大,我们于1975年开始试用性外激素粗提物作虫情测报,指导大田防治的研究,结果如下: 雌娥性外激素活性:用水盆式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放未交配活雌蛾一头,于晚上进行田间诱捕,共77次,593盆,总诱雄量2040头,平均诱捕率52.5%,诱雄量3.4头/  相似文献   
98.
在25℃恒温和RH75%条件下,观察了川硬皮肿腿蜂在黄粉虫蛹上的寄生能力和繁殖能力,及其各个阶段的发育、存活情况,编制了川硬皮肿腿蜂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具有较强的寄生力,首次接蜂的寄生率平均为91.67%,转移1次、2次、3次、4次后的寄生率分别为91.30%、94.92%、84.62%、78.13%;同时,转移接蜂试验显示川硬皮肿腿蜂有84%能转移寄生1次,33.33%能转移寄生4次;川硬皮肿腿蜂在单个黄粉虫蛹上每雌平均产卵量为71.22粒,在多个黄粉虫蛹上每雌平均总产卵量为191.73粒;川硬皮肿腿蜂的卵、幼虫、蛹的存活率分别为93.82%、56.73%、67.36%;种群趋势指数I为24.48。  相似文献   
99.
1 佛手盆景的造型形式及修剪制作佛手盆景是通过整形、修剪、布置等工艺手段,把自然美和艺术美结合为一体,制作出风姿典雅、形态奇特的艺术品。佛手盆景栽植有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临水式等多种方式。直干式的佛手盆景主干直立挺拔,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气势;斜干式的自有久经  相似文献   
100.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生长及其繁育肿腿蜂效果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麦麸及其分别配以适量玉米粉和黄粉虫粉作为饲料对黄粉虫进行饲养试验,考查黄粉虫在不同饲料条件下幼虫的生长和死亡情况,以及作为川硬皮肿腿蜂繁蜂中间寄主,在接蜂时的死伤情况和接蜂效果。结果表明,用麦麸加10%黄粉虫粉饲养的黄粉虫接蜂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