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81.
证据登记保存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已被广泛使用。实际操作中,对一些违法物品,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可以采取抽样、抽检、留验、隔离、查封、扣押等措施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大都实施证据登记保存。本文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对证据登记保存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实施证据登记保存应当在七日内及时做出处理决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2.
甘薯小象甲是国内外重要的检疫性害虫,除本身为害薯块外,引起的伤口还会诱致病菌侵入,使受害薯块发生恶臭和苦味无法食用。准确鉴定云南地区的甘薯小象甲,特别是研究其遗传变异可为检疫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云南元谋县甘薯小象甲,采用Chelex-100法快速提取甘薯小象甲基因组DNA,分别对雌雄成虫rDNA ITS-1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首次发现云南元谋县的甘薯小象甲属于东亚分支的东南亚亚支,与我国之前报道的甘薯小象甲属于东亚分支的东北亚亚支不同,说明云南元谋县的甘薯小象甲种群来源与中国广东、福建、浙江和重庆的种群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183.
动物检疫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文章以生猪检疫为例,通过对经营、运输中依法应检而未检的动物案件的补检相关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加强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强化官方兽医培训、开辟补检专用通道、抓紧研发动物疫病快速检测卡的建议,以期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4.
秸秆还田年限及还田量对稻田净温室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琼  朱小莉  沈皖豫  樊迪  张广斌  马静  徐华 《土壤》2022,54(5):912-919
本文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年限(2 年和13 年)和还田量(0、1.6 、3.2和4.8 t/hm2)对稻田CH4和N2O排放、土壤固碳速率和净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CH4排放量在第2年和第13年均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但第13年单位秸秆还田量对CH4排放的平均促进效应比第2年降低3%;各处理N2O排放量在第2年无显著差异,第13年显著促进N2O排放55% ~ 171%,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土壤固碳速率在第2年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但第13年下降80% ~ 84%,且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净温室效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但从第2年到第13年经历了从汇到源的过程,这说明秸秆还田量对净温室效应的影响受还田年限调控,其增加的温室效应逐步完全抵消了土壤固碳的减排效益,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因此,稻田在长期秸秆还田条件下是一个重要的碳源,亟待优化秸秆还田技术,进一步固碳减排,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5.
为探讨传粉媒介及不同授粉处理对薄壳山核桃结实情况的影响,以广西环江县岩溶山区引种的薄壳山核桃品种"Shaoxing"为研究对象,在"Shaoxing"盛花期对雄花进行不同方位采样,对风媒、虫媒两种传粉方式进行观察,并对雌花进行不同授粉处理。结果表明,"Shaoxing"在广西环江县岩溶山区传粉媒介以风媒传粉为主,传粉效率受雄花散粉时期、温度和风向等影响;散粉期有黑带食蚜蝇、中华蜜蜂、黄守瓜、黑胸兼食瓢虫等昆虫访花,对"Shaoxing"传粉具有辅助作用。除套袋处理组外,不同授粉处理的雌花柱头上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基本相同,不同授粉处理均存在花粉管能穿过花柱但不能到达胚囊完成受精的情况而影响着果。不同授粉处理中自然授粉处理组的着果率和结实率均为最高,分别达62.5%和35%,表明人工辅助授粉对"Shaoxing"着果和结实无促进作用,其中套袋处理的结实率为2.06%,说明其可能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各授粉处理的结实率远远低于着果率,着果后仍存在较高的落果率,其中人工自花授粉着果后落果率最高,为53.61%,自然授粉落果率最低,为27.5%。  相似文献   
186.
蚕豆细菌性茎疫病是蚕豆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病残体及病田土是该病的初侵染源。发病盛期为开花~结夹期 ,低温多雨的气候发病重 ,发病程度与温度、田间湿度及土壤肥力密切相关。室内药剂筛选试验表明 :可杀得、菌毒清、农用链霉素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选种抗病品种、加强农田管理、结合药剂防治 ,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