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5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28-9429
通过分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
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于9月29日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向偏西方向移动。受其影响,在靠近台风中心经过的海南省临高、澄迈、定安等县(琼北)的木薯  相似文献   
23.
根据对比试验观测数据,评价了28份优质食用型甘薯种质的产量、营养和食味.结果表明:①烟紫薯176、海南黑肉薯和徐薯23等为优异育种材料;②紫薯的平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是黄薯和白薯的62.3%~ 73.2%,但其蛋白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黄薯和白薯;③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鲜薯产量与干物率、粗淀粉含量均呈负相关;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干物率、粗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干物率、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食味与各产量性状、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西杂育成母牛(西门塔尔牛(♂)×中国黄牛(♀))不同蛋白质进食量的氮代谢情况,选取16头体重在350 kg左右的育成母牛随机分为4组,蛋白质进食量分别为干物质1.4、2.3、3.3、4.2 kg/d,粗饲料限制自由采食,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随日粮蛋白质进食量的升高可消化氮量、氮沉积量明显增加,并使尿中氮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育成母牛氮沉积(Y)和日粮粗蛋白进食量(X)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Y(g/(kgW0.75.d))=49.8X(g/d)-248.8(n=16,r=0.84,P<0.05)。  相似文献   
25.
 为揭示中国家驴 MSTN 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以新疆驴和青海驴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马的 MSTN 序列,设计9对特异性引物,利用驴混合DNA池为模板对该 MSTN 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出的驴 MSTN 基因部分序列长度为3242 bp,包括5'-UTR区(671 bp)、第一外显子(373 bp)、第一内含子(1825 bp)和第二外显子(373 bp)。在该基因中共发现4个SNPs,分别为65 bp处T→C(5'-UTR),872 bp处A→G(第一外显子),2017 bp处G→A (第一内含子),2395处C→G突变(第一内含子)。利用PCR-RFLP技术对新疆驴和青海驴共计80个样本进行基因分型,4个突变位点共检测到6种单倍型(H1-H6),其中H1是最主要的单倍型。两个家驴品种 MSTN 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很丰富(H=0.6044),这对中国驴的遗传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根据调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农村繁殖母牛的饲养规模、饲料资源、人力资源等情况,分析比较养殖户、养殖专业户、养殖小区的母牛养殖成本构成和总成本。结果表明:饲料成本的投入是养殖小区的主要成本,而养殖户则是劳动力成本较高,养殖专业户的母牛养殖成本比养殖户和养殖小区约低500元。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不同自然环境过程(氧化还原、降雨、光照)对生物炭的老化作用及其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影响,该研究以不同温度(200、500 °C)和气氛(O2、N2)热解的小麦秸秆生物炭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氧化、干湿交替、紫外光照氧化3种人工老化方法模拟生物炭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过程,并分析老化作用对生物炭理化性质及镉(Cd)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初始生物炭相比,老化作用使生物炭表面破碎,孔隙结构增多,提高了生物炭比表面积。干湿交替老化使低温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增大0.85倍,而经过化学氧化后的低温生物炭、高温生物炭比表面积分别增大8.81、0.37倍。老化过程使生物炭的官能团种类减少,且含氧官能团数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化学氧化使羧基、内酯基等含氧官能团增多,而干湿交替及紫外光照老化主要引起含氧官能团数量的减少。此外,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氧化使低温生物炭热稳定性降低,而所有老化后的高温生物炭热稳定性均增强。化学氧化、紫外光照、干湿交替3种老化处理均可提高两种生物炭的吸附能力,Cd2+吸附量分别提高498.95%~799.36%、436.10%~768.43%、35.53%~128.10%。因此,生物炭实际应用时需综合考虑其环境过程、特性变化以及目标污染物种类,以促进生物炭环境应用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秦川牛及其杂种牛的脊椎数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多脊椎现象.我们统计了2070头屠宰后肉牛的胸椎(T)和腰椎(L)的数量和相应比例.在秦川牛中共发现T14L6、T14L5、T13L7、T13L5和T12L7五种脊椎数异常性状,其中T14L6和T13L7为多脊椎性状,分别为61和51头,占总数的5.41%.本调查可为高品质肉牛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大白菜晋菜1号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N、P、K肥对大白菜晋菜1号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了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合理施用N、P、K肥能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作用,试验表明:合理配施N、P、K肥,大白菜晋菜1号增产量最高达6 417 kg/hm2,增加的纯收入为18 148.5元/hm2.在生产中不能盲目加大肥料用量,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大白菜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做到N、P、K肥合理配施,以减少肥料损失,同时加强土壤培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低磷胁迫是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稻淹水条件下产生H2S,然而,H2S作为信号分子是否参与调节水稻响应缺磷胁迫还未可知。方法 在正常磷和低磷条件下测定水稻H2S含量,揭示H2S在水稻响应缺磷胁迫中的作用。用2 μmol/L H2S前体物质NaHS预处理水稻1 d,然后在加磷和低磷条件下培养6 d,测定水稻体内总磷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木质部汁液磷含量、磷转运子基因表达以及根系构型变化,从而探究H2S参与调节水稻响应缺磷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结论 低磷胁迫下,水稻根系和地上部H2S含量显著增加。NaHS预处理水稻显著增加低磷条件下水稻体内有效磷和总磷含量,提高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木质部汁液磷含量和磷转运子基因表达水平,同时还改变水稻根系构型,增加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总根尖数,从而促进低磷条件下水稻对外界磷的吸收和转运,最终缓解缺磷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