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畜所谓奶牛人性化饲养管理是指参照牛的生物学特性来安排牛的日粮、饲养管理方式与方法,以及合理的生活环境。目的是使奶牛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把不必要的各种应激降到最低,从而获得最优营养,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使泌乳器官充分发挥其机能,达到多产优质鲜牛奶,而减少疾病、延长使用年限等。传统的奶牛饲养管理对奶牛营养需要是重视的,但往往忽视了奶牛对日粮的消化是离不开与其有共生关系的“瘤胃微生物”。所以应该在考虑奶牛不同生理条件下的特有营养需要之外,必须考虑满足参与日粮消化的“瘤胃微生物的营养需要”;在考虑牛消化器官活动所必需的草料理化条件的同时,必须考虑瘤胃微生物对日粮发酵的特定条件。牛之间互相表示亲近是以互舔来表达的,所以饲牧人员经常用刷子(专门用于大家畜刷拭用)给牛刷拭,尤其给他刷拭自身很难舔到,蹭擦到的部位,可十分有效地增进人畜亲和,消除牛的暴躁与人的隔阂,避免医疗、人工授精、接产、挤奶等生产活动中,引起牛的恐惧和应激。总之,所谓人性化饲养管理,就是顺应牛的生物学特性,从牛的舒适、享受、安全、闲逸、保健着手的饲养管理措施,使奶牛不受伤害,避免各种应激损耗,提高抗病力,减免疫病,从而获得、最优的饲料转化率,品质最好的牛奶,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2.
从曾进行妊娠期肉牛营养需要的试验母牛内选择产下健壮西杂或西夏杂犊牛的母牛作为本试验的试验牛。1987~1988年按妊娠期营养水平分组,即从妊娠到哺乳的营养水平为高一高和低一低两组。1998~1989年则按妊娠期不同营养水平的两组各半重新组成哺乳期的高、低两个营养水平组,这样,从妊娠到哺续的营养(主要是能量水平)组成了高—高、高—低、  相似文献   
123.
研究证明,以18℃环境温度为基础,平均每下降1℃则牛体热消耗每天每千克代谢体重增加2.51千焦,相当于正常维持能量需要的0.7%,假如牛正处于-15℃环境时,则其维持需要相应地为正常时(18℃环境)的1.24倍,犊牛反应更为严重。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由于产奶营养消耗通常在产犊后60天左右,营养都处于负平衡,体重减轻,待产奶高峰期过去之后,才能缓慢地恢复体重的亏损,所以冬季到来之前多沉积皮下脂肪以及增加被毛的密度、长度的能力,远不及其他牛,因而抗寒能力下降,在同样低温下,其辐射热的损失更多。若加之高的湿度和大风,则被毛的御寒能力大打折扣,而裸露皮肤及毛稀薄之处(例如乳头、耳朵等部位)常会冻伤。温度过低的空气严重刺激呼吸道,会降低其抗病力,会使体质差的牛患感冒和呼吸道炎症,并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4.
奶牛常见病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所引发的占半数以上。所以,预防奶牛常见病重在一个“精管”上。文章围绕“精管”从饲料的选用制作、环境卫生、防疫保健、牛群整顿等全方位的进行了阐述;其厩舍和运动场地的卫生状况对奶牛健康影响描述的角度颇有新意。文章说,牛是必须卧下才能充分休息,许多研究,牛站立较卧下能量消耗几乎增大一倍。如果圈舍潮湿和粪尿堆积,会使牛卧下不适,卧下时间减少,站立时间延长,造成应激,牛疲乏,能量消耗增大,抗病力就会下降。谈牛体卫生,文章注入感情的写道,日常对牛体刷拭,重点污染部位冲洗干净,会增加人牛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人畜亲和”,减免在日常管理中牛对人接近产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人工授精、防疫注射、医疗、接产、挤奶等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类似的描述文中还有不少。  相似文献   
125.
选用63头胎次、泌乳期和平均日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即区组设计分为7组,即对照组、硫酸铜(8 mgCu/kgDM、16 mgCu/kgDM 和24 mgCu/kgDM)和富铜酵母(8 mgCu/kgDM、16 mgCu/kgDM 和24 mgCu/kgDM),研究富铜酵母和硫酸铜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铜水平下,试验期间富铜酵母较硫酸铜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乳蛋白质和乳干物质含量。试验前各组乳铜差异不显著,试验期间富铜酵母较硫酸铜显著提高乳铜含量。由此推断日粮添加富铜酵母有效地提高了泌乳性能和乳铜含量。  相似文献   
126.
选用36头经产奶牛.根据泌乳期、上一泌乳期305d产奶量和预产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研究甘油(0、100、200和300g/d)对泌乳早期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甘油对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干物质率无显著影响,200g/d组和300g/d组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0g/d组乳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g/d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添加甘油明显改善了泌乳早期奶牛能量平衡,甘油适宜添加量为200g/d.  相似文献   
127.
试验选用黑白花公犊牛21头,研究我国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0~6月龄犊牛胰腺与小肠中主要消化酶的发育规律和变化模式。结果表明:小肠中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强,且在空肠段中酶活性均较高,6月龄分别达到11.73、914.03U/g蛋白质和423.23U/g蛋白质,乳糖酶则随月龄的增长活性降低;胰淀粉酶活性随月龄显著增长(P<0.05),0月龄胰脏内淀粉酶活性为177.19U/g蛋白质,2月龄酶活达5605.67U/g蛋白质,比0月龄增长32倍;脂肪酶活性0~1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2月龄酶活显著增高(P<0.05)。由此可见各种消化酶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它们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空肠是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犊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129.
苹果酸对泌乳早期奶牛泌乳性能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聪  黄应祥  刘强  董群  张拴林 《核农学报》2008,22(5):726-731
选用28头经产奶牛,根据泌乳期、上一泌乳期305d的产奶量和预产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研究苹果酸(07、0、140和210g/d)对泌乳早期奶牛采食量、泌乳性能、血液代谢产物和尿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苹果酸对奶牛的采食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干物质率无显著影响,140g/d组和210g/d组产奶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苹果酸后,140g/d组和210g/d组血浆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游离脂肪酸和β-羟丁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0g/d组和210g/d组尿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70g/d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苹果酸适宜添加量为140g/d。  相似文献   
130.
将75只育肥羊(经统计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5只。分别饲喂揉碎的结实期柠条当年生嫩枝(以后称嫩枝)与配合精料,揉碎的往年生老枝(以后称老枝)与配合精料,揉碎的花期柠条不给精料。结果:饲喂花期柠条在整个试验期不给精料情况下,食欲、粪尿、精神状况都正常,只是采食量逐渐增加,主要是由于光饲柠条能量供给不足。采食率:饲喂嫩枝比老枝高出70.76%,差异极显著(P<0.01)。代谢体重采食量比较(DML/W0.75),嫩枝较老枝高出15.49%,差异也极显著(P<0.01)。日增重:饲喂嫩枝较老枝多增达115.51%,差异极其显著(P<0.001)。经济效益饲喂老枝为负值,而嫩枝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